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各种违法合同的情形都可采用的救济措施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CISG规定,双方当事人都可以采用的违约救济方法是()。

    • A、中止合同履行
    • B、请求损害赔偿
    • C、请求实际履行
    • D、宣告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试述《公约》有关违反买卖合同时的救济措施规定。


    正确答案: (一)买卖双方都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
    ①损害赔偿
    ②预期违约
    (二)卖方违反合同时买方的救济方法
    ①要求卖方履行其合同义务(实际履行)
    ②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
    ③要求卖方对货物不符合同之处进行修补
    ④给卖方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让其履行合同义务
    ⑤卖方得对不履行义务作出补救
    ⑥撤销合同
    ⑦要求减价
    ⑧当卖方只交付部分货物或所交货物只有部分符合合同规定时,买方可采取的救济方法

  • 第3题:

    试述《联合国国际销售合同公约》关于买卖双方都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的有关规定。


    正确答案: 1.损害赔偿
    根据公约的规定,损害赔偿是一种主要的救济方法。当一方违反合同时,对方都有权利要求赔偿损失,而且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并不因其已采取其它救济方法而丧失。例如,当卖方违反合同时,即使买方已宣告撤销合同,或者已允许卖方推迟交货,但买方对由于卖方违约所遭受的损失,仍有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公约第74条至77条对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和计算办法作了具体的规定,主要把握两个问题:损害赔偿的原则及责任范围;减轻损失的义务。
    (1)损害赔偿的原则及责任范围
    公约第7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应负责的损害赔偿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他违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但这种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反合同预料到或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
    这项规定对买方或卖方所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都同样适用,而且适用于因各种不同的违约情事所提出的损害赔偿要求。对于这项规定有以下四点需要加以说明:
    ①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公约明确规定,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应与对方因其违约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这从损害赔偿的法理说,就是要使受损害一方的经济状况与合同假如得到履行时他本应得到的经济状况相同。公约特别指明应当包括利润损失,这一点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是一致的。
    ②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公约对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有一个很重要的限制,这就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反合同预料到的或理应预料到的损失。” 即违约一方的赔偿责任仅以其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预见到的损失为限,对于那些在订约时不可能预见到的损失,违约的一方可以摆脱责任。在这一点上,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与公约的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
    ③公约没有采取过失责任原则。根据公约的规定,当一方请求损害赔偿时,毋须证明违约的一方有过失。只要一方违反合同,并给对方造成了损失,对方就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这一点同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许多大陆法国家在民法中都采取过失责任原则,即只有当违约一方有过失,并给对方造成损害时,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④不因当事人采取其他救济方法而受到影响。公约认为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不因当事人采取其他救济方法而受到影响。根据公约第45条(2)款和第6l条(2)款的规定当卖方或买方违反合同时,买方或卖方可能享有的要求损害赔偿的任何权利,并不因为他已采取其它救济方法而丧失。
    这就是说,即使他已采取了撤销合同或其他救济方法,但他仍然可以要求违约的一方给予损害赔偿,即两种救济方法可以同时行使。这一点同某些大陆法国家的法律是有所不同的。例如,根据德国民法典的规定,债权人只能在解除合同与损害赔偿请求权二者间选择行使其中一项权利,而不能同时行使两种权利,即两者不能就同一债务关系并存。
    (2)减轻损失的义务
    当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时,没有违反合同的他方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轻因违约而引起的损失。根据公约第77条的规定,“声称另一方违反合同的一方,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由于另一方违反合同而引起的损失,包括利润方面的损失。如果他不采取这种措施,违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应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这项规定适用于买方或卖方的各种违约索赔情况。我国合同法和其它一些国家的国内法也有类似的规定。
    2.预期违约
    所谓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到来以前,已有根据预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将不会履行其合同义务。由于这种预期违约的情况,既可能出现在买方身上,也可能出现在卖方身上,因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作为买卖双方都可以采用的救济方法专列一条加以规定。
    (1)根据公约第7l条第l款规定
    如果订立合同后,另一方当事人由于下列原因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对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义务:一方履行义务的能力或他的信用有严重缺陷,或者是他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显示他将不履行其主要的义务。
    上述规定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援引中止履行合同这种救济方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
    按照公约第7l条的规定,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是中止履行合同的义务。即当一方当事人已明显地显示他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时,对方有权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但是,根据公约第72条的规定,如果在履行合同的日期到来之前,已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反合同,则另一方当事人不仅有权中止履行合同,而且可以宣告撤销合同。所以,对预期违约须视其是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而分别采取中止合同或撤销合同这两种不同的救济方法。
    ②援引中止履行合同这种救济方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方当事人只有在对方显然将不会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的条件下,方可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公约对何谓“显然将不履行大部分重要义务”提出了两个主要理由:
    一是当事人的履约能力或信用严重下降,例如买方在订立合同后失去偿付能力或已宣告破产等;二是当事人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已显然显示出他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此外,如果订立合同后,一方当事人所在国家发生战争或实行封锁禁运,亦可以认为他将不能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
    (2)必须采取的通知程序。
    (3)公约规定了在援用中止履行合同时所必须采取的通知程序:根据公约第71条第3款的规定,宣告中止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必须立即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如果另一方当事人对履行义务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则必须继续履行义务,=因为中止合同只是暂时停止履行合同,而不是使合同告终,因此,只要另一方当事人提供了充分的履约担保,例如,当买方信用下降时,可由银行为其提供信用担保(如银行保函),在这种情况下,宣告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仍须继续履行其合同义务。
    3.对分批交货合同发生违约的救济方法
    分批交货合同是指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分成若干批交货。例如,一项买卖20万吨小麦的合同,可以分为5批交货,每批交4万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当事人对其中一批货物没有履行合同的义务,并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对方能否宣告撤销整个合同,或者只能宣告合同对这一批货物无效,而不能撤销整个合同,这种情况,买卖双方都有可能遇到,因此,公约第73条专门就此作了规定。根据这一条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在分批交货合同中,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其中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便已对该货物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则对方可以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即宣告撤销合同对这一批交货的效力,但不能撤销整个合同。
    (2)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其中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使另一方当事人有充分理由断定今后各批货物亦将会发生根本违反合同,则该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一段合理时间内宣告合同今后无效,即撤销合同对今后各批货物的效力,但对在此以前已经履行义务的各批货物不能予以撤销。
    (3)当买方宣告合同对某一批交货无效时,如果合同项下的各批货物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不能将任何其中的一批货物单独用于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所设想的目的(如大型设备分批装运交货),则买方可以同时宣告合同对已经交付或今后将交付的各批货物均为无效,即可以宣告撤销整个合同。

