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M合同段,由于工期紧,需要在冬期与雨期施工。该合同段地表土层厚2~3m,土层类型多样,土层下为砂页岩互层。其中: K15+000~K18+500段为平原地区,路基以低路堤为主,土质为黏土。 K18+500~K20+500段为丘陵地区,土质为湿陷性黄土。 K20+500~K27+200段为丘除地区,土质为砂类土。 K27+200~K30+800段为丘陵地区,土质为膨胀土,路基以填方为主,填料就地采用。 对K18+500~K20+500段路基土的工程特性是( )。
第6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M合同段,由于工期紧,需要在冬期与雨期施工。该合同段地表土层厚2~3m,土层类型多样,土层下为砂页岩互层。其中: K15+000~K18+500段为平原地区,路基以低路堤为主,土质为黏土。 K18+500~K20+500段为丘陵地区,土质为湿陷性黄土。 K20+500~K27+200段为丘除地区,土质为砂类土。 K27+200~K30+800段为丘陵地区,土质为膨胀土,路基以填方为主,填料就地采用。 对K27+200~K30+800段路堤,在下列破坏形式中,容易出现( )。
第7题:
“石方路基的质量检验”案例答案解析题: 案例背景资料(04考点):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21.7km的二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其中K22+300~K22+700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5,填方平均高度为12m左右.施工单位填筑前,对地基原状土进行了检测,土的强度符合要求,然后对地基进行了压实处理.由于前后路段开挖后,可调运利用的填料主要是石方,为节约用地,降低建设成本,在请示建设单位后,施工单位将填土路基变更为填石路基,边坡为1:1.5.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了倾填的方式进行施工,在路床底面下1.0m范围内改为分层填筑并压实.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进行了质量检验.路堤填筑完毕后不久,该路段出现了部分边坡坍塌.经处理后,该项目通过验收,评定为合格工程. 问题: 1.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的质量检验,应该实测哪些项目?
第8题:
二级公路路基宽为()与路肩宽度之和。
第9题:
挡土墙外墙面平顺度
挡土墙基础几何尺寸
挡土墙基础标高
地基土质
地基处理
第10题:
第11题:
砂砾石
灰土
低液限黏土
水泥稳定土
第12题:
路基沉陷
路肩坍塌
边坡溜塌
崩塌
剥落
第13题:
第14题:
1.本小题要求考生“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要求”,那么,考生应该熟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内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包括: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测量管理制度、材料、构(配)件试验管理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变更设计制度、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制度、技术总结制度、技术档案制度。根据上述的“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基坑回填前需要履行的程序就是办理基础隐蔽工程质量检验手续。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的掌握程度。2.路基工程质量要求:桥、涵等构造物台后回填应使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砂砾石、碎石),按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分层回填碾压。即使是一般的挡土墙,墙背回填也不应采用粘土,更何况本题背景中可以看出,该挡土墙属于浸水挡土墙,在洪水位条件下,花溪河的水会浸入挡土墙墙背填料中,粘土透水性不好,遇水强度差。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桥、涵及结构物的回填施工技术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结构物的回填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3.步骤2的下一道工序是“基坑开挖及基础砌筑”,显然在此之前缺少测量放样这道工序。背景中图1是很典型的挡土墙设计断面图,考生可以看到,图中构造(筑)物A设置了3%的排水坡度、左端堆有砂砾石反滤层、反滤层下面设置了胶泥防水层,有工程经验的考生一眼就能识别出构筑物A是泄水孔。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挡土墙施工工序及识图读图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挡土墙施工工序的掌握程度。4.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规定,高处作业分级:(1)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1级高处作业。(2)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2级高处作业。(3)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3级高处作业。(4)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背景中提到“挡土墙最大高度为11.2m”,故,该挡土墙的砌筑属于2级高处作业。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公路工程高处作业安全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公路工程高处作业分级的掌握程度。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路基试验段检查()。
第18题:
根据设计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某公路填方路基判定处于潮湿状态,为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和稳定,路基填料不宜选择的填料为:( )。
第19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M合同段,由于工期紧,需要在冬期与雨期施工。该合同段地表土层厚2~3m,土层类型多样,土层下为砂页岩互层。其中: K15+000~K18+500段为平原地区,路基以低路堤为主,土质为黏土。 K18+500~K20+500段为丘陵地区,土质为湿陷性黄土。 K20+500~K27+200段为丘除地区,土质为砂类土。 K27+200~K30+800段为丘陵地区,土质为膨胀土,路基以填方为主,填料就地采用。 在冬期施工,开挖本合同段路堑表层冻土的方法宜采用( )。
第20题:
东北平原某高速公路位于地下水丰富地区,为保证路基稳定,采用了多种排水设施如下: 1.在填方路基边坡坡脚3m外设置浆砌片石排水沟; 2.为降低地下水位,设置管式渗沟,并在长100m~300m管式渗沟末端设横向泄水管; 3.低填方路段设边沟,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采用浆砌片石铺砌加固; 4.为避免高路堤边坡被路面水冲毁在路肩上设拦水缘石,在拦水带开口处设急流槽引离路基,与高路堤急流槽连接处设喇叭口。 请根据背景资料完成以下列各题: 管式渗沟和填石渗沟能互相替代。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机械破冻法
爆破冻土法
火烧法
蒸汽放热解冻法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