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人员在富氧区长时间滞留如何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炉焦负荷为4.20,综合品位为57.25%,生铁含铁量为95%,富氧率3%以上煤焦置换比按0.85,富氧率1.5%至3%煤焦置换比按0.80,富氧率1.5%以内煤焦置换比按0.75,氧气兑入口在冷风管道孔板前,现富氧量为5500m3/h,风量为2300m3/min,接通知富氧量从5500m3/h下调为2500m3/h,按要求煤比从145kg/tFe降至135kg/tFe,其余条件不变则焦负荷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因氧气兑入口在冷风管道孔板前,原富氧率为5500/60×(99%-21%)/2300=3.1%,现富氧率为2500/60×(99%-21%)/2300=1.4%
    富氧量下调后时煤量变化导致的置换焦炭差为145×0.85-135×0.75=22kg/tFe
    根据K=1000×[Fe] / Fe综品×1/H
    则△K=1000×[Fe] / Fe综品×(1/H2-1/ H1)
    求出调整的焦负荷为3.98

  • 第2题:

    如果发生旅游者在境外滞留不归,领队和旅行社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旅游者在境外滞留不归的,旅行社委派的领队人员应当及时向旅行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相关驻外机构报告。旅行社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并协助提供非法滞留者的信息。

  • 第3题:

    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同时并存时如何给氧?为什么?


    正确答案: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同时并存时,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因为慢性缺氧患者,由于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依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并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使呼吸运动增强,若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因而导致呼吸抑制,使二氧化碳潴留更为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

  • 第4题:

    某高炉使用的风量(鼓风湿分为1%)和氧量(氧气中纯氧含量为99.5%)分别为4200和6000,求富氧鼓风后的氧含量和富氧率?(说明:富氧量在冷风管道孔板后面)


    正确答案: 富氧鼓风中氧气用量所占的比率为:β=6000÷60/(6000÷60+4200)=0.023m3/m3
    富氧鼓风中氧含量为:(OB)=((0.21+0.29×0.01)×(1-0.023)+0.023×0.995)×100=23.09%
    富氧率(%0为:(OB)=(0.995-0.21-0.29×0.01)×0.023×100=1.8%(此结果考虑了鼓风湿分中的氧量),如不考虑了鼓风湿分中的氧量,则计算结果为:
    富氧率(%0为:{[4200×(0.21+0.29×0.01)+6000÷60×0.995]/(4200+6000÷60)-0.21}×100=2.1%
    以上两个结果均对。

  • 第5题:

    根据高炉冶炼条件选择一个合适的富氧量,在正常情况下最大富氧量不大于1500m3/h,()

    • A、 小于0.2MPa时,禁止富氧
    • B、 大于0.2MPa时,禁止富
    • C、 对压力没要求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气压机停车,压缩富气中断,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关闭气压机出口去吸收系统的阀门.
    2.减少或停止干气出装置,吸收系统保持住压力.
    3.降低液态烃出装置量,保持V-302液面不低于1/3时,停止液态烃出装置.
    4.降低解吸塔底温度,防止塔底温度超高,过量汽化.
    5.根据稳定塔操作情况,适当降低塔底温度.
    6.保持系统压力和各塔,容器液面.
    7.若短时间不能恢复,粗汽油直接去稳定进行单塔稳定或出装置去不合格罐.
    8.维持三塔循环,400#溶剂循环.

  • 第7题:

    富溶剂泵故障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若富溶剂泵出现故障,吸收塔富溶剂出停止,吸收塔塔釜液位上升,短时间内不会引起严重后果,若较长时间没有恢复,可能会造成吸收塔富液集聚而发生淹塔,同时再生塔也可能发生由于无富液进料而发生冲塔。因此操作人员应迅速启动备用机,建立富溶剂出塔流程,联系钳工修理富溶剂泵。

  • 第8题:

    氧气虽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但当人长时间在高浓度氧环境中吸入纯氧时,会引起“氧酸性中毒”,得富氧病。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问答题
    富氧程度对不同发热量燃料的燃烧影响如何?为什么?

