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
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第1题:
第2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慷慨。”他又说了哪位诗人的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
第3题:
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个通达的诗论观点出自()
第4题:
严羽《沧浪诗话》论诗的主要方法是()。
第5题:
教材指出: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提出了“()”说,这是他以()喻诗的核心内容。
第6题:
南宋严羽以禅喻诗,在《()》中,提出了妙悟说。
第7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诗歌的特点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以情论诗
以理论诗
以禅喻诗
以词喻诗
第13题:
严羽《沧浪诗话》说:“孟襄阳(孟浩然)学力下韩退之(韩愈)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请结合孟浩然、韩愈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你对严羽“妙悟”说的理解。
严羽在《沧浪诗话》里的这段话是认为孟浩然的学力远比不上韩愈,但诗歌的水平则又高出韩愈,这是严羽的观点和认识,不见得是公论。但严羽在这里是为了说明他的“以禅喻诗”的“妙悟”说。按照“妙悟”说的观点,诗应写得“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而孟浩然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善于将禅意融入诗心,使诗境与禅意合一,因而诗歌显得超脱空灵,意境悠远,余味无穷,盎然的诗意中又富于禅意,这在严羽看来是“一味妙悟”之作。而韩愈的诗很多是写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显得厚重质实,并且有些诗已开了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以学问入诗的滥觞,与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妙悟”说要求已大相径庭了。所以严羽认为孟浩然“其诗独出退之之上”。
略
第14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有别才,();诗有别趣,()。
第15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为诗,以()为诗,()为诗。
第16题: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
第17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有(),非关书也;诗有(),非关理也。”
第18题:
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第19题:
袁宏道《序小修诗》
李贽《童心说》
严羽《沧浪诗话》
谢榛《四溟诗话》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