  • 第4题:

    对各种违反合同都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是()。


    正确答案:损害赔偿

  • 第5题:

    对各种记账凭证都可以采用相同的编号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简述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和防范对策。


    正确答案: 违法终止是指不具备法定终止条件或者违反法定终止条件终止劳动合同。主要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
    1.应当延期终止而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不延期,即时终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符合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而用人单位拒绝续订,违法终止劳动合同。
    要防范上述情形的发生最重要的对策就是:
    1.正确理解法定终止条件,当法定终止条件出现时,依法终止劳动合同;
    2.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时,注意审查是否存在法定的延期终止情形或应当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如果发现存在上述情形依法延期终止或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第7题:

    单选题
    广义的监管方式又包括()。
    A

    对基金市场主体即基金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对基金机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或出现某些法定情形后的处置措施

    B

    对基金市场主体即基金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行为的监管

    C

    对基金市场主体即基金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行为的监管以及对基金机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或出现某些法定情形后的处置措施

    D

    市场行为的监管以及对基金机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或出现某些法定情形后的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买方违反合同时卖方可以采取的各种救济方法的规定。

    正确答案: (1)要求买方实际履行其合同义务。当买方不支付贷款、不收取货物或不履行其他义务时,卖方可以要求买方实际履行其合同义务,除非卖方已采取了与这些要 求相抵触的救济方法。
    (2)卖方可以规定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让买方履行其义务。
    (3)卖方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宣告撤销合同:
    ①如果买方不履行合同或公约的义务已经构成根本违反合同。
    ②如果卖方已经给买方规定了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但买方不在这段时间内履行其义务,或买方声明他将不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其义务,则卖方亦可宜告撤销合同。
    (4)自行确定货物的具体规格。
    (5)请求损害赔偿。
    (6)要求支付利息。如果买方设有支付价款或任何其他拖欠金额,卖方有权对这些款额收取利息,但这并不妨碍卖方根据公约第74条规定可以取得的损害赔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我国不能采用的对外贸易救济措施是()
    A

    反倾销

    B

    反补贴

    C

    保障措施

    D

    规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继续履行合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继续履行合同是一种救济方法

    B

    继续履行是对违约方的一种强制措施

    C

    并不是所有的违约情形都可以继续履行

    D

    继续履行后不能要求赔偿损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继续履行相关知识点。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
    其特征为:
    (1)继续履行是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合同履行。具体表现在:继续履行以违约为前提;继续履行体现了法的强制;继续履行不依附于其他责任形式。
    (2)继续履行的内容表现为按合同约定的标的物履行义务,这一点与一般履行并无不同。
    (3)继续履行以对方当事人(守约方)请求为条件,法院不得强制施行,也就是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继续履行由合同的目的决定,它与违约金责任、赔偿损失责任等可以并存。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和防范对策。

