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服务对象:“大学三年级后,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我,我就更不爱学习了,感觉读书没有意思,想找份工作干就得了。”根据人本治疗模式,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回应是( )。A “你的老师和同学不喜欢你吗?也许是你误会了吧!”B “你不用功读书,当然成绩不会好,老师怎么会喜欢你呢?”C “你想自食其力相当不错,但读书还是很重要,你可以两者兼顾。”D “你读书遇到困难,想找份工作,还是有责任的,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题目
单选题
服务对象:“大学三年级后,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我,我就更不爱学习了,感觉读书没有意思,想找份工作干就得了。”根据人本治疗模式,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回应是(     )。
A

“你的老师和同学不喜欢你吗?也许是你误会了吧!”

B

“你不用功读书,当然成绩不会好,老师怎么会喜欢你呢?”

C

“你想自食其力相当不错,但读书还是很重要,你可以两者兼顾。”

D

“你读书遇到困难,想找份工作,还是有责任的,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相似考题

1.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查中,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咨询师说“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呢?”,其目的可能是()。单选 A:心理咨询的开头语B:认为求助者没有问题C:发现问题后要核实D:确定求助者存在问题

2.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查中,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求助者反映的入学时的情境,最可能的是()。单选 A:客观事实B:钟情妄想C:关系妄想D:无法判定

3.案例五 —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验中,辅导老师发现 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 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 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 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 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 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 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 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 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 眼光看 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 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 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 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在食堂听见同学的话之后,求助者的反应最可能属于( )。单选A. 夸大事实 B. 钟情妄想 C. 关系妄想 D. 特殊意义妄想

4.案例五 —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验中,辅导老师发现 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 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 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 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 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 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 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 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 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 眼光看 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 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 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 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求助者反映听到别人在楼下喊自己,最可能的是( )单选A. 真性幻听 B. 客观事实 C. 假性幻听 D. 无法判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更多“服务对象:“大学三年级后,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我,我就更不爱学习了,感觉读书没有意思,想找份工作干就”相关问题
  • 第1题:

    案例五
    —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验中,辅导老师发现
    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
    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
    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
    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
    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
    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 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
    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 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 眼光看
    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 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
    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
    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咨询师说“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其目的可能是( )。单选

    A. 心理咨询的开头语
    B. 认为求助者没有问题
    C. 发现问题后要核实
    D. 确定求助者存在问题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初诊接待
    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检验,看看来访者是否有自知。

  • 第2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查中,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咨询师说“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所使用的技术包括()。多选
    A:自我开放
    B:面质的技术
    C:内容表达
    D:具体化技术

    答案:C,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自知力概念的掌握情况。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发现求助者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后,询问求助者“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呢?”以核实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正常。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的掌握情况。常见的参与性技术有:倾听、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咨询师运用参与性技术,旨在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的自我探索。选项D的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而常见的影响性技术则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选项A的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自我开放技术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二者的一种特殊组合。选项B的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选项C的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而情感表达则是指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的探索和改变,促使咨询顺利进行。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听完求助者的叙述后,表示“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表明咨询师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而“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则属于开放式询问,同时也是一种具体化技术。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示很多人喜欢她,最有可能是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隋的忠诚(“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此外,该求助者的症状还包括:幻听(“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关系妄想(“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被害妄想(“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注意:选项C的嫉妒妄想是指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提问方式的掌握情况。凯利曾经把临床交谈中不适当的提问方式做过如下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要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2)多重选择性问题。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3)多重问题。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问可能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常常使会谈陷入僵局。(5)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这种问题会使求助者产生很强的威胁感,会引起求助者的防卫。这对推动交谈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在进行初诊接待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提问如:“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而在咨询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以促进求助者充分地表达自我,也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封闭式提问的方式方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在本题中,咨询师对求助者一连提出多个连珠炮性质的多重问题(“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可能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概念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使用摄入性会谈收集各类临床资料,其中,求助者反映的入学时的情境(“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很可能是客观事实,但求助者偏执地认定男同学们的热心助人行为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关系妄想的内容多数对患者不利,常发生于被害妄想之前或与之同时发生。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在听到一个男生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后,求助者固执地认定这位男生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特殊意义妄想(是指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而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反映听到别人在楼下喊自己(“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最可能是幻听。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是指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而假性幻觉则是指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因此求助者的情况属于假性幻听。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反映外校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情况(“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属于典型的被害妄想(是指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选项A的思维被播散和选项C的思维被洞悉,又称内心被揭露感,是指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内心想法的。而选项B的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多种认知障碍:钟情妄想(“入学后,我就发

