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下列故事出自《伊索寓言》的有()
第4题:
下列寓言均出自《伊索寓言》的是()。
第5题:
下列属于《伊索寓言》的有()
第6题:
阅读两位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问题。教师A:《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节选)(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幻灯片展示与《红楼梦》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师:请大家听课文朗读录音。(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师:好,请同学们思考屏幕上的问题。(用幻灯片呈现8个问题,学生按照顺序依次思考、回答,教师再用幻灯片依次呈现答案)师:看来大家已经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我们再来具体品味一些美句。(用幻灯片呈现课文中的9个语句。学生思考、品味后,教师再用幻灯片逐句呈现赏析结论)教师B:《祝福》教学实录(节选)师:鲁迅的《祝福》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散文。它写出了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的社会现实。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大意。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电影,走进鲁迅的《祝福》。(播放电影《祝福》,大约15分钟)师:好,看完了。大家来说说你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感受是什么。生1:可怜。生2:可悲。生3:被压迫。师:嗯,还有5分钟就下课了。这节课我们围绕电影《祝福》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说得也很好。你们再想想,我们是否还读到过相同内容的作品呢?请大家在《祝福》的背景音乐下,回想,一会儿来交流。师:好,快下课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了《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大家对中外小说有了哪些认识?(学生回答,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自己对中外小说的见解)师:好,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到这里。今天的作业就是精选一篇自己喜欢的小说,给其中的某个人物写一封信。 问题:请指出两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方面各自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解析。
第7题:
蛇咬死了农夫
蛇非常感激农夫
农夫和蛇成了好朋友
农夫卖掉了蛇
第8题:
此教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基础知识,集中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采用了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教学,能集聚人气
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该教师的教法,会取得利于学生学习的“满堂问”“满堂答”的积极效果
本案例中“此人被列入什么?”这一设问是具有歧意的情境设定,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避免
第9题:
第10题:
问题设计低稚,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属于判断式发问,学生无需思考,依靠教师语气即可判定答案
教师设置的第二个问题,属于填空式发问,相比较而言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置出发点应是教学目标,这两个问题,都忽略了教学目标
第11题:
第12题:
《神谱》
《理想国》
《伊索寓言》
《埃涅阿斯纪》
第13题:
第14题:
阅读下面一段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师:(赞叹的,语气上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啊?生:(异口同声)好!师:(试探的)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文章的形式还是……生:(齐声)内容!师:(满意地)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深刻而又富有哲理的内容!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断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第15题:
《农夫和蛇》这个寓言中,农夫救了一条冻僵的蛇,结果()
第16题:
《乌龟和兔子》、《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等故事出自()
第17题:
阅读下面一段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师:(赞叹的,语气上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啊?生:(异口同声)好!师:(试探地)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文章的形式,还是…生:(齐声)内容!师:(满意地)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深刻而又富有哲理的内容!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第18题:
《龟兔赛跑》
《狼和小羊》
《农夫和蛇》
《绿野仙踪》
第19题:
《皇帝的新装》
《农夫和蛇》
《智子疑邻》
《乌鸦喝水》
第20题:
《鱼的跳舞》《乌龟和兔子》《狼和小羊》
《畏影恶迹》《狐狸上当》《农夫和蛇》
《知了和蚂蚁》《狐狸和葡萄》《天鹅、梭子鱼和虾》
《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乌龟和兔子》
第21题:
提问激发了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初步对话
提问用时过长,容易引发学生零碎地肢解文本、片面地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通过提问促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比较清晰的整体理解
提问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
第22题:
《农夫和蛇》
《龟兔赛跑》
《驮盐的驴》
《狼和小羊》
《工作与时日》
第23题:
《农夫和蛇》
《皇帝的新装》
《渔夫和他的妻子》
《园丁与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