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

题目
问答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 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 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地政府委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建住宅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2200m2。共有甲、乙、丙丁等8家施工单位报名参加投标。最终乙施工单位中标,并于2008年8月1日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总价款4840万元,合同工期350d。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某地政府为了控制建安成本,指定了专门的招标代理机构。事件二: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发售后的第二天,发现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了特别重大的安全事故,于是取消了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事件三:在签订的合同时,约定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不再调整。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某地政府做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招标代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三中施工合同总价一次性包死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事件一中,某地政府指定招标代理机构的做法不妥当。因为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

    2.事件二中,招标代理机构的做法妥当。因为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对投标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做出了规定,其中之一是投标人投标当年内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和特大安全事故。而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属于投标当年发生的重大事故。因此可以取消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

    3.事件三中,施工合同总价一次性包死的做法妥当。该合同价款约定方式属于常用的合同价款约定方式之一,且本工程具有造价低、规模小、工期短的特点,符合总价合同的特征。

  • 第2题:

    某水电站附属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中规定:工期进度要求为总工期24个月,其中基础工程的工期为6个月、上部结构工程的工期为12个月、设备安装工程的工期为6个月;支付方式为,预付款数额为合同价的30%,开工后30天内支付,上部结构工程完成一半时一次性全额扣回,工程款按季度支付。招标文件中允许提交备选投标。某施工单位通过资格预审后,组织投标文件编制小组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仔细分析,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按投标文件要求编制了投标文件。
    【事件】
    编制和投标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编制小组对照工程量清单对工程造价进行了估算,得出工程总价9800万元,其中:基础工程估价为1300万元,上部结构工程估价为4700万元,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估价为3800万元。按照招标文件的相关要求和根据各部分工程量清单估价的报价编制了投标文件,投标人代表提前1天将投标文件送达规定的投标地址。

    事件2:根据招标文件允许提交备选投标的规定,编制小组在备选投标文件中建议将支付条件改为:预付款为合同价的35%,工程款按月支付,其余条款不变。同时在报价总价为9800万元的基础上,对各部分的报价作适当的调整。其中:基础工程调整为1500万元,上部结构工程调整为5000万元,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调整为3300万元。投标人代表同样在投标文件截止前1天送达规定的地址。

    事件3:为防止编制小组个别人员有泄漏投标报价的可能,该投标人决定在投标文件截止前适当降低投标报价。因而,在投标文件截止前1小时,该投标人又递交了一补充文件,声明将投标报价降价6%。

    【问题】

    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明确投标文件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2.该投标人运用了哪几种报价技巧?

    3.请判断事件1?事件3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问题1:
    投标文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投标函;
    (2)投标报价;
    (3)施工组织设计;
    (4)商务和技术偏差表。
    问题2:
    该投标人运用了三种报价技巧,即不平衡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法和突然降价法。
    问题3:
    事件1妥当。理由:该投标文件完全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响应招标文件的支付方式和按工程量清单估算的各部分报价进行编制,而提前1天递交正常报价的投标文件,也符合招标投标的相关规定。
    事件2妥当。理由:招标文件允许提交备选投标。提前1天送达,符合招标投标的相关规定。
    事件3妥当。理由:根据招标投标的相关规定,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 第3题:

    某地政府委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建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22200m2。共有甲、乙、丙、丁等8家施工单位报名参加投标。最终乙施工单位中标,并于2013年8月1日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总价款4840万元,合同工期350d。 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政府为了控制建安成本,指定了专门的招标代理机构。 事件二: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发售后的第二天,发现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于是取消了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 事件三:在签订合同时,约定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不再调整。 事件二中招标代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二中,招标代理机构的做法妥当。
    理由:因为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对投标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做出了规定,其中之一是投标人投标当年内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和特大安全事故。而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属于投标当年发生的重大事故。因此可以取消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

  • 第4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不正确。
    因为招投标法规定,建设项目中标后,双方不得签订违背中标结果的事项。因为中标价是1350万元,所以合同价格应当是1350万元。

  • 第5题:

    问答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 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不正确。因为招投标法规定,建设项目中标后,双方不得签订违背中标结果的事项。因为中标价是l350万元,所以合同价格应当是l35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问题:(1)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3)事件三中合同条款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某酒店工程,建筑面积28700m2,地下1层,地上1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依法进行招标,投标报价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一2013。共有甲、乙、丙等8家单位参加了工程投标。经过公开开标、评标,最后确定甲施工单位中标。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标过程中,乙施工单位在自行投标总价基础上下浮5%进行报价。评标小组经认真核算,认为乙施工单位报价中的部分费用不符合《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条款的规定,给予废标处理。 事件二:本工程采取综合单价计价模式,甲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书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为8200万元,措施费项目清单合价为360万元,暂列金额为50万元,其他项目清单合价120万元,总包服务费为30万元,企业管理费15%,利润为5%,规费为225.68万元,税金为3.41%。 事件三:7月份遇到罕见特大暴雨,导致全场停工,影响总工期10日;8月份又遇到季节性降雨,导致全场停工,影响总工期3日。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索赔13日。 事件四: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对已隐蔽的地下管沟工程重新挖开进行复验,施工单位认为施工过程中已按要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故拒绝再次挖开检查。经总监理工程师调解,停工2日后施工单位同意复验,复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单位上报停工2日、复验后重新恢复造成工期延误6日的两份工期索赔。 根据事件二中数据,列式计算甲施工单位的中标价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中标造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措施费项目清单合价+其他项目清单合价+规费)×(1+3.41%)”,即:(8200+360+120+225.68)×(1+3.41%)=9209.36万元
    解析: 此题考查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运用。仔细审题,本工程采取综合单价计价模式,那么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中就都包含了企业管理费和利润部分,故中标造价计算只需在清单合价的基础上增加措施清单费用、其他项目清单费用和规费后,再计取税金。所以,报价计算公式应为:“中标造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措施费项目清单合价+其他项目清单合价+规费)×(1+3.41%)”。

  • 第8题:

    问答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 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 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

    正确答案: 事件二中,因为开发公司应提供的施工图纸没有完成设计,而且施工单位也没有到现场实地勘察,因此施工单位会承担4个方面的风险,分别是工程量计算失误的风险、单价计算失误的风险、工期延误的风险、工程质量风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某地政府委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建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22200m2。共有甲、乙、丙、丁等8家施工单位报名参加投标。最终乙施工单位中标,并于2013年8月1日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总价款4840万元,合同工期350d。 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政府为了控制建安成本,指定了专门的招标代理机构。 事件二: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发售后的第二天,发现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于是取消了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 事件三:在签订合同时,约定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不再调整。 事件二中招标代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二中,招标代理机构的做法妥当。
    理由:因为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对投标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做出了规定,其中之一是投标人投标当年内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和特大安全事故。而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属于投标当年发生的重大事故。因此可以取消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 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

    正确答案: 因为开发公司应提供的施工图纸没有设计完成,而且施工单位也没有到现场实地勘察,因此施工单位会承担4个方面的风险,分别是工程量计算失误的风险、单价计算失误的风险、工期延误的风险、工程质量风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工程概算已被批准,准许招标。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招标,招标文件规定:以概算额为基础按固定总价合同承包。某场道施工公司一举中标后通过艰苦谈判确定合同价650万元。该施工公司认为工程结构简单且对施工现场很熟悉未进行勘察,另外因工期短于一年市场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故接受固定总价合同形式。 问题 (1)投标报价的步骤应有哪些? (2)按计价方式不同,合同可以分为哪些形式? (3)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施工公司承担哪些主要风险,施工公司做法有哪些不妥? (4)你认为风险分担最为合理的合同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 (1)投标报价的步骤应为7个:研究招标文件、现场考察、复核工程量、制定施工规划、计算工料机单价、计算各项费用和分部分项工程单价、汇总标价。
    (2)按计价方式不同,合同可以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及成本加酬金合同,其中总价合同又可以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和调值总价合同。
    (3)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施工公司主要承担两方面的风险:即工程量计算失误的风险和单价计算失误的风险。尽管工程结构简单,必定仅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公司必须认真地进行现场考察以准确计算工程量。另外,固定总价合同材料设备涨价风险由施工公司承担,施工公司认为工期短于一年不会有太大的价格变动是盲目的。
    (4)风险分担最为合理的合同应为单价合同。无论工程设计深度如何、工程复杂性如何,无论工程量是否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来,单价合同都可以适用而且可以使承包商避免由于现场勘察不充分、工程量计算或校核时间紧迫而导致的工程量计算失误。单价计算的准确性,可以分析出承包商成本利润构成,也是衡量承包商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 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 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指出事件三中合同条款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的做法不妥。
    正确做法是:开发公司应该向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真实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问题】
    1.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
    3.指出事件三中合同条款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不正确。因为招投标法规定,建设项目中标后,双方不得签订违背中标结果的事项。因为中标价是1350万元,所以合同价格应当是1350万元。
    2.事件二中,因为开发公司应提供的施工图纸没有完成设计,而且施工单位也没有到现场实地勘察,因此施工单位会承担4个方面的风险,分别是工程量计算失误的风险、单价计算失误的风险、工期延误的风险、工程质量风险。
    3.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的做法不妥。
    正确做法是:开发公司应该向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真实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 第14题:

    某地政府委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建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22200m2。共有甲、乙、丙、丁等8家施工单位报名参加投标。最终乙施工单位中标,并于2013年8月1日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总价款4840万元,合同工期350d。 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政府为了控制建安成本,指定了专门的招标代理机构。 事件二: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发售后的第二天,发现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于是取消了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 事件三:在签订合同时,约定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不再调整。 事件三中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三中,施工合同总价一次性包死的做法妥当。
    理由:该合同价款约定方式属于常用的合同价款约定方式之一,且本工程具有造价低、规模小、工期短的特点,符合总价合同的特征。

  • 第15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指出事件三中合同条款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的做法不妥。
    正确做法是:开发公司应该向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真实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 第16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


    正确答案: 事件二中,因为开发公司应提供的施工图纸没有完成设计,而且施工单位也没有到现场实地勘察,因此施工单位会承担4个方面的风险,分别是工程量计算失误的风险、单价计算失误的风险、工期延误的风险、工程质量风险。

  • 第17题:

    问答题
    某酒店工程,建筑面积28700m2,地下1层,地上1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依法进行招标,投标报价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一2013。共有甲、乙、丙等8家单位参加了工程投标。经过公开开标、评标,最后确定甲施工单位中标。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标过程中,乙施工单位在自行投标总价基础上下浮5%进行报价。评标小组经认真核算,认为乙施工单位报价中的部分费用不符合《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条款的规定,给予废标处理。 事件二:本工程采取综合单价计价模式,甲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书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为8200万元,措施费项目清单合价为360万元,暂列金额为50万元,其他项目清单合价120万元,总包服务费为30万元,企业管理费15%,利润为5%,规费为225.68万元,税金为3.41%。 事件三:7月份遇到罕见特大暴雨,导致全场停工,影响总工期10日;8月份又遇到季节性降雨,导致全场停工,影响总工期3日。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索赔13日。 事件四: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对已隐蔽的地下管沟工程重新挖开进行复验,施工单位认为施工过程中已按要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故拒绝再次挖开检查。经总监理工程师调解,停工2日后施工单位同意复验,复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单位上报停工2日、复验后重新恢复造成工期延误6日的两份工期索赔。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0日罕见特大暴雨停工索赔成立;理由:罕见特大暴雨,认定为不可抗力,工期延误属建设单位责任范围,应予以补偿。
    (2)3日季节性降雨停工索赔:不成立;
    理由:季节性降雨,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预见的事项,造成工期延误属施工单位应承担的范围。
    解析: 此题考查施工合同变更与索赔。国内建筑业内通常都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考试用书上没有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单独列条目予以详细阐述,但该文本的具体内容直接与合同管理、合同索赔等知识密切相关,请广大考生一定要仔细学习。特别说明:关于索赔责任的认定与划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与FIDIC条款存在差别,请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注意,题干里没有涉及施工单位是否在索赔有效时限内提出索赔的问题,故假定为除题干交代的问题外,其他所有条件均符合要求,答题时,切不可假设施工单位如不在索赔有效时限内提出索赔等情况。对于降雨,要区别对待。罕见特大暴雨造成的停工10d可视为不可抗力,针对不可抗力的索赔,其责任划分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中是有明确界定的,工期由建设单位承担,导致损失各自分别承担。但季节性降雨的3日,则应由施工单位承担,既然题干中用词是“季节性降雨",明显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应能预见到的风险,属施工单位自身施工组织的失误。