  • 第3题:

    案例五
    —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验中,辅导老师发现
    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
    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
    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
    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
    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
    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 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
    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 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 眼光看
    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 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
    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
    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根据对话,对求助者较为合适的处理是( )。单选

    A. 商定目标后开始咨询
    B. 与上级咨询师协商
    C. 进一步收集核实资料
    D. 转介专业机构处理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确定工作范围
    这种肯定要转介到精神科啦,妄想性精神障碍,接了要吃官司的。

  • 第4题:

    案例五
    —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验中,辅导老师发现
    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
    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
    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
    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
    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
    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 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
    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 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 眼光看
    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 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
    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
    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所使用的是( ).单选

    A. 选择性提问
    B. 责备性提问
    C. 恰当的提问
    D. 多重性提问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多重性提问,连珠炮氏的提问,表现咨询师缺乏耐心。

  • 第5题:

    案例五
    —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验中,辅导老师发现
    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
    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
    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
    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
    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
    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 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
    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 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 眼光看
    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 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
    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
    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通过对话判定很多人喜欢求助者的说法,最可能的是( )。单选

    A. 客观事实
    B. 钟情妄想
    C. 嫉妒妄想
    D. 难以判断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搜集整理评估
    就这一个说法而言,是比较难以判断真伪的,有可能她确实很吸引人,她们班或学校确实有很多人喜欢她(奇怪的事总是有的,咨询师保持好奇,保持探究精神,是有必要的)。

  • 第6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查中,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通过对话判定很多人喜欢求助者的说法,最可能的是()。单选
    A:客观事实
    B:钟情妄想
    C:嫉妒妄想
    D:难以判断

    答案: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自知力概念的掌握情况。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发现求助者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后,询问求助者“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呢?”以核实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正常。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的掌握情况。常见的参与性技术有:倾听、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咨询师运用参与性技术,旨在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的自我探索。选项D的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而常见的影响性技术则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选项A的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自我开放技术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二者的一种特殊组合。选项B的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选项C的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而情感表达则是指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的探索和改变,促使咨询顺利进行。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听完求助者的叙述后,表示“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表明咨询师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而“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则属于开放式询问,同时也是一种具体化技术。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示很多人喜欢她,最有可能是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隋的忠诚(“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此外,该求助者的症状还包括:幻听(“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关系妄想(“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被害妄想(“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注意:选项C的嫉妒妄想是指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提问方式的掌握情况。凯利曾经把临床交谈中不适当的提问方式做过如下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要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2)多重选择性问题。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3)多重问题。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问可能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常常使会谈陷入僵局。(5)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这种问题会使求助者产生很强的威胁感,会引起求助者的防卫。这对推动交谈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在进行初诊接待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提问如:“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而在咨询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以促进求助者充分地表达自我,也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封闭式提问的方式方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在本题中,咨询师对求助者一连提出多个连珠炮性质的多重问题(“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可能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概念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使用摄入性会谈收集各类临床资料,其中,求助者反映的入学时的情境(“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很可能是客观事实,但求助者偏执地认定男同学们的热心助人行为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关系妄想的内容多数对患者不利,常发生于被害妄想之前或与之同时发生。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在听到一个男生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后,求助者固执地认定这位男生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特殊意义妄想(是指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而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反映听到别人在楼下喊自己(“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最可能是幻听。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是指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而假性幻觉则是指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因此求助者的情况属于假性幻听。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反映外校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情况(“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属于典型的被害妄想(是指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选项A的思维被播散和选项C的思维被洞悉,又称内心被揭露感,是指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内心想法的。而选项B的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多种认知障碍:钟情妄想(“入学后,我就发

  • 第7题:

    案例:在某高中,某同学向李老师请教:“老师,我参加下个月的学校运动会,报了100 m跑和跳远,我在练习的时候,前70 m还好,跑到后30 m就感觉跑不动了,这是什么原因?”李老师听后很高兴,就给他讲解。

