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一般病人在一次普通的核医学显像过程中全身接受的平均辐()。”相关问题
  • 第1题:

    核医学显像类型的分类,下列错误的是 ( )

    A、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B、局部显像和断层显像

    C、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D、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E、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


    参考答案:B

  • 第2题:

    一次普通核医学显像相多于世界上多数地区一年人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约为:()。


    正确答案:3.6mSv

  • 第3题:

    核医学的显像方式?


    正确答案: 核医学的显像方式根据时间、方式、部位、显像剂对病变组织的亲和力与所用核素射线的种类,将核医学显像方式作以下几种分类。
    (一)根据影像采集的状态分类
    1.静态显像显像剂注射入人体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显像剂在体内脏器组织达到平衡,各组织脏器反射性活度相对均匀状态时进行的显像称为静态显像。用来观察脏器与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与放射性分布。
    2.动态显像连续采集放射性显像剂在随血流运行,被脏器、组织不断摄取与排泄的过程,形成脏器或组织内部时间—放射性分布变化的序列图像。以一定的速度连续采集脏器内这种变化,得到多帧图像并以电影的方式显示,这种采集的方式称为动态显像。
    (二)根据影像获取部位分类
    1.局部显像显像的范围局限于单个脏器或某个范围的显像方式。
    2.全身显像显像装置沿体表从头到脚匀速移动,采集全身各部位放射性并得到一幅全身图像的过程。多用来进行全身肿瘤显像。
    (三)根据获取图像的层面分类
    1.平面显像将显像设备的探头置于体表的某一特定位置,采集脏器在一个方位上从前到后放射性叠加而成的图像。对于小的病灶或位置较深的病灶,该方法难以发现。
    2.断层显像将探头以每帧固定的间隔围绕体表旋转180°或360°自动旋转,采集多个剖面的信息,再由计算机处理系统将所获得信息重建为各种断面图像,一般包括横断、矢状、冠状面图像。
    (四)根据显像剂与病灶的亲和力分类
    1.阳性显像又称为热区显像。指病灶部位放射性摄取的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从图像来看病灶为放射性浓聚状态。
    2.阴性显像正常脏器可以摄取注射的显像剂,图像能清晰显示脏器的位置、形态、大小,而脏器内部的病灶则由于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而放射性摄取不高,表现为放射性冷区,又称为冷区显像。
    (五)根据显像剂注射后获得图像的时间分
    1.早期显像一般认为显像剂注射后2小时以内进行的显像,称为早期显像。早期显像可以反应脏器或病灶的功能状况。
    2.延迟显像显像剂注射后2小时以后进行的显像称为延迟显像。主要目的是通过延迟显像减低血液本底的影响,使图像改善。对于正电子显像,是鉴别肿瘤与炎症的一种方法,对于肿瘤细胞而言,延迟显像时显像剂在组织内的含量不变或增加,而炎性病变放射性摄取降低。
    (六)根据显像的放射性核素射线种类,可以分为:
    1.单光子显像指采用发射单光子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用探测单光子的显像仪器如γ相机与SPECT进行的显像。
    2.正电子显像指采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用探测正电子的仪器如PET、符合线路SPECT进行的显像。

  • 第4题:

    对于分子核医学的阐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随着受体显像、代谢显像、放射免疫显像、反义核苷酸与基因显像等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前沿的分子核医学
    • B、分子核医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受体显像、代谢显像、多肽类放射性药物显像、重组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像以及基因显像等
    • C、分子核医学主要是反映脏器或组织生理与生化水平变化的影像,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分子水平的功能信息
    • D、分子核医学主要反映脏器组织解剖结构
    • E、分子核医学是核医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单选题
    核医学显像类型的分类,下列错误的是()。
    A

    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B

    局部显像和断层显像

    C

    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D

    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E

    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填空题
    一次普通核医学显像相多于世界上多数地区一年人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约为:()。

    正确答案: 3.6mSv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核医学的显像方式?

