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以下()施工要求是正确的。A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B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1~3m不进碾压C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D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应设工作缝并处理E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

题目
多选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以下()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B

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1~3m不进碾压

C

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D

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应设工作缝并处理

E

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多选题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以下()施工要求是正确的。A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B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1~3m不进碾压C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D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应设工作缝并处理E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沥青路面接缝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
    B、横向接缝先进行纵向碾压再改为横压
    C、接缝处理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立即用人工处理
    D、半幅施工时,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
    E、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


    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横接缝的处理方法:首先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清理干净后在端部涂粘层沥青接着摊铺。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立即用人工处理。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参见教材P58

  • 第2题:

    关于水泥稳定土路拌法碾压施工的做法,正确的是()

    A、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先快后慢
    B、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与后一段再加水泥重新拌合后一起碾压
    C、当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
    D、应先采用重型压路机后采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答案:B
    解析:
    碾压:(1)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成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2)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2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采用人工摊铺和整形的稳定土层,宜先用拖拉机或6~8t两轮压路机或轮胎机碾压1~2遍,然后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故选项A、D错。(3)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和调头处)的处理。故选项B对。(4)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故选项C错。

  • 第3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 68km的平原区新建公路路面施工。该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 100km/h,全线均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高度1-2m。硬路肩宽3m,中央分隔带宽2m,单车道宽3.75m,土路肩宽0.75m。
    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事件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
    (1)由于客观原因施工中断4小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横向施工缝其处理方法是将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C)→厂拌混合料→混合料运输→(D)→摊铺→碾压→质检→养护→自检。
    事件 2 :为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施工单位计划在面层施工中采用工程质量最高、施工速度最快、装备最现代化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
    (1)在进行混凝土面层铺筑前,施工单位做的准备工作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层检验、调试施工设备、架设基准线等。
    (2)每日施工结束设置横向施工缝,且设置在缩缝处和胀缝处。
    事件3:项目部对施工材料实行材料计划管理,在确定材料需用量计划时,材料采购人员对片石采购进行了充分调研,发现片石的虚方与实方比为1:0.8,即采购回来的1立方米片石只能砌筑0.8立方米M7.5浆砌实体。
    【问题】
    1.事件1中横向接缝处理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写出正确做法。
    2.补充事件1中C、D工序名称。
    3.写出示意图中A的名称。
    4.胀缝采用什么方法施工?
    5.事件3中,针对加固路肩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应采购片石多少立方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错误,事件1中处理方法为人工摊铺时横向接缝处理方式。正确做法如下:
    (1)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等,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2)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
    (3)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4)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清理干净;
    (5)摊铺机返回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
    2.C—施工放样,D—布设钢筋基准线。
    3.A为波形防护栏。
    4.前置钢筋支架法、DBI自动插入装置。
    5.一侧加固土路肩的面积:(0.75+1.20)×0.30×0.5=0.2925m2。
    采购的片石总量:(0.2925×2×68000)/0.8=49725.00m3。

  • 第4题:

    (二)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0.5km 的平原区新建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 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M7.5 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事件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1)由于客观原因施工中断3 小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横向施工缝其处理方法是将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厂拌混合料→混合料运输→布置基准线钢丝→摊铺→碾压→(C)→养护→(D)。
    事件2: 为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施工单位计划在面层施工中采用工程质量最高、施工速度最快、装备最现代化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1)在进行混凝土面层铺筑前,施工单位做的准备工作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层检验、调试施工设备、架设基准线等。(2)每日施工结束设置横向施工缝,且设置在缩缝处和胀缝处。其胀缝构造示意图如下:



    事件3:项目部对施工材料实行材料计划管理,在确定材料需用量计划时,材料采购人员对片石采购进行了充分调研,发现片石的虚方与实方比为1:0.8,即采购回来的1 立方米片石只能砌筑0.8 立方米M7.5浆砌实体。
    【问题及答案】:
    1.指出事件1 中错误之处并改正。
    2.补充事件1 中C、D 工序名称。
    3.写出事件2 中采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的名称以及胀缝构造示意图中A、B 名称。
    4.胀缝采用什么方法施工?
    5.事件3 中,针对加固路肩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应采购片石多少立方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答:“横向施工缝处理方法”错误。正确做法:( 1 )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髙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等,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2 )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 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 3 )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4 )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清理干净;( 5 )摊铺机返回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
    2.答:C—质检,D—自检验收。
    3.答:滑模摊铺技术。A—传力杆,B—胀缝板。
    4.答:前置钢筋支架法。
    5.答:一侧加固土路肩的面积:(75+120)×30×0.5=2925cm2采购的片石总量:(2925/10000×2×60500)/0.8=44240. 63m3

  • 第5题:

