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简述大肠菌群作为卫生指标的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食品检测中作为有可能被粪便污染的卫生指标是()

    • A、细菌总数
    • B、大肠菌群
    • C、枯草杆菌
    • D、酵母菌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下列指标作为粪便指示菌检出的卫生学意义从大到小依次为()。

    • A、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
    • B、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 C、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 D、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可作为水受人或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的意义最大,其次是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何谓大肠菌群?简述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方法。


    正确答案: 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7℃、24小时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需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杆状细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和一些中间类型的杆菌。检测大肠菌群的方法有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两种:多管发酵法又称水的标准分析方法,大多数卫生单位与水厂均普遍采用此法。多管发酵法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的操作过程为:(l)培养基的制备,(2)食品检样稀释,(3)乳糖初发酵试验,(4)平板分离培养,(5)证实试验,(6)报告MPN(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滤膜法是一种快速的测定方法,其结果重复性较好,又能测定较大体积的水样,目前巳有很多供水公司采用此法。其检测程序为:滤膜洗涤灭菌→滤膜过滤器安装→加水样抽滤→移滤膜贴于培养基上→培养与计数。

  • 第5题:

    从卫生学意义看,水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哪个意义更大?为什么?


    正确答案: 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大肠菌群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5℃,在37℃培养基仍能生长,但44.5℃不再生长;而直接来自粪便的粪大肠菌群在44.5℃仍可继续生长,故粪大肠菌群的检测能更客观的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情况。

  • 第6题:

    问答题
    何谓大肠菌群?简述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方法。

    正确答案: 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7℃、24小时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需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杆状细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和一些中间类型的杆菌。检测大肠菌群的方法有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两种:多管发酵法又称水的标准分析方法,大多数卫生单位与水厂均普遍采用此法。多管发酵法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的操作过程为:(l)培养基的制备,(2)食品检样稀释,(3)乳糖初发酵试验,(4)平板分离培养,(5)证实试验,(6)报告MPN(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滤膜法是一种快速的测定方法,其结果重复性较好,又能测定较大体积的水样,目前巳有很多供水公司采用此法。其检测程序为:滤膜洗涤灭菌→滤膜过滤器安装→加水样抽滤→移滤膜贴于培养基上→培养与计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什么是大肠菌群?检测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指一群能在37℃,24h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G-的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无芽孢杆菌。
    意义:
    1.它可以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指标菌。
    2.它可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标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检测大肠菌群的标准方法。

    正确答案: 多管发酵法:总大肠菌群:初发酵实验——平板分离——复发酵试验——报告。
    粪大肠菌群:初发酵实验——复发酵试验——报告。
    膜滤法:总大肠菌群:滤膜和滤器的灭菌和安装——过滤水样——培养——计数典型或非典型大肠菌群细菌菌落——再培养——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大肠菌群的定义是?

    正确答案: 大肠菌群是一群在37℃培养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请简述大肠菌群检测中,大肠菌群阳性/阴性和革兰氏阳性/阴性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在大肠菌群的检测中,大肠菌群阳性代表有大肠菌群存在,其革兰氏染色应当为红色杆状细菌,即为革兰氏阴性。大肠菌群阴性代表未检测到大肠菌群,即可能未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如有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可能为紫色,是为革兰氏阳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大肠菌群在VRBA平板上的典型特征

    正确答案: 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胆盐沉淀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吸管的卫生指标中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食品卫生指标中大肠菌群(大肠菌值)是指哪种当量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近似数来表示。简称为大肠菌群MPN。()

    • A、100g
    • B、每g
    • C、100ml
    • D、每ml

    正确答案:A,C

  • 第14题:

    吸管的卫生指标中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简述大肠菌群的意义。


    正确答案: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作常规检测的卫生指示菌,而耐热大肠菌群的菌绝大多数均为埃希菌属的成员,更能表示样品被粪便污染的情况。

  • 第16题:

    什么是大肠菌群?检测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指一群能在37℃,24h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G-的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无芽孢杆菌。
    意义:
    1.它可以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指标菌。
    2.它可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标菌。

  • 第17题:

    单选题
    在液态乳的卫生指标的规定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cfu/mL。
    A

    80

    B

    90

    C

    100

    D

    11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正确答案: 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一是作为食品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表示食品曾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二是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正确答案: 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1)作为肉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即清洁状态的指标,反映肉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肉品的菌落总数越大,表面被细菌污染的程度越严重,其卫生质量越差。
    2)预测肉品的耐存放程度,估计贮存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细菌的繁殖动态。菌落总数越大,表明该食品越不耐存放;食品在贮存过程中菌落总数增大,则表明污染食品的细菌已开始繁殖生长,应尽早利用,否则食品将有腐败变质的可能。
    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1)以大肠菌群作为肉品被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2)以大肠菌群作为肉品被肠道致病菌污染几率大小的指标。大肠菌群数的高低,不仅表明肉品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可以反映肉品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选择大肠菌群做为水卫生指标原因?并简述大肠杆菌的发酵法检验过程。

    正确答案: 原因:
    (1)大肠菌群仅存在于粪便等污染源中,且数量较多;
    (2)大肠菌群与病原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相似;
    (3)大肠菌群在洁净水中不存在、与病原微生物在外界的存活能力相似;
    (4)大肠菌群在宿主外不繁殖;
    (5)大肠菌群容易检测。
    大肠杆菌检验方法最常见的是发酵法,分为3步:
    (1)初发酵实验
    (2)平板分离
    (3)复发酵实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细菌总数的卫生学意义:
    (1)一方面作为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在这方面我国和许多国家的食品卫生标准中已经规定了“食品细菌总数”指标。
    (2)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预测食品耐放的程度或期限。所以细菌数量愈多愈能加速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24小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群的卫生字意义有两个:
    (1)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是粪便污染食品的指示菌,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表示食品曾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
    (2)大肠菌群是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肠道致病菌,如志贺氏菌属和沙门氏菌属等是食品安全性的主要威胁。而大肠杆菌的来源与肠道致病菌来源相同,在一般条件下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在外环境中生存的时间也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致病数量较少,而不易检查,而大肠杆菌在粪便中的数量较大易检出。所以大肠菌群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指标作为粪便指示菌检出的卫生学意义从大到小依次为()。
    A

    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

    B

    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C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D

    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的表示方法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大肠菌群是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胞,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菌群的表示方法为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即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采用相当于100g或100ml食品的最近似数来表示。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大肠菌群可作为食品受到粪便污染的标志和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