    请用运动生理学分析该同学“最后30 m跑不动的原因”。


    答案:
    解析:
    ATP是一切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但体内ATP的贮量有限,在它消耗的同时,必须重新合成ATP,人体内重新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磷酸肌酸或CP的分解、糖无氧酵解(以下简称糖酵解)和三大能源物质的有氧氧化三条途径,对应这三条途径,人体有三个基本的能量系统,即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ATP-CP系统是由ATP和CP构成的能量系统.其供能时的能量来源于ATP和C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断
    裂所释放的能量,因此,该系统又称为磷酸原系统。AIP在肌肉中的贮量很少,若以最大功率输出,仅能维持2s左右。当运动的持续时间在108以上且强度很大时,ATP-CP系统已不能满足运动的能量需要;此时,运动中再合成ATP的能量主要由糖酵解来提供。
    糖酵解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由于最终产物是乳酸,故又有人称其为“乳酸能系统”。乳酸是一种强酸,在肌肉产生后可扩散进入血液,虽然血液中有酸碱缓冲对可以缓冲它,但乳酸产生过多过快,就会在体内聚积,超过了机体的缓冲能力和耐受能力时,会破坏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限制糖的进一步酵解,影响ATP的再合成,导致机体疲劳。
    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H20和C02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该系统是三个能量系统中最复杂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气充足时都能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再合成ATP。由于糖,特别是脂肪的贮量大,且无乳酸产生,故有氧氧化系统能够持续地长时间供能,是长时间耐力运动中占支配地位的能量系统。当运动中氧的供应能满足氧的需要时,如长时间耐力运动,运动所需的ATP主要由该系统提供。
    由于百米跑运动属于短跑项目,时间较短,属于无氧运动,因此靠乳酸能系统供能。而该同学是高中生,肌纤维中糖原存量较少,供能能量较少,同时耐乳酸能力较弱,因此会出现“后30 m跑不动”现象。

  • 第8题:

    (2019年)服务对象:“大学三年级后,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我,我就更不爱学习了,感觉读书没有意思,想找份工作干就得了。”根据人本治疗模式,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回应是( )。

    A.“你的老师和同学不喜欢你吗也许是你误会了吧!”
    B.“你不用功读书,当然成绩不会好,老师怎么会喜欢你呢”
    C.“你想自食其力相当不错,但读书还是很重要,你可以两者兼顾。”
    D.“你读书遇到困难,想找份工作,还是有责任的,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答案:D
    解析:
    罗杰斯指出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各种潜在能力的人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事物,具有基本的安全感,是理性的人;二是能够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三是能够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并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四是面临众多的选择,而且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五是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 第9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因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而痛苦。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求助者:我现在头痛、失眠、心慌,担心没有家庭背景,找不到好工作。心理咨询师:能先告诉我你对毕业找工作的具体想法吗?求助者:没想到找工作这样难啊,两个月前,我表姐因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自杀了,引起轰动。我父母一再叮嘱我抓紧时间找工作。心理咨询师:你的学习成绩怎样呢?求助者:一直挺好的,总是名列前茅,现在表姐因工作问题自杀了,我很害怕,成绩变差了,成绩差我就更担心找不到好工作了。找不到工作我也对不起父母啊,您说我该怎么办呀?心理咨询师:放心吧,我会帮你解决问题,保证你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求助者:那太好了,我就指望您了。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就是帮助大家排忧解难,我不仅会帮你解决问题,还会为你绝对保密,别人不会知道的。以后别忘记多联系。

    以下是一段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你的看法是,没有家庭背景没有好成绩,就找不到好工作。你的父母和你都很着急。表姐的自杀也把你吓着了。是这样吗?求助者:没错,就是。我该怎么办呀?心理咨询师:别着急,我先针对你的问题制定咨询目标,咨询目标分近期和远期的。对于你,近期目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远期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好工作,就这样吧。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觉得合理情绪疗法最适合你。下面咱们就开始吧。

    该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主要包括()
    A:没有好成绩就没有好工作
    B:没有好工作就会自杀
    C:没有好工作就对不起父母
    D:没有好工作就没前途

