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礼乐与法治并举
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第1题:
()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最重要的儒学大师,认为民为贵,君为轻,提倡法先王、行仁政,主张性善论,被后世尊称为()。
第2题:
道家学派中“贵己”,追求“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的是()。
第3题:
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
第4题:
贵仁
第5题:
《吕氏春秋?不二》提出了先秦诸子学术的基本倾向,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第6题:
俞调贵柔婉,贵细静、贵()。
第7题: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第8题:
血气调和为贵
血气疏通为贵
血气充盈为贵
气液宣通为贵
血气流通为贵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情欲论
人贵论
形神论
知行论
性习论
第11题:
民为贵
隆礼重法
性善论
仁与礼
第12题:
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第13题:
子曰:礼之勇,()。
第14题:
老子思想的特点是()
第15题: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贵仁”是其表层结构。
第16题: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第17题:
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第18题:
孔子认为中国人的价值观就在“贵”字上。
第19题: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十六中提出“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第20题:
第21题:
孔子
墨子
海瑞
张居正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