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土的湿陷性评价指标是湿陷系数,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黄土地基评价时,湿陷起始压力Psk可用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评判? ( )
    A.评价黄土地基承载力
    B.评价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C.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考虑地基处理深度
    D.确定桩基负摩阻力的计算深度


    答案:A
    解析:
    黄土湿陷起始压力Psk是指当黄土受的压力低于这个数值,即使浸了水也只会产生压缩变形,而不会出现湿陷现象,可用来评价黄土地基承载力。而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的评价是根据基底下各土层累计的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的大小因素确定的。

  • 第2题:

    湿陷性黄土湿陷的因和外因、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等级。


    正确答案: 内因是由于黄土中含有较多的可溶盐,受水浸润后,这些可溶盐被溶化,大大减弱土中的胶结力,使土粒容易发生位移而变形。同时,黄土受水浸润,使土粒周围的薄膜水增厚,楔入颗粒之间,在压密过程中起润滑作用。外因是由于大量的水浸入地基,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浸润黄土地基。
    黄土的湿陷等级按总湿陷量分为三级:
    总湿陷量小于等于30cm为轻微湿陷
    30~60cm中等湿陷
    大于60cm严重湿陷

  • 第3题:

    湿陷性土地基的湿陷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与()无关。()

    • A、附加湿陷量
    • B、湿陷性土总厚度
    • C、湿陷程度
    • D、承压板修正系数β

    正确答案:D

  • 第4题:

    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如下表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为(),地基的湿陷等级为()。

    • 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 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 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
    • 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正确答案:A,D

  • 第5题:

    黄土地基湿陷程度是根据下述何种指标进行评价()。

    • A、湿陷性系数和总湿陷量
    • B、湿陷性系数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 C、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如何根据湿陷系数判定黄土的湿陷性?怎样区分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如何划分地基的湿陷等级?


    正确答案: 湿陷系数δs<0.015时,应定为非湿陷性黄土;δs>=0.015时,应定为湿陷性黄土。当实测自重湿陷量Δzs或计算自重湿陷量Δzs小于7cm时,应定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于7cm时,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根据基地下各土层累计的总湿陷量和计算湿陷量的大小因素。

  • 第7题:

    单选题
    湿陷性土地基的湿陷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与()无关。()
    A

    附加湿陷量

    B

    湿陷性土总厚度

    C

    湿陷程度

    D

    承压板修正系数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如何根据湿陷系数判定黄土的湿陷性?怎样区分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如何划分地基的湿陷等级?

    正确答案: 湿陷系数δs<0.015时,应定为非湿陷性黄土;δs>=0.015时,应定为湿陷性黄土。当实测自重湿陷量Δzs或计算自重湿陷量Δzs小于7cm时,应定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于7cm时,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根据基地下各土层累计的总湿陷量和计算湿陷量的大小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
    A

    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B

    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C

    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D

    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E

    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24%的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4.1.1条,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 第10题:

    单选题
    黄土地基湿陷程度是根据下述何种指标进行评价()。
    A

    湿陷性系数和总湿陷量

    B

    湿陷性系数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C

    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黄土地基湿陷程度是根据下述何种指标进行评价( )。
    A

    湿陷系数和总湿陷量

    B

    湿陷系数和计算自重量湿陷量

    C

    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湿陷性黄土与非湿陷性黄土用湿陷系数如何界定?