    答案:A,C
    解析:
    事件:求助者表姐因工作自杀,自己因为害怕成绩下降情绪症状:内心痛苦、焦虑躯体症状:头痛、失眠、心慌认知:成绩差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对不起父母。放心吧,······好工作。咨询师咨询目标理解错误,帮助求助者找工作不属于恰当的咨询目标。那太好了,我就指望你了。求助者对咨询师产生了依赖心理咨询就是帮助大家排忧解难。这句话把心理咨询的咨询范围扩大了,心理咨询只能针对心理正常的人群的不健康心理进行咨询,不包括找工作等。以后别忘记多联系。咨询师与求助者不能有双重关系,咨访关系随着咨询的结束立即结束。
    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助人自助。
    表姐两个月前自杀,自己的心理问题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合理情绪疗法由理论依据,只是提高学习成绩和找到好工作不是心理学恰当的咨询目标。而且是咨询师直接为求助者选择的,没有进行协商,而且找到工作和学习成绩提高也无法进行评估。
    有具体的咨询方法即使用合理情绪疗法。
    求助者认为,没有好成绩就一定没好工作,是绝对化的不合理信念,认为表姐没有找到工作自杀,所以工作难找,是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认为没有好成绩就没好工作,没好工作就对不起父母是一种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
    求助者有不合理的信念,故选CD。

  • 第10题:

    糟糕至极()

    • A、所有的人都必须喜欢我
    • B、我是一个没有优点的人
    • C、任何人都不需要我,我是多余的人
    • D、世界上没有比我更不幸的人了
    • E、所有与我有关的错误,都是我的问题

    正确答案:D,E

  • 第11题:

    单选题
    要求的绝对化()
    A

    所有的人都必须喜欢我

    B

    我是一个没有优点的人

    C

    任何人都不需要我.我是多余的人

    D

    世界上没有比我更不幸的人了

    E

    .所有与我有关的错误,都是我的问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以下观点符台歪曲性的思维模式的是()
    A

    做优秀干部、“三好学生”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B

    这个实验我做不出来,我的人生没有了指望

    C

    我如果没有考上研究生我的一生就完了

    D

    我的同桌不喜欢我,我是一个受人讨厌的人

    E

    别人不喜欢我,我要努力让周围的人都喜欢我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查中,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根据对话,需要进一步收集核实的资料包括()。多选
    A:家族史
    B:是否长得漂亮
    C:既往史
    D:是否成绩优秀

    答案:A,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自知力概念的掌握情况。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发现求助者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后,询问求助者“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呢?”以核实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正常。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的掌握情况。常见的参与性技术有:倾听、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咨询师运用参与性技术,旨在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的自我探索。选项D的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而常见的影响性技术则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选项A的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自我开放技术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二者的一种特殊组合。选项B的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选项C的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而情感表达则是指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的探索和改变,促使咨询顺利进行。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听完求助者的叙述后,表示“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表明咨询师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而“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则属于开放式询问,同时也是一种具体化技术。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示很多人喜欢她,最有可能是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隋的忠诚(“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此外,该求助者的症状还包括:幻听(“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关系妄想(“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被害妄想(“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注意:选项C的嫉妒妄想是指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提问方式的掌握情况。凯利曾经把临床交谈中不适当的提问方式做过如下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要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2)多重选择性问题。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3)多重问题。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问可能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常常使会谈陷入僵局。(5)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这种问题会使求助者产生很强的威胁感,会引起求助者的防卫。这对推动交谈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在进行初诊接待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提问如:“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而在咨询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以促进求助者充分地表达自我,也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封闭式提问的方式方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在本题中,咨询师对求助者一连提出多个连珠炮性质的多重问题(“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可能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概念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使用摄入性会谈收集各类临床资料,其中,求助者反映的入学时的情境(“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很可能是客观事实,但求助者偏执地认定男同学们的热心助人行为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关系妄想的内容多数对患者不利,常发生于被害妄想之前或与之同时发生。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在听到一个男生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后,求助者固执地认定这位男生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特殊意义妄想(是指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而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反映听到别人在楼下喊自己(“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最可能是幻听。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是指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而假性幻觉则是指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因此求助者的情况属于假性幻听。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反映外校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情况(“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属于典型的被害妄想(是指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选项A的思维被播散和选项C的思维被洞悉,又称内心被揭露感,是指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内心想法的。而选项B的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多种认知障碍:钟情妄想(“入学后,我就发

