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连横”、“合纵”外交战略思想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单选题
    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特色体现了(  )的传统文化。
    A

    师法自然

    B

    水山相融

    C

    天地和谐

    D

    天人合一


    正确答案: D
    解析: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 第2题:

    单选题
    北方类型园林的特点是(    )。
    A

    明媚秀丽

    B

    淡雅朴素

    C

    具有热带风光

    D

    建筑富丽堂皇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3题:

    多选题
    下列园林中属于“苏州四大名园”的是(  )。
    A

    拙政园

    B

    留园

    C

    网狮园

    D

    狮子林

    E

    沧浪亭


    正确答案: A,E
    解析:
    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 第4题:

    问答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请写出词中讲到的几个朝代的帝王陵墓形式及“秦皇”、“汉武”的陵墓所在地。

    正确答案:
    (1)秦陵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
    (2)汉陵在西汉陵中,文帝霸陵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墓室开在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其余10陵都在地面上夯筑高大的覆斗形坟丘。从景帝阳陵开始,帝后坟丘的四周均筑起夯土垣墙,每面中央各辟一门,门外立双阙。陵园内还设寝殿,陵园旁设庙,陵园外有大批陪葬墓;
    (3)唐陵园基本仿照长安城格局,分内外城呈中轴对称。外城由南向北依次为鹊台、乳台和神道;
    (4)宋帝陵坐北向南,由南向北为鹊台、乳台、神道列石;神道北即上宫。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汉武帝的陵墓在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多选题
    下列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在2016年取得的有(  )。
    A

    我国自主研制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超算冠军

    B

    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

    C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客机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

    D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落成启动

    E

    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正确答案: D,E
    解析:
    C项,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客机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E项,2017年5月3日,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 第6题:

    多选题
    我国的四大赏梅胜境是指(  )。
    A

    无锡梅园

    B

    南京梅花山

    C

    苏州香雪海

    D

    上海朱家角

    E

    武汉东湖梅园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项,无锡梅园以老藤、古梅、新桂、奇石来显示出它的高雅古朴风格;B项,南京梅花山因山上多红梅而得名,梅花山面积达1533亩,植梅3万多株,共有350多个品种;C项,苏州光福镇香雪海以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著称于世;E项,武汉东湖磨山梅园是我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占地800余亩,地栽梅花近万株,现有梅花品种309个,其中已进行国际登陆的品种有152个;D项,朱家角素有“上海威尼斯”、“沪郊好莱坞”之誉,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 第7题:

    单选题
    下面4组帝王陵墓中,其封土依次采用“以山为陵”、“宝城宝项”、“覆斗方上”形制的一组为(  )。
    A

    秦始皇陵、明长陵、唐乾陵

    B

    秦始皇陵、明定陵、明昭陵

    C

    清孝陵、明秦陵、秦始皇陵

    D

    唐乾陵、明定陵、秦始皇陵


    正确答案: C
    解析:
    封土形制是关于帝王墓穴上方推土成丘的形状和规模的制度。帝王陵墓封土形制子周朝以来,经历了秦汉时期的“覆斗方上”式、隋唐时期的“因山为陵”式和明清时期的“宝城宝顶”式的演化。覆斗方上:是在地宫上方用黄土堆成三阶逐级收缩的方形夯土台,形状很像倒扣的斗。因山为陵:是将墓穴修在山体中,以整座山体作为墓冢,气势宏大,雄伟壮观。宝城宝顶:是在地宫的上访,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围墙,内填黄土,夯实,顶部最成穹隆状。

  • 第8题:

    多选题
    宫殿前的“三王狮”是指狮子所蹲之石刻有(  )。
    A

    海龟

    B

    凤凰

    C

    牡丹

    D

    仙鹤

    E


    正确答案: B,C
    解析:
    “三王狮”,是指狮子所蹲之石刻有凤凰和牡丹。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而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凤凰是鸟中之王,牡丹是花中之王,故称“三王狮”。

  • 第9题:

    单选题
    满族人忌讳(  )。
    A

    打喜鹊和乌鸦

    B

    吃水牛肉

    C

    夜间吹口哨

    D

    吃自死动物的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满族人不打狗、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戴狗皮袖头的衣服,不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说狗的坏话;忌讳打喜鹊和乌鸦;以西炕为上,忌讳坐西炕,特别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忌在索罗杆(神杆)上拴牲口。

  • 第10题:

    判断题
    1985年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将实行“政企分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散经营,统一对外”的原则。    (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送桂州严大夫》这首五律诗的作者是唐朝的(  )。
    A

    柳宗元

    B

    韩愈

    C

    刘禹锡

    D

    张志和


    正确答案: B
    解析:
    《送桂州严大夫》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送别友人严谟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其诗为:“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祭祀建筑的有(  )。
    A

