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前壁心肌梗塞
室间隔缺损
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
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
房间隔缺损
第1题:
患者35岁,偶有胸前闷痛,频发晕厥,胸骨左下缘有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V1,V2为QS波型,诊断为:( )
A.冠心病前壁心肌梗塞
B.室间隔缺损
C.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
D.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
E.房间隔缺损
第2题:
第3题:
患者男性,35岁,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体检:血压100/65mmHg,心界不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4/6级收缩期杂音,下蹲后杂音减弱。心电图显示V1~V3导联有病理性Q波。 对该病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第4题:
对诊断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第5题:
患者35岁,偶有胸前闷痛,频发晕厥,胸骨左下缘有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V1,V2为QS波型,诊断为:()
第6题:
心尖区晚期收缩期杂音
心尖区及随体位改变的胸骨左缘舒张期杂音
胸骨左缘下端收缩期杂音
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
胸骨左缘第3、4肋间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第7题:
患者男性,36岁,劳累后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闷痛4年,曾有站立时晕厥史,体检:胸骨左下缘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应考虑诊断为
A.陈旧型心肌梗死
B.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
C.扩张型心肌病
D.先心室间隔缺损
E.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
第8题:
男性,36岁。劳累后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闷痛4年,曾有站立时晕厥史,体检:胸骨左下缘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应考虑诊断为()
第9题:
一患者频发胸痛并发作晕厥,双侧上肢血压为11.4/9.8kPa(86/74mmHg)。上例心脏听诊最主要的发现为()
第10题:
男性,36岁,阵发性心前区闷痛1年,曾有活动后晕厥史来诊。体检:胸骨左缘下段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电图Ⅱ、Ⅲ、aVF同导联Q波>1/4R波,时间<0.04秒,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第11题:
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
用力后心前区闷痛
立位性头晕
胸骨左下缘可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杂音
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比值<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