  • 第14题:

    案例五
    —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验中,辅导老师发现
    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
    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
    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
    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
    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
    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 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
    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 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 眼光看
    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 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
    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
    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咨询师说“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 所使用的技术包括( )。多选

    A. 自我开放
    B. 面质的技术
    C. 内容表达
    D. 具体化技术

    答案:A,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参与性技术
    前半句是自我开放,自我开放也是一种内容表达(咨询师的态度和认知,咨询师视角),相反,如果是来访者视角,则属于内容反应;后半句,显然是具体化技术。

  • 第15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查中,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所表明的是()。单选
    A:选择性提问
    B:责备性提问
    C:恰当的提问
    D:多重性提问

    答案: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自知力概念的掌握情况。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发现求助者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后,询问求助者“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呢?”以核实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正常。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的掌握情况。常见的参与性技术有:倾听、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咨询师运用参与性技术,旨在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的自我探索。选项D的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而常见的影响性技术则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选项A的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自我开放技术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二者的一种特殊组合。选项B的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选项C的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而情感表达则是指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的探索和改变,促使咨询顺利进行。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听完求助者的叙述后,表示“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表明咨询师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而“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则属于开放式询问,同时也是一种具体化技术。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示很多人喜欢她,最有可能是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隋的忠诚(“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此外,该求助者的症状还包括:幻听(“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关系妄想(“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被害妄想(“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注意:选项C的嫉妒妄想是指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提问方式的掌握情况。凯利曾经把临床交谈中不适当的提问方式做过如下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要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2)多重选择性问题。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3)多重问题。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问可能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常常使会谈陷入僵局。(5)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这种问题会使求助者产生很强的威胁感,会引起求助者的防卫。这对推动交谈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在进行初诊接待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提问如:“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而在咨询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以促进求助者充分地表达自我,也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封闭式提问的方式方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在本题中,咨询师对求助者一连提出多个连珠炮性质的多重问题(“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可能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概念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使用摄入性会谈收集各类临床资料,其中,求助者反映的入学时的情境(“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很可能是客观事实,但求助者偏执地认定男同学们的热心助人行为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关系妄想的内容多数对患者不利,常发生于被害妄想之前或与之同时发生。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在听到一个男生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后,求助者固执地认定这位男生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特殊意义妄想(是指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而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反映听到别人在楼下喊自己(“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最可能是幻听。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是指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而假性幻觉则是指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因此求助者的情况属于假性幻听。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反映外校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情况(“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属于典型的被害妄想(是指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选项A的思维被播散和选项C的思维被洞悉,又称内心被揭露感,是指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内心想法的。而选项B的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多种认知障碍:钟情妄想(“入学后,我就发

  • 第16题:

    案例五
    —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验中,辅导老师发现
    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
    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
    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
    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
    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
    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 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
    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 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 眼光看
    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 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
    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
    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求助者反映外校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情况,最可能的是( )。单选

    A. 思维被播散
    B. 夸大妄想
    C. 思维被洞悉
    D. 被害妄想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找症状
    “可她们在背后乱 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被他人陷害,情节严重。

  • 第17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查中,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根据对话,对求助者较为合适的处理是()。单选
    A:商定目标后开始咨询
    B:与上级咨询师协商
    C:进一步收集核实资料
    D:转介专业机构处理

