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1~3m不进碾压
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应设工作缝并处理
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粒料基层级配碎石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第7题:
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中关于缝的处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8题:
在直线段整形,平地机由路中心向两侧进行刮平
在平曲线段整形,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当混合料接近终凝时,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采用人工摊铺和整形的稳定土层,先用两轮压路机碾压,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
第9题:
级配碎石混合料不能使用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集中拌和
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
如未筛分碎石或石屑的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应重新调试设备
级配碎石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时,局部范围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无需处理
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第10题:
现场拌和(路拌)整型合格后或摊铺机摊铺的混合料应立即按试验路段的施工工艺、压实速度和遍数要求进行压实,并连续碾压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一个路段完成之后应按规定做密实度检查,如果未达到规定的要求,承包商应重新进行碾压至合格为止
现场拌和(路拌)时,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集中拌和(厂拌)法的工作接缝,应在碾压段末端压成斜坡,接缝时将此工作缝切成垂直于路面及路中心线的横向断面后,再进行下一施工段的摊铺及碾压
施工机械可以在已压成的底基层上“调头”,如在其上进行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第11题:
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
先用重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
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种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当碾压厚度较厚分两层摊铺时,每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cm
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及时进行碾压,以防混合料水分挥发
第12题:
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成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进行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中心向两侧路肩碾压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此题考察施工机械需要量的确定考虑因素。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主要机械设备配置与组合”一目。施工机械需要数量是根据工程量、计划时段内的台班数、机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来确定的:N=P/W1QKB式中N—需要机械的台数;P—计划时段内应完成的工程量(m3);W1—计划时段内的制度台班数;Q—机械的台班生产率(m3/台班);KB—机械的利用率。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题,考核考生对施工机械需要量的确定方法及公式里各符号含义的掌握。2.此题考察厂拌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工艺。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掌握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一目。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题,考核考生对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工艺的掌握。3.此题考察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工艺中纵缝的处理。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掌握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一目。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题,考核考生对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工艺的掌握。4.此题考察稳定粒料基层实测项目。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掌握路面工程质量检验”一目。稳定粒料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强度。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题,考核考生对路面工程质量检验的掌握。
第16题:
【案例一】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中基层采用厂拌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前选择了相应的施工机械并经计算确定了机械台数,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合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一段摊铺完成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值、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问题:
1.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补充方框A、B内的工序。
3.改正接缝处理中错误的做法。
4.指出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的错项,并补充漏项。
1.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工程量、计划时段内的台班数、机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2.方框A为施工放样,方框B为质检和养生。
3.(1)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2)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3)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4.材料中给出的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弯沉值和回弹模量是错项,另外还应测试强度与厚度。
1.施工机械需要数量是根据工程量、计划时段内的台班数、机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来确定的,计算式如下:N=P/W1QKB式中N——需要机械的台数;P——计划时段内应完成的工程量(m3);W1——计划时段内的制度台班数;Q——机械的台班生产率(m3/台班);KB——机械的利用率。对于施工期长的大型工程,常以年为计划时段。对于小型和工期短的工程,或特定在某一时段内完成的工程,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计划时段。
2.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3.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和调头处)的处理。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4.本问主要考查路面工程质量检验。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纵断高程、厚度、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基层的压实度和强度。
第17题:
第18题:
在石灰稳定土(粒料)、水泥稳定土(粒料)基层(底基层)施工中,有关压实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第19题:
路面基层施工时,可以进行半幅施工,后半幅施工时不必和前半幅搭接,拌和,只要碾平即可。
第20题:
第21题: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先快后慢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与后一段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后一起碾压
当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
应先采用重型压路机后采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第22题: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应该避免纵向接缝
纵缝必须垂直相接
纵缝可以垂直相接也可以斜接
第23题: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1〜3m不进行碾压
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礙压
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应设工作缝并处理
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