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增多
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肾血流量增多
药物代谢增多
体内游离药物比例增多
第1题:
A、群体药动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
B、群体药动学可用于生物利用度研究
C、群体药动学研究血药浓度在个体间的变异性
D、群体药动学研究病人个体特征和药动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E、群体药动学将经典药动学与药效学结合起来
第2题:
关于白消安的药动学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口服给药的体内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B、静脉用白消安的药动学差异比口服白消安小
C、口服吸收慢
D、年龄是影响静脉用白消安清除率和分布容积的主要因素
E、白消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变化与临床诊断存在相关性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关于伏立康唑的药动学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第6题:
孕妇的药动学特点错误的是()
第7题:
简述新生儿药动学的特点。
第8题:
简述phenyltoin sodium的体内药动学特点以及不良反应。
第9题:
属于核苷类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反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结合率低
半衰期长
无肝药酶诱导作用
齐多夫定可影响依非韦伦的药动学
第10题:
妊娠时口服药物吸收加速
妊娠期间药物分布容积减小
妊娠期间药物游离部分减小
妊娠期主要经肾排出的药物消除率减慢
孕妇血药浓度一般低于非孕妇
第11题:
第12题:
群体药动学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因素描述个体间的药动学差异
固定效应指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等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随机效应包括个体间和个体自身变异
个体自身变异是指研究人员、实验方法及患者自身随时间的变异及模型误差等
个体间变异用ε表示,其方差为σ2
第13题:
A、妊娠时口服药物吸收加速
B、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减小
C、孕妇血药浓度一般低于非孕妇
D、妊娠期间药物游离部分减少
E、妊娠期主要经肾排出的药物消除率减慢
第14题:
下列关于中药药动学研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第15题:
第16题:
群体药动学是将经典药动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研究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影响因素的药动学分支学科。关于群体药动学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叙述错误的是()
第17题:
关于依非韦伦的药动学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简述isoniazid(rimifon)的抗菌作用、药动学、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特点。
第19题:
简述氨基苷类抗生素在药动学方面的共同特点。
第20题:
主要在肾代谢
蛋白结合率高达90%
生物利用度高达90%
食物不影响其吸收
儿童和成人的药动学特点相同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每个患者一般取2~4点
病例数一般不少于50例
非稳态时取点大体均匀分布在给药间隔内,群体中个体的取样时间应随机分布
稳态时分为稳态谷浓度、峰浓度、平均稳态浓度3种方式
数据收集时无需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