    答案: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自知力概念的掌握情况。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发现求助者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后,询问求助者“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呢?”以核实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正常。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的掌握情况。常见的参与性技术有:倾听、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咨询师运用参与性技术,旨在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的自我探索。选项D的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而常见的影响性技术则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选项A的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自我开放技术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二者的一种特殊组合。选项B的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选项C的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而情感表达则是指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的探索和改变,促使咨询顺利进行。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听完求助者的叙述后,表示“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表明咨询师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而“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则属于开放式询问,同时也是一种具体化技术。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示很多人喜欢她,最有可能是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隋的忠诚(“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此外,该求助者的症状还包括:幻听(“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关系妄想(“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被害妄想(“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注意:选项C的嫉妒妄想是指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提问方式的掌握情况。凯利曾经把临床交谈中不适当的提问方式做过如下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要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2)多重选择性问题。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3)多重问题。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问可能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常常使会谈陷入僵局。(5)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这种问题会使求助者产生很强的威胁感,会引起求助者的防卫。这对推动交谈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在进行初诊接待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提问如:“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而在咨询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以促进求助者充分地表达自我,也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封闭式提问的方式方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在本题中,咨询师对求助者一连提出多个连珠炮性质的多重问题(“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可能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概念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使用摄入性会谈收集各类临床资料,其中,求助者反映的入学时的情境(“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很可能是客观事实,但求助者偏执地认定男同学们的热心助人行为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关系妄想的内容多数对患者不利,常发生于被害妄想之前或与之同时发生。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在听到一个男生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后,求助者固执地认定这位男生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特殊意义妄想(是指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而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反映听到别人在楼下喊自己(“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最可能是幻听。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是指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而假性幻觉则是指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因此求助者的情况属于假性幻听。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反映外校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情况(“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属于典型的被害妄想(是指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选项A的思维被播散和选项C的思维被洞悉,又称内心被揭露感,是指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内心想法的。而选项B的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多种认知障碍:钟情妄想(“入学后,我就发

  • 第18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长相一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某重点大学,在入学后的心理测查中,心理辅导老师发现其结果不太正常,遂对其深入了解。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入校时参加了心理测验,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问题呢?求助者: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就是我的同学嫉妒我。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嫉妒你什么呢?求助者:我是从农村来的,但我在班里学习好,长得漂亮,有很多人喜欢我,同学们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求助者:入学后,我就发现很多男同学特别喜欢我,有的还明确向我表达。我不想为此耽误学习,可别人喜欢我,我也没有办法。有的女生吃醋、嫉妒我,就在背后议论我。心理咨询师: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求助者: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女同学看见了就嫉妒我。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的吗?求助者: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你是怎么回事啊?求助者:女生楼一般不让男同学上来,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想谈恋爱,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心理咨询师:你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你,还是听见什么了?求助者:没听见,她们议论我不会让我听见的。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咱们再做几项心理测验吧。

    在食堂听见同学的话之后,求助者的反应最可能属于()。多选
    A:夸大事实
    B:钟情妄想
    C:关系妄想
    D:特殊意义妄想

    答案:B,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自知力概念的掌握情况。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发现求助者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后,询问求助者“你觉得自己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呢?”以核实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正常。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的掌握情况。常见的参与性技术有:倾听、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咨询师运用参与性技术,旨在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的自我探索。选项D的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而常见的影响性技术则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选项A的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自我开放技术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二者的一种特殊组合。选项B的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选项C的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而情感表达则是指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的探索和改变,促使咨询顺利进行。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听完求助者的叙述后,表示“哦!有人喜欢是好事啊”,表明咨询师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而“你能详细地说说别人怎么嫉妒你吗?”则属于开放式询问,同时也是一种具体化技术。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示很多人喜欢她,最有可能是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隋的忠诚(“一个外系的男生也喜欢我,而且非常勇敢,有一天在食堂,他居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就对我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弄得我都脸红了”)。此外,该求助者的症状还包括:幻听(“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关系妄想(“我不在时她们就在背后议论我,我一进门,她们马上就住嘴了”)、被害妄想(“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注意:选项C的嫉妒妄想是指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提问方式的掌握情况。凯利曾经把临床交谈中不适当的提问方式做过如下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要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2)多重选择性问题。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3)多重问题。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问可能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常常使会谈陷入僵局。(5)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这种问题会使求助者产生很强的威胁感,会引起求助者的防卫。这对推动交谈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在进行初诊接待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提问如:“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而在咨询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以促进求助者充分地表达自我,也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封闭式提问的方式方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在本题中,咨询师对求助者一连提出多个连珠炮性质的多重问题(“别人是怎么向你表达的?你怎么知道别的女生在背后议论你呢?”),可能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概念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使用摄入性会谈收集各类临床资料,其中,求助者反映的入学时的情境(“我入校时有好几个男生抢着帮我拿行李,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班里的男生也很照顾我”),很可能是客观事实,但求助者偏执地认定男同学们的热心助人行为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关系妄想的内容多数对患者不利,常发生于被害妄想之前或与之同时发生。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在听到一个男生说“咱俩是老乡,以后多联系啊”后,求助者固执地认定这位男生喜欢自己,属于典型的钟情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的严词拒绝,也会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特殊意义妄想(是指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选项C的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表现为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他等。而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该求助者反映听到别人在楼下喊自己(“可那些喜欢我的人就在外面喊我下去,我就朝楼下喊‘别喊了,别喊了’,宿舍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想谈恋爱,就用很异样的眼光看我”)最可能是幻听。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是指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而假性幻觉则是指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因此求助者的情况属于假性幻听。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反映外校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情况(“可她们在背后乱说,弄得外校的人都知道了,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看我,特烦人!”),属于典型的被害妄想(是指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选项A的思维被播散和选项C的思维被洞悉,又称内心被揭露感,是指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内心想法的。而选项B的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各类认知障碍概念的掌握情况。幻觉是一种知觉障碍,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妄想则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多种认知障碍:钟情妄想(“入学后,我就发