    正确答案: 核医学的显像方式根据时间、方式、部位、显像剂对病变组织的亲和力与所用核素射线的种类,将核医学显像方式作以下几种分类。
    (一)根据影像采集的状态分类
    1.静态显像显像剂注射入人体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显像剂在体内脏器组织达到平衡,各组织脏器反射性活度相对均匀状态时进行的显像称为静态显像。用来观察脏器与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与放射性分布。
    2.动态显像连续采集放射性显像剂在随血流运行,被脏器、组织不断摄取与排泄的过程,形成脏器或组织内部时间—放射性分布变化的序列图像。以一定的速度连续采集脏器内这种变化,得到多帧图像并以电影的方式显示,这种采集的方式称为动态显像。
    (二)根据影像获取部位分类
    1.局部显像显像的范围局限于单个脏器或某个范围的显像方式。
    2.全身显像显像装置沿体表从头到脚匀速移动,采集全身各部位放射性并得到一幅全身图像的过程。多用来进行全身肿瘤显像。
    (三)根据获取图像的层面分类
    1.平面显像将显像设备的探头置于体表的某一特定位置,采集脏器在一个方位上从前到后放射性叠加而成的图像。对于小的病灶或位置较深的病灶,该方法难以发现。
    2.断层显像将探头以每帧固定的间隔围绕体表旋转180°或360°自动旋转,采集多个剖面的信息,再由计算机处理系统将所获得信息重建为各种断面图像,一般包括横断、矢状、冠状面图像。
    (四)根据显像剂与病灶的亲和力分类
    1.阳性显像又称为热区显像。指病灶部位放射性摄取的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从图像来看病灶为放射性浓聚状态。
    2.阴性显像正常脏器可以摄取注射的显像剂,图像能清晰显示脏器的位置、形态、大小,而脏器内部的病灶则由于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而放射性摄取不高,表现为放射性冷区,又称为冷区显像。
    (五)根据显像剂注射后获得图像的时间分
    1.早期显像一般认为显像剂注射后2小时以内进行的显像,称为早期显像。早期显像可以反应脏器或病灶的功能状况。
    2.延迟显像显像剂注射后2小时以后进行的显像称为延迟显像。主要目的是通过延迟显像减低血液本底的影响,使图像改善。对于正电子显像,是鉴别肿瘤与炎症的一种方法,对于肿瘤细胞而言,延迟显像时显像剂在组织内的含量不变或增加,而炎性病变放射性摄取降低。
    (六)根据显像的放射性核素射线种类,可以分为:
    1.单光子显像指采用发射单光子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用探测单光子的显像仪器如γ相机与SPECT进行的显像。
    2.正电子显像指采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用探测正电子的仪器如PET、符合线路SPECT进行的显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临床怀疑骨髓炎时,应选择的核医学检查是()。
    A

    肾动态显像

    B

    三相骨显像

    C

    脑血流灌注显像

    D

    心肌灌注显像

    E

    131I全身显像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一个普通的成年人在一般条件下平均每天要排出2.5升水。()


    参考答案:正确

  • 第10题:

    临床怀疑骨髓炎时,应选择的核医学检查是()。

    • A、肾动态显像
    • B、三相骨显像
    • C、脑血流灌注显像
    • D、心肌灌注显像
    • E、131I全身显像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描述肺栓塞时,首选的核医学显像方法及其显像表现。


    正确答案:首选肺通气与肺灌注显像。在肺动脉阻塞引起肺循环障碍时,肺灌注显像时出现相应肺动脉灌注区的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而此时因为呼吸道是通畅的,故肺通气显像时放射性分布正常,这种情况称为肺通气/灌注不匹配,这是诊断肺栓塞的最主要依据。

  • 第12题:

    多选题
    若患者拒绝穿刺细胞学检查而接受核医学亲肿瘤显像,可应用的显像剂包括(  )。
    A

    99mTc-HMPAD

    B

    99mTc-PHY

    C

    99mTc-MIBI

    D

    99mTc-DTPA

    E

    201TlCl

    F

    99mTc-DMSA


    正确答案: F,C
    解析:
    99mTc-MIBI及201TlCl为非特异性肿瘤阳性显像剂,可用于甲状腺结节(尤其是单发“冷”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故本题选项C、E正确。

  • 第13题:

    单选题
    一般病人在一次普通的核医学显像过程中全身接受的平均辐
    A

    10mSv

    B

    20mSv

    C

    3.6mSv

    D

    1mSv

    E

    50mSv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单选题
    通过从头到足或从足到头扫描的一次检查获得全身骨图像的检查,是最常用的显像方式,通常称为()。
    A

    局部骨显像

    B

    断层骨显像

    C

    平面骨显像

    D

    全身骨显像

    E

    骨代谢显像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全身骨显像即通过从头到足或从足到头扫描的一次检查获得全身骨图像,是最常用的显像方式,在给予显像剂后3~4小时完成,常用于评价转移性肿瘤和代谢性骨病,也用于不明原因的骨痛和原发性骨肿瘤评价。

  • 第15题:

    单选题
    探查和诊断骨、关节炎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时可选用的核医学显像检查是()。
    A

    CT

    B

    MRI

    C

    全身骨显像

    D

    心电图

    E

    肾动态显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