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我国首部《非物质遗产法》定于()实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进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答案:对

  • 第2题:

    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B. 昆曲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我国最早被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C.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D. 韩国江陵端午祭和我国的端午节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C[解析] C项错误,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我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3题:

    我国文化遗产包括( )。

    A.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B.人文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
    C.人文遗产、自然文化遗产和混合文化遗产
    D.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混合文化遗产

    答案:A
    解析:
    2005年12月22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首次明确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 第4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于()。

    • A、2001年
    • B、2003年
    • C、2005年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我国国务院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何分类的,这种分类是否科学?请加以评析。


    正确答案: 分10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科学性:
    (1)涵盖性,指导性强;
    (2)突出重点和特色。
    不足:独立性不够明显;划分不够清晰。

  • 第6题:

    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规范性文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2004年8月28日通过。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部门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18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2005年12月22日)。

  • 第7题:

    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日期是()


    正确答案:2016年3月1日

  • 第8题:

    到2005年底下列选项中我国共有几项非物质遗产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 A、昆曲
    • B、古琴
    • C、蒙古长调歌
    • D、京剧
    • E、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正确答案:A,B,C,E

  • 第9题:

    京剧和针灸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世界第一,最早入选的是()和()


    正确答案:昆曲;古琴(顺序不限)

  • 第10题:

    判断题
    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传统体育和游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的规定,并将所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
    A

    真实性

    B

    整体性

    C

    传承性

    D

    发展性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始于2000年。( )


    参考答案:错误

  • 第14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

    A.真实性

    B.整体性

    C.传承性

    D.发展性


    参考答案:ABCD

  • 第15题:

    我国首部《非物质遗产法》定于()实施。

    • A、2011-4-30
    • B、2011-6-1
    • C、2011-6-11
    • D、2010-6-1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以下()一项属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A、豫剧
    • B、新疆木卡姆
    • C、歌仔戏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

    • A、真实性
    • B、整体性
    • C、传承性
    • D、发展性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政府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目的是()。

    • A、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B、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C、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 D、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我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目前辽宁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项。

    • A、50
    • B、53
    • C、55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了哪些?


    正确答案:1.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开展普查工作,收集整理资料,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
    3.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4.做好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5.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

  • 第21题:

    单选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于()。
    A

    2001年

    B

    2003年

    C

    2005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异、消亡,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我国克服困难,从2002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拨款为10.26亿元,而2011年的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4.15亿元。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这样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对本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

    B

    我国大力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预算

    C

    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D

    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


    正确答案: A
    解析:
    C项正确,文段首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困难和挑战,然后从财政,法律和申报工作三个方面描述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A项错误,文段只是提到我国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变异、消亡”,并没有说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且这并不是文段的主题。B项错误,增加财政预算只是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一个方面,是一项具体的措施,不具有概括性。D项错误,“申报工作很重要”属于断章取义,文段最后一句只是说“积极参与……有效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这并不能说明“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且这不是文段阐述的重点。

  • 第23题:

    判断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进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以下()一项属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A

    豫剧

    B

    新疆木卡姆

    C

    歌仔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