    正确答案: 违法终止是指不具备法定终止条件或者违反法定终止条件终止劳动合同。主要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
    1.应当延期终止而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不延期,即时终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符合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而用人单位拒绝续订,违法终止劳动合同。
    要防范上述情形的发生最重要的对策就是:
    1.正确理解法定终止条件,当法定终止条件出现时,依法终止劳动合同;
    2.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时,注意审查是否存在法定的延期终止情形或应当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如果发现存在上述情形依法延期终止或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对各种违反合同都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是()。

    正确答案: 损害赔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只有当事人之行为属于根本违约,才可以()

    • A、要求损害赔偿
    • B、采取其他救济措施
    • C、解除合同
    • D、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试述《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买方违反合同时卖方可以采取的各种救济方法的规定。


    正确答案: (1)要求买方实际履行其合同义务。当买方不支付贷款、不收取货物或不履行其他义务时,卖方可以要求买方实际履行其合同义务,除非卖方已采取了与这些要 求相抵触的救济方法。
    (2)卖方可以规定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让买方履行其义务。
    (3)卖方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宣告撤销合同:
    ①如果买方不履行合同或公约的义务已经构成根本违反合同。
    ②如果卖方已经给买方规定了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但买方不在这段时间内履行其义务,或买方声明他将不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其义务,则卖方亦可宜告撤销合同。
    (4)自行确定货物的具体规格。
    (5)请求损害赔偿。
    (6)要求支付利息。如果买方设有支付价款或任何其他拖欠金额,卖方有权对这些款额收取利息,但这并不妨碍卖方根据公约第74条规定可以取得的损害赔偿。

  • 第15题:

    对各种违反合同都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 A、损害赔偿
    • B、实际履行
    • C、交付替代货物
    • D、宣告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关于继续履行合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继续履行合同是一种救济方法
    • B、继续履行是对违约方的一种强制措施
    • C、并不是所有的违约情形都可以继续履行
    • D、继续履行后不能要求赔偿损失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各种违法合同的情形都可采用的救济措施是()。

    • A、实际履行
    • B、损害赔偿
    • C、解除合同
    • D、减低价格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按救济的实施主体性质不同,对反洗钱调查违法的救济途径可分为立法救济、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判断题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反补贴的救济措施采用了双轨的救济制度。在最终获得的救济措施,两者可以兼用。(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协议对反补贴的救济措施,采用了双轨制的救济制度:一是直接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二是通过本国反补贴措施的程序,征收反补贴税。但最终获得的救济措施只能是一个,二者不可兼用。

  • 第20题:

    单选题
    对各种违反合同都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

    损害赔偿

    B

    实际履行

    C

    交付替代货物

    D

    宣告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CISG规定,双方当事人都可以采用的违约救济方法是()。
    A

    中止合同履行

    B

    请求损害赔偿

    C

    请求实际履行

    D

    宣告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联合国国际销售合同公约》关于买卖双方都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的有关规定。