    正确答案: 室内测定的湿陷系数δS小于0.015时为非湿陷性黄土;大于等于0.015时为湿陷性黄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答案:A,B,C
    解析:
    A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025—2004)第6.1.5条第1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项,根据第6.1.5条第2款规定,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D两项,根据第6.1.5条第3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或Ⅳ级时,对多层建筑宜采用整片处理,地基处理厚度分别不应小于3m或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单层或多层建筑均不应大于200mm。

  • 第14题:

    ()土的湿陷性评价指标是湿陷系数,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正确答案:湿陷性黄

  • 第15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TB50021-2001)(2009版)评价湿陷性土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湿陷性土评价主要是指评价湿陷性黄土
    • B、湿陷等级应根据总湿陷量评定
    • C、湿陷等级应根据自重湿陷量和非自重湿陷量综合判定
    • D、计算总湿陷量时的修正系数与承压板面积有关

    正确答案:B,D

  • 第16题:

    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Psh在地基评价中起的作用有()

    • A、计算湿陷量
    • B、计算自重湿陷量
    • C、根据基底压力及埋深价是否进行地基处理
    • D、根据土层埋藏深度评价是否为自重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C,D

  • 第17题:

    黄土地基湿陷程度是根据下述何种指标进行评价( )。

    • A、湿陷系数和总湿陷量
    • B、湿陷系数和计算自重量湿陷量
    • C、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湿陷性黄土与非湿陷性黄土用湿陷系数如何界定?


    正确答案: 室内测定的湿陷系数δS小于0.015时为非湿陷性黄土;大于等于0.015时为湿陷性黄土。

  • 第19题:

    多选题
    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如下表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为(),地基的湿陷等级为()。
    A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B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C

    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

    D

    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湿陷性黄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

    湿陷性黄土地基遇水后会发生很大的沉降

    B

    湿陷性特指黄土,其他种类的土不具有湿陷性

    C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与所受到的应力也有关系

    D

    将湿陷性黄土加密到一定密度后就可以消除其湿陷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湿陷性不特指黄土,湿陷性是黄土最主要的工程特性。湿陷性土是指土体在一定压力下浸水后产生附加沉降,湿陷系数大于或等于0.015。A项,湿陷性黄土浸水后在外荷载或自重的作用下会发生较大下沉的现象。C项,在天然孔隙比和含水率不变的情况下,压力增大,黄土湿陷量也增加。但当压力超过某一数值后,再增加压力,湿陷量反而减少。D项,天然孔隙比越大或天然含水率越小,则湿陷性越强。

  • 第21题:

    多选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TB50021-2001)(2009版)评价湿陷性土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湿陷性土评价主要是指评价湿陷性黄土

    B

    湿陷等级应根据总湿陷量评定

    C

    湿陷等级应根据自重湿陷量和非自重湿陷量综合判定

    D

    计算总湿陷量时的修正系数与承压板面积有关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湿陷性黄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湿陷性黄土地基遇水后会发生很大的沉降

    B

    湿陷性特指黄土,其他种类的土不具有湿陷性

    C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与所受到的应力也有关系

    D

    将湿陷性黄土加密到一定密度后就可以消除其湿陷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B项,湿陷性不特指黄土,湿陷性是黄土最主要的工程特性。湿陷性土是指土体在一定压力下浸水后产生附加沉降,湿陷系数大于或等于0.015。A项,湿陷性黄土浸水后在外荷载或自重的作用下会发生较大下沉的现象。C项,在天然孔隙比和含水率不变的情况下,压力增大,黄土湿陷量也增加。但当压力超过某一数值后,再增加压力,湿陷量反而减少。D项,天然孔隙比越大或天然含水率越小,则湿陷性越强。

  • 第23题:

    填空题
    ()土的湿陷性评价指标是湿陷系数,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正确答案: 湿陷性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Psh在地基评价中起的作用有(  )。
    A

    计算总湿陷量Δs

    B

    计算自重湿陷量Δzs

    C

    根据基底压力及埋深评价是否应进行地基处理

    D

    根据土层埋藏深度评价是否是自重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2.1.7条规定,湿陷起始压力指湿陷性黄土浸水饱和,开始出现湿陷时的压力。湿陷起始压力与总湿陷量及自重湿陷量无关,但可评价是否应进行地基处理,即当地基中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的和大于Psh时,即应进行地基处理。当土层饱和自重压力大于Psh时可定为自重湿陷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