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抗甲状腺药物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以发生粒细胞缺乏症。主要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A 2~3天B 2~3个月C 3~6个月D 6~12个月E 12~16个月

题目
单选题
抗甲状腺药物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以发生粒细胞缺乏症。主要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
A

2~3天

B

2~3个月

C

3~6个月

D

6~12个月

E

12~16个月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抗甲状腺药物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以发生粒细胞缺乏症。主要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L)硫脲类药物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

    A、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

    B、药热、药疹

    C、甲状腺肿大

    D、突眼加重

    E、引起肝功能损害


    参考答案A

  • 第2题:

    下列属于硫脲类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监护特点有

    A.一般发生在用药初始的几个月,应定期监测血象
    B.可同服促白细胞生成药利可君
    C.粒细胞减少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
    D.治愈后的患者不能再用抗甲状腺药治疗甲亢
    E.必要时可合用糖皮质激素

    答案:A,B,C,D,E
    解析:
    考查硫脲类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监护特点。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监护:①发生在用药初始的几个月,如及时停药,白细胞可在1~2周内恢复;②会突然发生,不能预测;③逐渐发生,先是白细胞计数减少,而后变为粒细胞减少症;④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白细胞,可同时服用促白细胞生成药利可君,必要时可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⑤粒细胞缺乏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抢救恢复后患者不能再用抗甲状腺素药治疗甲亢。

  • 第3题:

    中年女性,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8个月,外周血白细胞降至3×109/L,中性粒细胞1.35×109/L。应采取的治疗是()

    • A、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 B、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 C、停用抗甲状腺药
    • D、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
    • E、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正确答案:E

  • 第4题:

    中年男性,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9个月,外周血白细胞降至3×10/L,中性粒<1.5×10/L。处理( )

    • A、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 B、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 C、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 D、停用抗甲状腺药
    • E、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 )

    • A、丙硫氧嘧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 B、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初用药后2~3个月内
    • C、发生粒细胞减少时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粒细胞恢复后再用
    • D、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1~2周内
    • E、各种抗甲状腺药物之间有一定交叉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第10个月,白细胞降至3.0×109/L,多形核中性粒细胞降至0.40。应采取下列何种方案()。

    • A、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并加强观察
    • B、继续原有治疗
    • C、继续用抗甲状腺药物,加升白细胞药,并密切观察白细胞变化
    • D、停抗甲状腺药物,用升白细胞药或加用泼尼松,观察白细胞变化
    • E、减少抗甲状腺药物用量,加用甲状腺片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单选题
    有关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抗甲状腺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

    B

    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开始治疗后的2—3个月内

    C

    发生白细胞减少时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白细胞恢复后再用

    D

    发生胆汁淤积性黄疸、中毒性肝炎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E

    发生皮疹时可先用抗组胺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抗甲状腺药物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以发生粒细胞缺乏症。主要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
    A

    2~3天

    B

    2~3个月

    C

    3~6个月

    D

    6~12个月

    E

    12~16个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 )
    A

    丙硫氧嘧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B

    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初用药后2~3个月内 

    C

    发生粒细胞减少时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粒细胞恢复后再用 

    D

    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1~2周内 

    E

    各种抗甲状腺药物之间有一定交叉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丙基硫氧嘧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B. 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初用药后2-3月
    C. 发生粒细胞减少时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粒细胞恢复后再用
    D. 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1-2周内
    E. 各种抗甲状腺药物之间有一定交叉过敏反应

    答案:C
    解析:

  • 第11题:

    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 A、丙基硫氧嘧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 B、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再用药后1~2周内
    • C、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初用药后2~3月内
    • D、发生粒细胞减少时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恢复后再用
    • E、硫脲类与咪唑类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某甲亢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11个月时,白细胞计数降至1.8×109/L,中性粒细胞30%。宜采用的措施:()

    • A、继续原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白细胞变化
    • B、继续原治疗方案,加升白细胞药物
    • C、停抗甲状腺药物,用升白细胞药物
    • D、抗甲状腺药物减量,加甲状腺片
    • E、抗甲状腺药物减量,用升白细胞药物

    正确答案:C

  • 第13题: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妊娠期甲亢时合用L-T4可以预防胎儿甲减的发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女性,30岁,妊娠6周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大伴有局部压迫症状,选择下列哪项治疗最恰当()

    • A、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 B、终止妊娠后,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 C、终止妊娠后,手术治疗
    • D、终止妊娠后,131Ⅰ治疗
    • E、不终止妊娠,手术治疗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单选题
    中年男性,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9个月,外周血白细胞降至3×10/L,中性粒<1.5×10/L。处理( )
    A

    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B

    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C

    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D

    停用抗甲状腺药

    E

    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中年女性,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8个月,外周血白细胞降至3×109/L,中性粒细胞1.35×109/L。应采取的治疗是()
    A

    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B

    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C

    停用抗甲状腺药

    D

    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

    E

    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患者女,45岁。诊断为甲亢,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9个月余,外周血白细胞3,中性粒细胞3,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

    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B

    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C

    停用抗甲状腺药

    D

    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

    E

    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正确答案: D
    解析: 白细胞<3000/mm3或中性粒细胞<1500/mm3,出现肝脏损害及药疹等应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