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m/s
10-4m/s
10-5m/s
10-6m/s
第1题:
计算不透水层顶面的自重应力,地下水位以下的土采用饱和重度。()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松针土有一定的肥力,通气和透水性能良好,呈强碱性。
第6题:
适宜于采取排渗沟措施的条件包括()。
第7题:
出现路基“弹簧”现象的原因是()。
第8题:
基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
第9题:
对需要减小路面径流量和降低噪声的新建、改建城市高架道路及其他等级道路,宜选用()透水沥青路面。
第10题:
1×10-4
1×10-5
2×10-4
2×10-5
第11题:
全透式
半透式
表层排水式
不透式
第12题:
土基上
垫层上
基层上
面层上
第13题:
A、如果施工进度快,而地基土的透水性低且排水不良,可选用UU试验的结果。
B、如果施工速度很慢,而地基土的透水性较大且排水条件较佳时,可选用CD试验的结果。
C、如果施工进度快,而地基土的透水性低且排水不良,可选用CU试验的结果。
D、如果施工速度很慢,而地基土的透水性较大且排水条件较佳时,可选用UU试验的结果。
E、如果建筑物竣工很久,然后又突然加载时,可选用CU试验的结果。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对于基土处理技术来说,池底的设计面,应在霜作用线以下。当基土为排水不良的自然式水池的池底如为非渗透性的土壤,应先敷以粘土,弄湿后捣实,其上再铺砂砾。若池底属透水性,或水源给水量不足,池底可用规则式水池的方法。
第17题:
在透水铺装中,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500 mm,并应设置排水层。
第18题:
沥青路面透层的位置是()
第19题:
不属于路基“弹簧”原因的是()
第20题:
挡土墙后的回填土应优先选用砂土、碎石土等透水性较大的土。
第21题:
对需要缓解暴雨时城市排水系统负担的各类新建、改建道路,宜选用()透水沥青路面。
第22题:
路堤下层填强透水性土,上层填弱透水性土
路堤两侧填强透水性土,中部填弱透水性土
路堤两侧及顶部填弱透水性土,其他部分填强秀水性土
弱透水性土和强透水性土混合填筑
路堤顶部及两侧上部填弱透水性土,其他部分填强透水性土
第23题:
全透式
半透式
表层排水式
不透式
第24题:
10-3m/s
10-4m/s
10-5m/s
10-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