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收储
棉花收储
大豆收储
玉米收储
第1题:
A.中央储备粮储存安全存在隐患
B.未按中央储备粮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填报统计报表
C.储存中央储备粮不符合质量等级和国家标准要求
D.以中央储备粮对外进行担保或者清偿债务
第2题:
检查粮情步骤应按照―三先‖顺序,即( );先原粮,后成品粮;先无虫粮,后有虫粮。
A.先仓外,后仓内
B.先仓内,后仓外
C.先仓上,后仓下
D.先仓下,后仓上
第3题:
检查粮情步骤应按照―三先‖顺序,即先仓外,后仓内;先原粮,后成品粮;( )。
A.先仓上,后仓下
B.先仓下,后仓上
C.先无虫粮,后有虫粮
D.先有虫粮,后无虫粮
第4题:
第5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第6题:
2015年,我国玉米、小麦、稻谷库存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我国农业出现了粮食增产进口量增加和库存量增加的“三量齐增”现象,进口农产品被大量消费,自己已增产的产量都存进了仓库。我国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粮食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不高,品质偏低,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已成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把价格和补贴合二为一,使得国内粮食价格上涨。2016年我国粮食供给侧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即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农民的合理收益由政府实行价外补贴。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粮食供给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合理性。
第7题:
为何要严格新仓厚粮层的查仓制度?
第8题:
粮食储藏在正常情况下,“三温”变化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第9题:
(),我国玉米价格形成机制3月28日公布。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这是国家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框架。
第10题:
临时收储
政府指导
号召企业收购
宏观调控
第11题:
“政府定价、价补统一”
“市场定价、价补统一”
“指导定价、价补分离”
“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第12题:
中储粮总公司
中储粮直属库
中央政府
收储企业
第13题:
A、粮、棉、油、糖、肉
B、粮、油、糖、瓜、果
C、粮、棉、油、豆、菜
D、粮、棉、油、菜、肉
第14题:
检查粮情步骤应按照―三先‖顺序,即先仓外,后仓内;( );先无虫粮,后有虫粮。
A.先成品粮,后原粮
B.先原粮,后成品粮
C.先仓上,后仓下
D.先仓下,后仓上
第15题:
检查粮情步骤应按照―三先‖顺序,即先仓外,后仓内;先原粮,后成品粮;( )。
A.先储备粮,后贸易粮
B.先贸易粮,后储备粮
C.先有虫粮,后无虫粮
D.先无虫粮,后有虫粮
第16题:
粮情检测的仓温检测点应设置在()位置,距粮面约1m高处。
第17题:
粮情检测时,进仓后,应()。
第18题:
汪洋10月6日至7日在吉林省调研农业农村工作强调推动以()为核心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硬仗。
第19题:
夏季在正常情况下,气温、仓温和粮温的关系为:()。
第20题:
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激活了市场,搞活了产业链,提高了“两方面效益”。
第21题:
最低收购价粮食的粮权属于()。
第22题:
第23题:
气温>仓温>粮温
仓温>气温>粮温
仓温>粮温>气温
粮温>仓温>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