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停止应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选择性肠系膜动脉灌注血管收缩药对憩室或血管扩张的急性出血止血率达80%,但有50%会再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憩室病
可经结肠镜下进行激光、硬化注射、电凝或金属内镜夹治疗
急诊患者死亡率达25%
第1题:
A、初次结肠镜检查阴性的患者必要时可重复内镜检查
B、胶囊内镜不能进行充气、冲洗和局部反复观察
C、核素扫描仅对活动性出血(出血速率≥1ml/min)有诊断价值
D、血管造影适用于活动性出血(出血速率≥0.5ml/min)的患者
E、核素扫描和血管造影仅能帮助确定出血部位,而不能诊断病因
第2题:
下列不属于下消化道出血的是
A、小肠肿瘤出血
B、Crohn病出血
C、小肠憩室出血
D、肠套叠出血
E、胆道出血
第3题:
第4题:
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
第5题:
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第6题:
关于小肠憩室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第7题:
血管栓塞主要治疗动静脉破裂引起的出血和渗出性出血
盆腔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首选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
无论暂时性或永久性栓塞,栓塞后均应造影复查明确出血是否停止
只要患者凝血系统正常,任何部位的适当栓塞治疗均可立即止血
临床上,血管栓塞治疗动脉性出血的即刻止血率达80%~100%
第8题:
通常便血提示为下消化道出血
多数消化道出血相对缓慢,或呈间隔性,约80%的出血能自行停止
小肠出血常见的病因有血管畸形或憩室出血
小肠出血定位诊断比较困难
结肠和直肠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第9题:
棕色粪便混有或粘有血迹,出血多来源于乙状结肠、直肠或肛门
大量鲜红色血液,提示出血来自肛门
栗色粪便意味着出血位于右结肠或小肠
黑粪症表示出血来自上消化道
无痛性大量出血,通常提示憩室或血管扩张出血
第10题:
通常便血提示为下消化道出血
多数消化道出血相对缓慢,或呈间隔性,约80%的出血能自行停止
小肠出血常见的病因有血管畸形或憩室出血
小肠出血定位诊断比较困难
结、直肠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第11题:
经鼻下胃管减压
应用全身止血药
迅速补充血容量
内镜下止血
手术治疗
第12题:
上消化道以十二指肠降部憩室最多见,下消化道多见于末段回肠,称为Meckel憩室
即使没有症状的小肠憩室,一经发现,应及时外科治疗
产生的症状与憩室及其出口的大小、位置、细菌滋生等因素有关
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Meckel憩室可并发穿孔
Meckel憩室约半数含异位黏膜,80%~84%为胃黏膜
第13题:
A、经鼻下胃管减压
B、应用全身止血药
C、迅速补充血容量
D、内镜下止血
E、手术治疗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第17题:
有关出血的栓塞治疗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第18题:
关于下消化道出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新生物
血管发育异常或血管扩张
憩室病
肠道炎性疾病
医源性出血
第20题:
小肠肿瘤出血
Crohn病出血
小肠憩室出血
肠套叠出血
胆道出血
第21题:
指小肠及其以下消化道的出血
主要是肿瘤、血管畸形、炎症和小肠憩室等引起
通常表现为腹痛、贫血、便血
X线气钡造影是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一般处理与上消化道大出血相似
第22题:
大肠癌
Meckel憩室
肠管息肉
痔疮
肠系膜动脉栓塞
第23题:
对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停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选择性肠系膜动脉灌注血管收缩药对憩室或血管扩张的急性出血止血率达80%,但50%会再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需要手术治疗的占15%
可经结肠镜行激光、硬化注射、电凝或金属内镜夹治
急诊病人死亡率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