    正确答案: 1.损害赔偿
    根据公约的规定,损害赔偿是一种主要的救济方法。当一方违反合同时,对方都有权利要求赔偿损失,而且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并不因其已采取其它救济方法而丧失。例如,当卖方违反合同时,即使买方已宣告撤销合同,或者已允许卖方推迟交货,但买方对由于卖方违约所遭受的损失,仍有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公约第74条至77条对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和计算办法作了具体的规定,主要把握两个问题:损害赔偿的原则及责任范围;减轻损失的义务。
    (1)损害赔偿的原则及责任范围
    公约第7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应负责的损害赔偿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他违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但这种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反合同预料到或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
    这项规定对买方或卖方所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都同样适用,而且适用于因各种不同的违约情事所提出的损害赔偿要求。对于这项规定有以下四点需要加以说明:
    ①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公约明确规定,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应与对方因其违约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这从损害赔偿的法理说,就是要使受损害一方的经济状况与合同假如得到履行时他本应得到的经济状况相同。公约特别指明应当包括利润损失,这一点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是一致的。
    ②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公约对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有一个很重要的限制,这就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反合同预料到的或理应预料到的损失。” 即违约一方的赔偿责任仅以其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预见到的损失为限,对于那些在订约时不可能预见到的损失,违约的一方可以摆脱责任。在这一点上,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与公约的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
    ③公约没有采取过失责任原则。根据公约的规定,当一方请求损害赔偿时,毋须证明违约的一方有过失。只要一方违反合同,并给对方造成了损失,对方就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这一点同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许多大陆法国家在民法中都采取过失责任原则,即只有当违约一方有过失,并给对方造成损害时,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④不因当事人采取其他救济方法而受到影响。公约认为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不因当事人采取其他救济方法而受到影响。根据公约第45条(2)款和第6l条(2)款的规定当卖方或买方违反合同时,买方或卖方可能享有的要求损害赔偿的任何权利,并不因为他已采取其它救济方法而丧失。
    这就是说,即使他已采取了撤销合同或其他救济方法,但他仍然可以要求违约的一方给予损害赔偿,即两种救济方法可以同时行使。这一点同某些大陆法国家的法律是有所不同的。例如,根据德国民法典的规定,债权人只能在解除合同与损害赔偿请求权二者间选择行使其中一项权利,而不能同时行使两种权利,即两者不能就同一债务关系并存。
    (2)减轻损失的义务
    当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时,没有违反合同的他方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轻因违约而引起的损失。根据公约第77条的规定,“声称另一方违反合同的一方,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由于另一方违反合同而引起的损失,包括利润方面的损失。如果他不采取这种措施,违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应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这项规定适用于买方或卖方的各种违约索赔情况。我国合同法和其它一些国家的国内法也有类似的规定。
    2.预期违约
    所谓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到来以前,已有根据预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将不会履行其合同义务。由于这种预期违约的情况,既可能出现在买方身上,也可能出现在卖方身上,因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作为买卖双方都可以采用的救济方法专列一条加以规定。
    (1)根据公约第7l条第l款规定
    如果订立合同后,另一方当事人由于下列原因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对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义务:一方履行义务的能力或他的信用有严重缺陷,或者是他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显示他将不履行其主要的义务。
    上述规定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援引中止履行合同这种救济方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
    按照公约第7l条的规定,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是中止履行合同的义务。即当一方当事人已明显地显示他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时,对方有权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但是,根据公约第72条的规定,如果在履行合同的日期到来之前,已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反合同,则另一方当事人不仅有权中止履行合同,而且可以宣告撤销合同。所以,对预期违约须视其是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而分别采取中止合同或撤销合同这两种不同的救济方法。
    ②援引中止履行合同这种救济方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方当事人只有在对方显然将不会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的条件下,方可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公约对何谓“显然将不履行大部分重要义务”提出了两个主要理由:
    一是当事人的履约能力或信用严重下降,例如买方在订立合同后失去偿付能力或已宣告破产等;二是当事人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已显然显示出他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此外,如果订立合同后,一方当事人所在国家发生战争或实行封锁禁运,亦可以认为他将不能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
    (2)必须采取的通知程序。
    (3)公约规定了在援用中止履行合同时所必须采取的通知程序:根据公约第71条第3款的规定,宣告中止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必须立即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如果另一方当事人对履行义务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则必须继续履行义务,=因为中止合同只是暂时停止履行合同,而不是使合同告终,因此,只要另一方当事人提供了充分的履约担保,例如,当买方信用下降时,可由银行为其提供信用担保(如银行保函),在这种情况下,宣告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仍须继续履行其合同义务。
    3.对分批交货合同发生违约的救济方法
    分批交货合同是指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分成若干批交货。例如,一项买卖20万吨小麦的合同,可以分为5批交货,每批交4万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当事人对其中一批货物没有履行合同的义务,并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对方能否宣告撤销整个合同,或者只能宣告合同对这一批货物无效,而不能撤销整个合同,这种情况,买卖双方都有可能遇到,因此,公约第73条专门就此作了规定。根据这一条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在分批交货合同中,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其中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便已对该货物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则对方可以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即宣告撤销合同对这一批交货的效力,但不能撤销整个合同。
    (2)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其中任何一批货物的义务,使另一方当事人有充分理由断定今后各批货物亦将会发生根本违反合同,则该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一段合理时间内宣告合同今后无效,即撤销合同对今后各批货物的效力,但对在此以前已经履行义务的各批货物不能予以撤销。
    (3)当买方宣告合同对某一批交货无效时,如果合同项下的各批货物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不能将任何其中的一批货物单独用于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所设想的目的(如大型设备分批装运交货),则买方可以同时宣告合同对已经交付或今后将交付的各批货物均为无效,即可以宣告撤销整个合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公约》有关违反买卖合同时的救济措施规定。

    正确答案: (一)买卖双方都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
    ①损害赔偿
    ②预期违约
    (二)卖方违反合同时买方的救济方法
    ①要求卖方履行其合同义务(实际履行)
    ②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
    ③要求卖方对货物不符合同之处进行修补
    ④给卖方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让其履行合同义务
    ⑤卖方得对不履行义务作出补救
    ⑥撤销合同
    ⑦要求减价
    ⑧当卖方只交付部分货物或所交货物只有部分符合合同规定时,买方可采取的救济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