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A 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B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C 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D 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题目
单选题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

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

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

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相关问题
  • 第1题:

    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下,宋钦宗召集百官商议割地给金国,庐陵籍官员()挺身而出,联合9人上书反对。

    • A、欧阳珣
    • B、邹元标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在封建社会,朝臣和士大夫内部的少数人为了个人进退而进行党同伐异的宗派组织被称作()

    • A、会党
    • B、政党
    • C、朋党
    • D、帮派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下面哪一项是充要条件的特点:()

    • A、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 B、有之未必不然,无之必然
    • C、有之必然,无之必然
    • D、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受到极大震动,具有代表性的言论应是()

    • A、“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 B、“中国四年大梦之觉醒,实自甲午一役也”
    • C、“经世致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 D、“通民情,参民政”、“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公车上书是()皇帝在位期间康有为发起的联名上书运动。


    正确答案:光绪

  • 第6题:

    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指的是()

    • A、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 B、辛亥革命的爆发
    • C、中华民国的成立
    • D、宣统皇帝正式下诏退位

    正确答案:C

  • 第7题: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 B、清朝统治被推翻
    • C、中华民国成立
    • D、《临时约法》的颁布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东林党是明后期以江南官僚士大夫为主体形成的政治集团,因在无锡()聚众讲学议政而名。其活动吸引不少朝臣遥相应和及失意士大夫趋附。


    正确答案:东林书院

  • 第9题: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 B、清朝统治被推翻
    • C、中华民国的成立
    • D、《临时约法》的颁布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判断题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是贯彻党的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面各句中,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A

    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B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C

    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D

    姜氏欲之,焉辟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

    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

    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

    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十香园纪念馆是晚清广东著名画家()和()的故居及作画之所。


    正确答案:居巢、居廉

  • 第14题:

    袁世凯本质上是反对晚清新政和晚清立宪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是贯彻党的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1895年,顺德人()协助康有为,联络18省应试举人联名上书,是史称“公车上书”。


    正确答案:梁启超

  • 第17题:

    李鸿章说,鸦片战争后,中国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是指()

    • A、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
    • C、鸦片贸易泛滥,国民深受毒害
    • D、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赤字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下列条约中,均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条款的有()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瑷珲条约》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中的逻辑思想十分丰富:“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大故是“充分条件”,小故是“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墨经》

  • 第20题:

    公车上书的时间是()年,当《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学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反对议和和请求变法。


    正确答案:1895

  • 第21题: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 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填空题
    东林党是明后期以江南官僚士大夫为主体形成的政治集团,因在无锡()聚众讲学议政而名。其活动吸引不少朝臣遥相应和及失意士大夫趋附。

    正确答案: 东林书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中的逻辑思想十分丰富:“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大故是“充分条件”,小故是“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 《墨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公车上书是()皇帝在位期间康有为发起的联名上书运动。

    正确答案: 光绪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