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张女士怀孕后被公司降薪,还被扣发产检期间工资。张女士提出辞职并起诉了公司。法院一审判决张女士获赔2.9万余元。下列对张女士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①张女士没有履行劳动者义务,因此没有起诉公司的权利 ②张女士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值得学习 ③张女士未经申请调解就直接向法院起诉公司是不应该的 ④张女士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值得提倡的
第7题:
深入了解事情的情况,鼓励张女士作出决定
为了孩子的利益,反对张女士再婚
让张女士先散心,把事情放一段再说
为了张女士的幸福,支持张女士再婚
第8题:
直接目标
主观目标
中间目标
最终目标
客观目标
第9题:
协助张女士申请医疗救助
帮张女士适当宣泄悲痛的情绪
叮嘱张女士的丈夫和孩子多关心她
判断张女士是否会有伤害自己的行为
帮助张女士联系尽快入住方舱医院
第10题:
帮助张女士反思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肯定张女士之前为维护婚姻所做的努力
告诉张女士生男生女并不是她的错,不必过分自责
表达自己对此张女士独自承担家庭责任所付出努力的钦佩
介绍张女士参加单亲妈妈支持小组,学习照顾女儿的技巧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案例:
李女士,女,35岁,大学本科学历,原来是一家医院的护士,身体非常健康,半年前遭遇一场交通事故后双目失明,因此丢掉了工作。李女士的老公是一家私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收入很不错,但是工作忙碌,无暇照顾李女士。李女士有一个女儿5岁,上幼儿园,由保姆接送上学。李女士失明后,母亲搬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照顾她的日常起居,但由于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照顾起来感到力不从心。社区也没有相应的机构能为李女士提供专业的陪护服务和康复训练。
半年来,李女士身上的伤逐渐康复,但她始终无法接受自己失明的事实,常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愿意与人交谈,也不愿意出门;李女士的情绪起伏很大,有时候情绪低落,一个人默默流泪,有时候脾气暴躁,乱摔东西。事故发生前,李女士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结识了很多朋友。事故发生后,她的好多朋友都上门来看望她,可是她根本不愿意见朋友,朋友给她打电话问候,她也不会接。
李女士的老公很担心妻子的状况,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
1.请界定本案中的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
2.请说明通用过程模式中“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3.请以人类行为与环境理论为框架,界定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李女士的问题和需要。
【答案要点】
1.
根据系统理论,通用过程模式将社会工作的服务系统看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改变的目标和为达到改变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组成的,这四个因素又称为“四个基本系统”。
社会工作的实务过程即是根据人与系统在其环境中的互动状况来决定介入目标,确认改变要涉及的人和系统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要确定谁是他的“变迁努力”的受益人,谁是“变迁努力”的合作者,谁是需要改变或影响的人。
服务对象系统即是社会工作服务的服务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本案中的服务对象系统包括李女士的老公和李女士,李女士的老公是现有服务对象,是他前来求助并使用了服务,李女士是潜在服务对象,虽然目前没有来机构见社会工作者,但未来有可能使用机构的服务。
目标系统是指为了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本案中的目标系统包括李女士本人、李女士的母亲、李女士的老公、他们的女儿、保姆等,为了帮助李女士这些人都需要作出一些调整,还有社区也没有提供相应服务的机构。
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本案例中李女士的母亲、李女士的老公、他们的女儿、保姆等作为目标系统的部分同时也可以成为行动系统,协助社会工作者帮助李女士,还有李女士原来单位的同事、朋友等都可以成为行动系统。
【提示】本题考点是考察考生对通用过程“四个基本系统”的理解和运用。在助人历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服务对象及与服务对象相关的系统打交道,必须要清楚与不同的系统的工作策略。
2.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实务工作的基本参考架构和助人活动的介入蓝图,为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工作提供了一个分析工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四个基本系统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出改变服务对象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一般任务。通常需要完成的任务顺序是:首先从服务对象系统获得授权并与之订立助人关系签约,其次需要辨识出目标系统,最后再发展实现目标的行动系统。
(2)四个基本系统使社会工作者懂得,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服务对象系统。社会工作者不能假设求助的人就是主要的介入目标,因为服务对象系统不一定与目标系统完全吻合。
(3)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只有在确立了改变的目标系统之后才能确定。
(4)社会工作者必须与不同的系统建立关系,与一个系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系统,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更专门化的知识。
(5)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在改变过程中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者除了与个人、群体和社区以外,组织也会成为社会工作者处理问题时的改变目标。这要求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组织工作所需的知识,同时也要懂得如何推动组织的改变。
(6)因为行动系统在整个改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
【提示】此问题的答案是教材中指定的内容,根据以往考试经验,有类似的出题方法,即答案是教材中指定的内容。
3.
以人类行为与环境理论为框架界定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李女士的问题和需要。
生理层面,身体需要继续康复训练,眼睛需要合适的护理。
心理层面,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接纳自己目前的身体状态,接纳失明的事实;同时需要唤醒对自己、对母亲、对女儿、对老公及对家庭的责任意识;需要疏泄负面情绪,平复暴躁的情绪,消除低落的情绪,需要保持较为平静的心情。
社会发展层面,需要学习盲人的生活技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需要扮演好女儿、母亲、妻子的角色;需要重新规划人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需要恢复以往的人际交往。环境方面,家里的环境需要一些调整以适应盲人生活。需要家人、朋友、邻里、社区专业服务等非正式与正式的网络予以支持。
【提示】此问题考点是以人与环境为框架的需求评估与问题界定。此类问题是最经典的问题,任何一个案例都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考生应注意的是试题是否有具体的理论框架的要求。例如,“请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框架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等,如果没有理论框架的要求,则可以依据教材相关的章节做答,如果是关于儿童的需要,则应以“儿童社会工作”一章中关于儿童四大需要为框架总结案例给出的信息做答。
第16题:
第17题: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
第18题:
张女士吸毒成瘾严重,但其正在哺乳自己8个月大的女儿,对张女士的下列处理方式错误的是()。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促进张女士父亲的潜能
促进张女士父亲的正常生活
促进张女士父亲的发展
推动社区对张女士父亲的关怀
第24题:
帮助张女士分析自身性格缺陷
肯定张女士曾经为挽救婚姻所作的努力
告诉张女士生男生女并不存在过错,不必过分自责
表达对张女士作为单亲母亲的尊重与敬佩
介绍张女士参加单亲母亲支持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