    关于水泥稳定土路拌法碾压施工的做法,正确的是()。

    A.拌合均匀后,应用钢轮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
    B.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与后一段再加水泥重新拌合后一起碾压
    C.当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
    D.应先采用重型压路机后采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生产、摊铺及碾压。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碾压施工:拌合均匀后,及时用平地机初步整形再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水泥稳定材料层的施工应避免纵向接缝。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应垂直相接。

  • 第6题:

    粒料基层级配碎石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级配碎石混合料不能使用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集中拌和
    • B、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
    • C、如未筛分碎石或石屑的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应重新调试设备
    • D、级配碎石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时,局部范围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无需处理
    • E、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正确答案:B,C,E

  • 第7题:

    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中关于缝的处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 B、应该避免纵向接缝
    • C、纵缝必须垂直相接
    • D、纵缝可以垂直相接也可以斜接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多选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整形碾压时,以下()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

    在直线段整形,平地机由路中心向两侧进行刮平

    B

    在平曲线段整形,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C

    当混合料接近终凝时,用压路机进行碾压

    D

    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E

    采用人工摊铺和整形的稳定土层,先用两轮压路机碾压,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粒料基层级配碎石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

    级配碎石混合料不能使用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集中拌和

    B

    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

    C

    如未筛分碎石或石屑的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应重新调试设备

    D

    级配碎石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时,局部范围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无需处理

    E

    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正确答案: E,C
    解析: 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以及用做二级以上公路的基层时,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1)级配碎石混合料可以在中心站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和,如强制式拌和机、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和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等。(2)对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级配碎石基层和中间层,宜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机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3)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在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时,如未筛分碎石或石屑的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应重新调试设备。(4)将级配碎石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时,应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其他碎石摊铺机摊铺碎石混合料。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5)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方法同路拌法。(6)级配碎石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时,如没有摊铺机,也可用自动平地机(或摊铺箱)摊铺混合料。(7)集中厂拌法施工时的横向接缝按下述方法处理: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靠近摊铺机当天未压实的混合料,可与第二天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但应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必要时应人工补充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8)应避免纵向接缝。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 第10题:

    多选题
    在石灰稳定土(粒料)、水泥稳定土(粒料)基层(底基层)施工中,有关压实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

    现场拌和(路拌)整型合格后或摊铺机摊铺的混合料应立即按试验路段的施工工艺、压实速度和遍数要求进行压实,并连续碾压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B

    一个路段完成之后应按规定做密实度检查,如果未达到规定的要求,承包商应重新进行碾压至合格为止

    C

    现场拌和(路拌)时,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D

    集中拌和(厂拌)法的工作接缝,应在碾压段末端压成斜坡,接缝时将此工作缝切成垂直于路面及路中心线的横向断面后,再进行下一施工段的摊铺及碾压

    E

    施工机械可以在已压成的底基层上“调头”,如在其上进行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中,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时进行的碾压作业应采取下列()方法。
    A

    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

    B

    先用重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

    C

    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种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D

    当碾压厚度较厚分两层摊铺时,每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cm

    E

    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及时进行碾压,以防混合料水分挥发


    正确答案: E,B
    解析: 碾压: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当碾压厚度较厚,压实机具不能有效压实整个结构层厚度时,应分两层进行摊铺,但是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cm。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及时进行碾压,以防混合料水分挥发,保证结构层在合适的含水量下成型。

  • 第12题:

    多选题
    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艺流程中,下列关于碾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成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B

    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进行碾压

    C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中心向两侧路肩碾压

    D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E

    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以下()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B、 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1~3m不进碾压
    C、 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D、 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应设工作缝并处理
    E、 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

    答案:A,C,D
    解析:
    参考第四版教材P43,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暂不碾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能斜接。ACD符合题意。

  • 第14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35.5km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前,项目部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事件二: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
    (1)确定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
    (2)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
    (3)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前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前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问题: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除了事件一提及的方法外,还有哪种方法
    2.事件一中,为计算相关材料用量和堆放距离,需要根据哪些资料来计算
    3.逐条改正事件二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中错误之处。
    4.写出背景中的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拌和与整形工序应配置的施工机械。
    5.指出图中A的名称,通常适合设置在哪些地段


    答案:
    解析:
    1.还有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或者厂拌法)。
    2.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
    3.(1)水泥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2)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得斜接;(3)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4.干拌应配置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湿拌应配备洒水车和稳定土拌和机。整形应配置平地机。
    5.边沟。边沟通常设置在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

  • 第15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中基层采用厂拌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前选择了相应的施工机械并经计算确定了机械台数,施工工艺如下: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和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问题:1.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补充方框A、B内的工序。3.改正接缝处理中错误的做法。4.指出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的错项,并补充漏项。


    答案:
    解析:
    1.考虑因素:①计划时段内应完成的工程量。②计划时段内的制度台班数(或台班制度数)。③机械台班生产率(或生产能力)。④机械利用率。2.A施工放样(或测量,或放线),B养护3.两幅施工纵缝必须采用垂直接缝(或直接缝);后一段施工时,前一段未压部分,应加部分生石灰(或结合料)重新拌和(或与新料一起拌和),并与后段一起碾压。4.错项:弯沉、回弹模量。漏项:厚度、强度。