    正确答案: 燃料在氧气或富氧空气中燃烧时,理论燃烧温度比在空气中燃烧时要高。这是因为当燃料在氧气或富氧空气中燃烧时,燃烧产物生成量有了变化,燃烧产物的生成量随着空气的富氧程度增加而减小,从而使得燃料的理论发热温度增加。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不但和燃料的发热量有关,还与燃料在富氧情况下的燃烧产物生成量有关,发热量比较高的燃料的理论燃烧产物生成量较大,因此受空气的富氧程度的影响较大,而发热量较小的燃料则影响较小。富氧空气中的氧浓度在30%以下时,效果明显,如氧浓度继续增加,效果减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人员在富氧区长时间滞留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在通风良好处吹除一段时间,这期间不能有明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气体中,在大气中滞留时间最长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笔石相反映出其沉积环境为()。
    A

    开阔浅海

    B

    台地环境

    C

    滞留还原

    D

    富氧环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富氧喷煤高炉如何运用上下部调节手段控制合理煤气流分布?


    正确答案: (1)高炉富氧鼓风后,由于氮量减少,氧浓度增加,单位生铁煤气体积减少,如风口面积不变鼓风动能变小,则会造成边缘气流发展,中心堆积。因此应采取适当缩小风口面积的措施。
    (2)富氧喷煤后,由于喷煤量不断增加,代替的焦炭也越来越多,造成料柱透气性变坏,尤其要注意中心气流的开放,有中心加焦条件的高炉应采取中心加焦,进一步以低富氧达到高喷煤比。
    (3)富氧喷煤后,应保持料柱中的焦层厚度(软熔带中焦窗)不变而调整矿石量,操作中尽量采用大料批,正分装以减少矿焦界面效应。
    (4)高炉喷煤后,由于煤粉挥发分远高于焦炭,这些易燃物质在风口前迅速分解,生成煤气体积增加,喷煤越多、烟煤比例越多,煤气体积越大,则会造成边缘加重,中心过分发展。因此,高富氧大喷煤后,除应用中心加焦等打开中心外,还应注意保持适当的边缘气流。

  • 第14题:

    下列气体中,在大气中滞留时间最长的是()。

    • A、氮
    • B、氧
    • C、氪
    • D、氩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富氧予热炉炉管漏如何判断及处理?


    正确答案: (1)轻微漏的判断及处理
    炉膛是正压,火焰有向炉体周围扩散的轻微现象(也可以用一纸条在观察火孔处伸试,观察轻微的正压及负压)除此之外,对流段、辐射段出口有小的变化或下降。遇到上述情况,在维持继续生产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开大烟道蝶阀及燃烧气量。
    (2)严重漏的判断及处理
    a.炉膛严重呈显正压,烟道出口及观察火孔处有大量的H2O↑(水蒸汽)或空气冒出。人走至观察孔前感到很热。
    b.火咀被熄灭,对流段和辐射段出口脱硫氧软水及富氧空气温度明显是下降,遇到上述情况应立即按紧急停车处理。打开炉膛吹扫蒸汽阀(先排水)进行炉膛降温及置换,当分析炉膛可燃气CO+H2<0.5%时,切除吹扫蒸汽,自然降到常温后交给设备检修。

  • 第16题:

    富氧送风时在冷风管道上安装环形送氧管,在富氧管道上安装()和(),流量调节阀及流量与压力仪表。


    正确答案:截止阀;逆止阀

  • 第17题:

    禁止使用()的送风制度。

    • A、低风量、高富氧
    • B、低风量、低富氧
    • C、高风量、高富氧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上游装置富液突然中断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上游装置富液突然中断,首先应该将开工循环线打开,贫液出装置阀关闭,富液进装置阀门关闭(防止贫液经过富液线倒串到上游装置),当进硫磺酸性气量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关闭去硫磺酸性气阀门,当再生塔压力过低后适当补氮气充压,维持压力。硫磺装置做好随酸性气量减少做适当的调整操作。

  • 第19题:

    油气生成过程实质是有机质在一定物理、生物化学条件下,完成()的过程。

    • A、去氧加氢富碳
    • B、加氧去氢
    • C、富碳加氧
    • D、富氧加氢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人员在富氧区长时间滞留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在通风良好处吹除一段时间,这期间不能有明火。

  • 第21题:

    判断题
    氧气虽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但当人长时间在高浓度氧环境中吸入纯氧时,会引起“氧酸性中毒”,得富氧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油气生成的过程,实质上是有机质在一定物理、生物化学条件下,完成()的过程。
    A

    去氧加氢富碳

    B

    加氧去氢

    C

    富碳加氧

    D

    富氧加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因人离不开氧,所以周围空气中氧的含量越多越好。在排放液氧时,操作人员可在富氧环境久留,多吸一些氧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如果发生旅游者在境外滞留不归,领队和旅行社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旅游者在境外滞留不归的,旅行社委派的领队人员应当及时向旅行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相关驻外机构报告。旅行社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并协助提供非法滞留者的信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