  • 第19题:

    案例:在某高中,某同学向李老师请教:“老师,我参加下个月的学校运动会,报了100 m跑和跳远,我在练习的时候,前70 m还好,跑到后30 m就感觉跑不动了,这是什么原因?”李老师听后很高兴,就给他讲解。

    提出两个能提升“后30 m跑步能力”的训练方法。


    答案:
    解析:
    变换节奏跑、负重跑、单脚跳、负重高抬腿和高抬腿、400 m冲刺跑、仰卧腿上举、仰卧起腿、坐式缩腿等训练均可提升“后30 m跑步能力”。

  • 第20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因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而痛苦。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求助者:我现在头痛、失眠、心慌,担心没有家庭背景,找不到好工作。
    心理咨询师:能先告诉我你对毕业找工作的具体想法吗?
    求助者:没想到找工作这样难啊,两个月前,我表姐因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自杀了,引起轰动。我父母一再叮嘱我抓紧时间找工作。
    心理咨询师:你的学习成绩怎样呢?
    求助者:一直挺好的,总是名列前茅,现在表姐因工作问题自杀了,我很害怕,成绩变差了,成绩差我就更担心找不到好工作了。找不到工作我也对不起父母啊,您说我该怎么办呀?
    心理咨询师:放心吧,我会帮你解决问题,保证你能找到一个好工作。
    求助者:那太好了,我就指望您了。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就是帮助大家排忧解难,我不仅会帮你解决问题,还会为你绝对保密,别人不会知道的。以后别忘记多联系.
    以下是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的看法是,没有家庭背景没有好成绩,就找不到好工作。你的父母和你都很着急。表姐的自杀也把你吓着了。是这样吗?
    求助者:没错,就是。我该怎么办呀?
    心理咨询师:别着急,我先针对你的问题制定咨询目标。咨询目标分近期和远期的。对于你,近期目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远期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好工作,就这样吧。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觉得合理情绪疗法最适合你。下面咱们就开始吧。

    该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主要包括( )。多选

    A. 没有好成绩就没有好工作
    B. 没有好工作就会自杀
    C. 没有好工作就对不起父母
    D. 没有好工作就没前途

    答案:A,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合理情绪疗法
    AC都是案例中出现的。BD没有出现过。

  • 第21题:

    小丁来到心理咨询室,对咨询老师道出了他的苦恼:“我很想找个女朋友,但一直都没有成功”“你分析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我长得不够帅,也不知道现在的女孩子是怎么想的,她们就喜欢找一个潇洒的、有钱的男朋友,其实那些男人都不可靠,就是游戏爱情。我找女朋友并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学习,为了事业。”“为了学习”“在高中,每次我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后,老师和家长都关注我,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上大学后,我在学习上一直提不起精神,没有人关注我,我希望找一个女朋友时刻分享我学习中的点滴进步,这样,我又能找到高中的那种感觉。”小丁的学习动机是()。

    • A、直接性动机
    • B、间接性动机
    • C、外部动机
    • D、内部动机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问答题
    我非常感xiè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过分概括化()
    A

    所有的人都必须喜欢我

    B

    我是一个没有优点的人

    C

    任何人都不需要我,我是多余的人

    D

    世界上没有比我更不幸的人了

    E

    所有与我有关的错误,都是我的问题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