    1.此题考察施工机械需要量的确定考虑因素。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主要机械设备配置与组合”一目。施工机械需要数量是根据工程量、计划时段内的台班数、机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来确定的:N=P/W1QKB式中N—需要机械的台数;P—计划时段内应完成的工程量(m3);W1—计划时段内的制度台班数;Q—机械的台班生产率(m3/台班);KB—机械的利用率。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题,考核考生对施工机械需要量的确定方法及公式里各符号含义的掌握。2.此题考察厂拌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工艺。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掌握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一目。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题,考核考生对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工艺的掌握。3.此题考察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工艺中纵缝的处理。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掌握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一目。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题,考核考生对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工艺的掌握。4.此题考察稳定粒料基层实测项目。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掌握路面工程质量检验”一目。稳定粒料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强度。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题,考核考生对路面工程质量检验的掌握。

  • 第16题:


    【案例一】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中基层采用厂拌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前选择了相应的施工机械并经计算确定了机械台数,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合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一段摊铺完成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值、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问题:


    1.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补充方框A、B内的工序。


    3.改正接缝处理中错误的做法。


    4.指出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的错项,并补充漏项。




    答案:
    解析:

    1.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工程量、计划时段内的台班数、机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2.方框A为施工放样,方框B为质检和养生。


    3.(1)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2)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3)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4.材料中给出的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弯沉值和回弹模量是错项,另外还应测试强度与厚度。



    1.施工机械需要数量是根据工程量、计划时段内的台班数、机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来确定的,计算式如下:N=P/W1QKB式中N——需要机械的台数;P——计划时段内应完成的工程量(m3);W1——计划时段内的制度台班数;Q——机械的台班生产率(m3/台班);KB——机械的利用率。对于施工期长的大型工程,常以年为计划时段。对于小型和工期短的工程,或特定在某一时段内完成的工程,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计划时段。


    2.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3.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和调头处)的处理。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4.本问主要考查路面工程质量检验。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纵断高程、厚度、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基层的压实度和强度。


  • 第17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中基层采用厂拌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前选择了相应的施工机械并经计算确定了机械台数,施工工艺如下: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合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
    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问题:
    1.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补充方框A、B内的工序。
    3.改正接缝处理中错误的做法。
    4.指出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的错项,并补充漏项。


    答案:
    解析:
    1.考虑因素:(1)计划时段内应完成的工程量。 (2)计划时段内的制度台班数(或:台班制度数)。
    (3)机械台班生产率(或生产能力)。
    (4)机械利用率。
    2.A——施工放样(或测量、或放线);B——养生(或养护)。
    3.两幅施工纵缝必须采用垂直接缝(或直接缝);后一段施工时,前一段未压部分,应加部分生石灰(或结合料)重新拌和(或与新料一起拌和),并与后段一起碾压。
    4.错项:弯沉、回弹模量。
    漏项:厚度、强度。

  • 第18题:

    在石灰稳定土(粒料)、水泥稳定土(粒料)基层(底基层)施工中,有关压实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 A、现场拌和(路拌)整型合格后或摊铺机摊铺的混合料应立即按试验路段的施工工艺、压实速度和遍数要求进行压实,并连续碾压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 B、一个路段完成之后应按规定做密实度检查,如果未达到规定的要求,承包商应重新进行碾压至合格为止
    • C、现场拌和(路拌)时,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 D、集中拌和(厂拌)法的工作接缝,应在碾压段末端压成斜坡,接缝时将此工作缝切成垂直于路面及路中心线的横向断面后,再进行下一施工段的摊铺及碾压
    • E、施工机械可以在已压成的底基层上“调头”,如在其上进行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路面基层施工时,可以进行半幅施工,后半幅施工时不必和前半幅搭接,拌和,只要碾平即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中基层采用厂拌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前选择了相应的施工机械并经计算确定了机械台数,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和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问题[问题]1)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补充方框A、B内的工序。3)改正接缝处理中错误的做法。4)指出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的错项,并补充漏项。 (知识点:接缝处理)(题库维护老师:mr)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水泥稳定土路拌法碾压施工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先快后慢 

    B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与后一段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后一起碾压 

    C

    当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 

    D

    应先采用重型压路机后采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碾压施工的做法中,“A.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先快后慢”错误,因为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即应先慢后快为宜。 “C.当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错误,因为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D.应先采用重型压路机后采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错误,因为应先轻型后重型。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与后一段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后一起碾压”。 考点: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

  • 第22题:

    单选题
    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了中关于缝的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B

    应该避免纵向接缝

    C

    纵缝必须垂直相接

    D

    纵缝可以垂直相接也可以斜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施工要求正确的有(  )
    A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B

    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1〜3m不进行碾压

    C

    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礙压

    D

    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应设工作缝并处理

    E

    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