    天坛

    B

    地坛

    C

    社稷坛

    D

    太庙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项,天坛是封建帝王祭祀天的地方,因为君权“受命于天”,且要秉承“天意”治理国家,所以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祭天。祭天在南郊,时间在冬至日;B项,地坛为帝王祭祀地的地方,因为土地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圆,“口”中有“或”,这“或”即“域”。所以皇帝必须亲自或派人前往地坛祭地,祭地在北郊,时间在夏至日;C项,社稷坛为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地方,中国传统的治国思想是“以农为本”,因为“民以食为天”,因此要祭祀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D项,太庙是封建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

  • 第13题:

    多选题
    王锦的《昭君墓联》上下联是(  )。
    A

    昭君自有千秋在

    B

    青冢有情犹识路

    C

    平沙无处可招魂

    D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E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昭君墓联》全联内容为:“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其作者是王锦。此联以极简约的文字歌颂了昭君远嫁匈奴和亲的壮举,寄托了中华儿女千百年来民族和好的愿望。王昭君已远逝,魂魄已长留在那茫茫的大漠再也回不来了,只有眼前的青冢依然清晰可辨,寄托着人们无尽的缅怀之情。联语言简意赅,情深意浓,以情感人,振人心扉,发人深省。

  • 第14题:

    单选题
    旅游度假区(  )年前还是空白。
    A

    1990年

    B

    1991年

    C

    1992年

    D

    1993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真正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我国的大众化休闲旅游产品开始启动,特别是1995年“五一”双休日假期的启动以及199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度假旅游主题年”活动。

  • 第15题:

    单选题
    《再别康桥》是现代著名作家(  )的作品。
    A

    鲁迅

    B

    郁达夫

    C

    朱自清

    D

    徐志摩


    正确答案: C
    解析: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 第16题:

    单选题
    以张骞、郑和为代表的旅行属于(  )旅行。
    A

    公务

    B

    宗教

    C

    政务

    D

    士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公务旅行是指由于工作原因或工作途中非个人意愿支配的旅游活动。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都是接受上级命令,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而进行的,属于公务旅行。

  • 第17题:

    单选题
    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提到的“谢公屐”是指(  )。
    A

    谢灵运

    B

    谢宣城

    C

    谢玄晖

    D

    谢安


    正确答案: B
    解析: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攀岭,特制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因称这种特制的木屐为“谢公屐”。亦称“灵运屐”等,亦省称“谢屐”。

  • 第18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文学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有(  )。
    A

    李白的《蜀道难》、《早发白帝城》

    B

    杜甫的《三吏》、《新乐府》

    C

    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

    D

    苏轼的《赤壁怀古》、《六国论》


    正确答案: B,C
    解析:
    B项,《新乐府》是白居易的代表作;D项,《六国论》是苏洵的代表作。

  • 第19题:

    多选题
    最后瓦解唐的统治是由(  )领导的起义。
    A

    黄巢

    B

    王仙芝

    C

    陈胜

    D

    吴广


    正确答案: B,A
    解析:
    王仙芝起义,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至乾符五年(878年)在王仙芝领导下发动一场反抗唐朝黑暗残暴统治的农民起义,极大地打击了唐朝封建政府的腐朽统治,黄巢起义是其后续;黄巢起义,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反抗唐朝政府黑暗统治的农民起义,是唐末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各路节度使纷纷扩充实力,最终瓦解了唐朝的统治。而秦末由陈胜、吴广掀起的反抗秦暴政的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动摇了秦的统治。

  • 第20题:

    单选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是唐代诗仙李白途经(  )时留下的。
    A

    虎跳峡

    B

    三门峡

    C

    长江三峡

    D

    刘家峡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是李白途径长江三峡留下的。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故诗人有“啼不住”之感。

  • 第21题:

    多选题
    我国“四大菜系”是指(  )。
    A

    粤菜

    B

    川菜

    C

    鲁菜

    D

    湘菜

    E

    苏菜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我国四大菜系分别是鲁菜、苏菜、川菜、粤菜;八大菜系是鲁菜、苏菜、川菜、粤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十大菜系是鲁菜、苏菜、川菜、粤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北京菜、上海菜。

  • 第22题:

    单选题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是(  )建造。
    A

    东汉时期

    B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明朝时期

    D

    宋朝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宋徽宗所筑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 第23题:

    单选题
    在我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取消里坊制度,店肆居宅都可向街开门的朝代是(  )。
    A

    东汉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解析:
    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宋代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允许商人经商,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打破,使得开封和临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大都市。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正确答案: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第一次高潮是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时,称景教;第二次高潮是在13、14世纪元朝时期,当时流传的教派有两派,一派是景教,一派是天主教的圣方济各派,这是天主教首次传至中国;第三次高潮是在明清交替之际,基督教伴随着西方向东方的殖民地掠夺而传入中国,其中天主教为主角;第四次高潮是在19世纪,它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同步进行,借助于前几次高潮打下的基础,其规模之大超过任何一个时期,传入的教派也比前几次高潮时传入的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