20、15
10、20
15、20
第1题:
在收缴假币过程中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10(含)张(枚)以上、假外币5(含)张(枚)以上的,应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第2题:
金融机构在收缴假币过程中发现下列哪种情况,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第3题:
金融机构在收缴假币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的,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第4题:
假币收缴凭证上要注明所收缴的人民币的().
第5题:
网点一次发现假外币数量达()张以上(含),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将收缴情况及时上报总行会计结算部。
第6题:
在反假币信息系统上填写假币收缴凭证时,金融机构一次收缴持有人同一面额两张或两张以上假人民币时,如冠字号码()一致,则视为同一冠字号码,合并张数、面额后,填写假币收缴凭证。
第7题:
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20张(枚)(含20张、枚)以上,假外币10张(枚)(含10张、枚)
有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
持有人不配合金融机构收缴行为的
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500元(含)以上的
第8题:
前2位
前4位
前6位
前8位
第9题:
前2位
前4位
前6位
前8位
第10题:
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20张(枚)(含20张、枚)以上、假外币10张(含10张、枚)以上的
属于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假币的
有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
持有人不配合金融机构收缴行为的
持有人主动交予银行的
第11题:
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20张(枚)以上的
一次性发现假外币10张(枚)以上的
属于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假币的
有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
持有人不配合金融机构收缴行为的。
第12题:
2
3
4
5
第13题:
金融机构上报假币信息电子比对文件时,以下属于假币收缴汇总数据必报项的有()。
第14题:
《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在收缴假币过程中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以上、假外币10张(含10张、枚)以上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
第15题:
营业网点在收缴假币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一案一报,将情况上报分行安全保卫部门。()
第16题:
一次收缴假人民币数量在()张的,或同一券别同一版本假币()张以上的,必须将收缴情况及时逐级上报分行。
第17题:
在反假币信息系统上填写假币收缴凭证时,金融机构一次收缴持有人同一面额两张或两张以上假人民币时,如冠字号码()不一致,应按照不同的冠字号码分类填写假币收缴凭证。
第18题:
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20张(枚)(含20张、枚)以上,假外币10张(枚)(含10张、枚)以上的
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10张(枚)以上的
属于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假币的
有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
持有人不配合金融机构收缴行为的情况
第19题:
一张假币收缴凭证最多只能填写5张假币,一次性收缴假币数量多于5张时,应重新开具假币收缴凭证
一次性收缴假币数量较多时,不必逐张开具假币收缴凭证,可以分组填写,一张凭证为一组,但每组内假币的版别、券别和面额必须相同
一次性收缴假币数量较多,假币版别、券别和面额相同,且冠字号码重号或连号,可以填写在一张凭证上
金融机构一次收缴持有人同一面额两张或两张以上假人民币,如冠字号码前6位不一致,应按照不同的冠字号码分类填写假币收缴凭证;如冠字号码前6位相同,则视为同一冠子号码,合并张数、面额后,填写假币收缴凭证
第20题:
假人民币20张(含)以上、假外币5张(含)以上的
假人民币10张(含)以上的、假外币10张(含)以上的
假人民币15张(含)以上、假外币5张(含)以上的
假人民币20张(含)以上、假外币10张(含)以上的
第21题:
前2位
前4位
前6位
前8位
第22题:
20张(枚)(含20张、枚)
10张(枚)(含10张、枚)
公安机关
人民银行
第23题:
假币的券别和版别
假币的冠字号码
假币的数量和面额合计
假币的收缴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