  • 第18题:

    问答题
    某地政府委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建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22200m2。共有甲、乙、丙、丁等8家施工单位报名参加投标。最终乙施工单位中标,并于2013年8月1日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总价款4840万元,合同工期350d。 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政府为了控制建安成本,指定了专门的招标代理机构。 事件二: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发售后的第二天,发现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于是取消了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 事件三:在签订合同时,约定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不再调整。 事件三中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三中,施工合同总价一次性包死的做法妥当。
    理由:该合同价款约定方式属于常用的合同价款约定方式之一,且本工程具有造价低、规模小、工期短的特点,符合总价合同的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工程概算已被批准,准许招标。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招标文件规定:以概算额为基础按固定总价合同承包。某场道施工公司一举中标后通过艰苦谈判确定合同价650万元。该施工公司认为工程结构简单且对施工现场很熟悉未进行勘察,另外因工期短于一年市场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故接受固定总价合同形式。 问题 (1)投标报价的步骤应有哪些? (2)按计价方式不同,合同可以分为哪些形式? (3)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施工公司承担哪些主要风险?施工公司做法有哪些不足? (4)你认为风险分担最为合理的合同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 (1)投标报价的步骤应为7个:研究招标文件,现场考察,复核工程量,制定施工规划,计算工料机单价,计算各项费用和分部分项工程单价,汇总标价。
    (2)按计价方式不同,合同可以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及成本加酬金合同,其中总价合同又可以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和调值总价合同。
    (3)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施工公司主要承担两方面的风险:即工程量计算失误的风险和单价计算失误的风险。尽管工程结构简单,必定仅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公司必须认真地进行现场考察以准确计算工程量。另外固定总价合同材料设备涨价风险由施工公司承担,施工公司认为工期短于一年不会有太大的价格变动是盲目的。
    (4)风险分担最为合理的合同应为单价合同。无论工程设计深度如何、工程复杂性如何,无论工程量是否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来,单价合同都可以适用而且可以使承包商避免由于现场勘察不充分、工程量计算或校核时间紧迫而导致的工程量计算失误。单价计算的准确性,可以分析出承包商成本利润构成,也是衡量承包商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标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投标步骤,合同的计价方式和适用情况,在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及成本加酬金合同中,风险分担最为合理的合同应为单价合同

  • 第20题:

    问答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 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三中合同条款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的做法不妥。
    正确做法是:开发公司应该向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真实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指出事件三中合同条款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的做法不妥。
    正确做法是:开发公司应该向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真实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建设工程监理招标与投标 某穿堤建筑物施工招标,A、B、C、D四个投标人参加投标。招标投标及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经资格预审委员会审核,本工程监理单位下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D投标人没能通过资格审查。A、B、C三个投标人购买了招标文件,并在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前递交了投标文件。 事件2:评标委员会评标报告对C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有如下评估。C投标人的工程量清单“土方开挖(土质级别Ⅱ级,运距50m)”项目中,工程量2万/m3与单价500元/m3的乘积与合价10万元不符。工程量无错误,故应进行修正。 事件3:招标人确定B投标人为中标人,按照《堤防和疏浚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合同价500万元,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保留金按当月工程进度款5%的比例扣留。施工期第1个月,经监理单位确认的月进度款为100万元。 事件4:根据地方政府美化城市的要求,设计单位修改了建筑设计。修改后的施工图纸未能按时提交,承包人据此给出了有关索赔要求。 事件1中,指出招标人拒绝投标人D参加该项目施工投标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1中,招标人拒绝投标人D参加该项目施工投标合理。
    理由: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不能存在隶属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不正确。
    因为招投标法规定,建设项目中标后,双方不得签订违背中标结果的事项。因为中标价是1350万元,所以合同价格应当是135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某地政府委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建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22200m2。共有甲、乙、丙、丁等8家施工单位报名参加投标。最终乙施工单位中标,并于2013年8月1日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总价款4840万元,合同工期350d。 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政府为了控制建安成本,指定了专门的招标代理机构。 事件二: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发售后的第二天,发现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于是取消了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 事件三:在签订合同时,约定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不再调整。 事件一中政府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一中,政府指定招标代理机构的做法不妥当。
    理由:因为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