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中“诛”和“养”都是被动用法。()
第2题:
“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中“文学”的意思是“文学作品”。()
第3题:
荀子批判儒墨:“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第4题:
翻译: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第5题:
解释下列各加“ ”的词的意义。 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第6题:
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下列句子中存在意念上的被动用法的有()
A、夫离法者罪
B、诸先王以文学取
C、犯禁者诛
D、群侠以私剑养
第14题:
对“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说法正确的是()
A、离通罹
B、取指被举用
C、文学指古代文学名著
D、罪当理解为意念上的被动
第15题:
有人主张以白话文翻译经典,而有人主张以文言文翻译,该如何看待?
第16题: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法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者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文学非所用,用之则乱法。这段话包含了法家怎样的文学理论内涵,法家的这一思想有何矛盾?
第17题:
解释下列各加“ ”的词的意义。 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第18题:
对
错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