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用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脂肪,这一方法测定的脂肪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样品中可以用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含量的有()。

    A、乳粉

    B、豆类

    C、鱼类

    D、蛋品


    答案:A

  • 第2题:

    用酸水解法测定饮料中的脂肪含量,加入石油醚的作用是()


    正确答案:降低乙醇在醚中的溶解度,使乙醇溶解物残留在水层,使分层清晰

  • 第3题:

    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加入石油醚的目的是()

    • A、减少非脂成分进入醚层
    • B、增加脂肪进入醚层
    • C、降低乙醚极性,使醚水层分离清晰
    • D、有利于脱水
    • E、促进乙醚进入水层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酸水解法测定的脂肪量是游离及结合脂肪的总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面包、蛋糕中的脂肪含量用()方法测定。

    • A、索氏抽提
    • B、酸水解
    • C、罗紫.哥特里
    • D、臣布科克乳脂瓶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时,在酸水解后所加入的乙醇的作用为:()以及()。


    正确答案:醇解;使两相分离完全

  • 第7题:

    简述食品中脂肪酸测定的方法。


    正确答案:气相色谱发、碱性滴定法;乙酸铜比色法;硝酸银络合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食品中脂肪酸测定的方法。

    正确答案: 气相色谱发、碱性滴定法;乙酸铜比色法;硝酸银络合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时,在酸水解后所加入的乙醇的作用为:()以及()。

    正确答案: 醇解,使两相分离完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用索氏提取法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时, 应怎样进行操作?

    正确答案: (1)将提脂瓶(球瓶)置于105℃电热干燥箱中烘40-6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量。另精密称取测定水分后的干燥样品或于105℃干燥4h的均匀样品2-5g(可取测定水分后的样品),用滤纸包裹严密放入提脂管中。安装好提取器,在冷凝管上口放一漏斗,将乙醚或石油醚经过漏斗倒入提取器中,直至体积约为提脂瓶(球瓶)的2/3处为止。
    (2)置索氏提取器于75-80℃水浴中加热抽提。控制水域温度,使乙醚每20min循环一次,提取6-12h。提取完毕后,取出滤纸包,然后循环蒸馏一次,以便洗净提脂管。然后再继续蒸馏,等提脂管中乙醚即将回入提脂瓶时,立即停止蒸馏,倾出管中乙醚于乙醚回收瓶中。
    (3)取下提脂瓶,自然挥除残留乙醚,然后置100-150℃电热干燥箱烘40-60min,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量。
    (4)计算
    脂肪(%)=(m2-m1)/m×100
    m2—提脂瓶和脂肪的质量,g;
    m1—提脂瓶的质量,g;
    m—样品的质量(如是测定水分后的样品,按测定水分前的质量计),g。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用碱水解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脂肪含量时,应怎样进行操作?

    正确答案: (1)吸取10.0mL样品于抽脂瓶中,加入1.25mL氨水,充分混匀。
    (2)置60℃水浴中加热5min,再振摇2min,加入10mL乙醇,充分摇匀,于冷水中冷却。
    (3)加入25mL乙醚,振摇0.5min,加入25mL石油醚,再振摇0.5min,静置30min,待上层液澄清时,读取醚层体积。
    (4)放出醚层至一已恒量的烧瓶中,记录体积,蒸馏回收乙醚,置烧瓶于98-100℃干燥,1h后称量。再置98-100℃下干燥0.5h后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1mg。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用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脂肪,这一方法测定的脂肪为()
    A

    游离脂肪

    B

    结合脂肪

    C

    原脂肪

    D

    结合脂肪+游离脂肪

    E

    气化脂肪


    正确答案: E
    解析: 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包括结合脂肪和游离脂肪。

  • 第13题:

    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其方法特点是

    A、是经典的方法

    B、结果较准确,但费时

    C、适于各类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D、仅适于液体和半固体食品

    E、测定的是粗脂肪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试述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脂肪的原理


    正确答案: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作溶剂提取食品中的脂肪,蒸去溶剂后称量醚浸出物的质量,用醚浸出物的质量占样品质量的质量分数表示脂肪的含量。

  • 第15题:

    用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脂肪,这一方法测定的脂肪为()

    • A、游离脂肪
    • B、结合脂肪
    • C、原脂肪
    • D、结合脂肪+游离脂肪
    • E、气化脂肪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用酸水解法测定饮料中的脂肪含量,下列化学试剂不需要准备的是()。

    • A、盐酸
    • B、硝酸银
    • C、石油醚
    • D、乙醚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用酸水解法测定饮料中的脂肪含量,加入乙醇的作用是(),以防止乳化,并溶解其醇溶物质。


    正确答案:沉淀蛋白质

  • 第18题:

    以下测定脂肪的方法中,不适于牛乳脂肪测定的是()。

    • A、巴氏法
    • B、罗紫-哥特里法
    • C、盖勃法
    • D、酸水解法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炼乳、乳粉、奶油中的脂肪含量用()方法测定。


    正确答案:罗斯.哥特里氏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及特点和巴布科克氏法测定乳脂肪的原理

    正确答案: (1)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原理:将试样于盐酸溶液一同加热进行水解,使结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脂肪,回收溶剂,干燥后称量,提取物的重量即为脂肪含量。
    特点:酸水解法测定的是食品中的总脂肪,包括游离脂肪和结合脂肪,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不适于含糖高的食品。
    (2)巴布科克氏法测定乳脂肪的原理:利用浓硫酸溶解乳中的蛋白质和乳糖,将牛奶中的酪蛋白钙盐转变为可溶解性重硫酸酪蛋白,使脂肪球膜被破坏,脂肪游离出来,再通过加热离心,使脂肪能充分分离,直接读取脂肪层,即可得被测乳的含脂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用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待测样品应尽量磨细,以便脂肪抽提完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测定脂肪时常用的提取剂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测定一般食品(结合态脂肪少)的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

    正确答案: (1)测定脂类大多采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萃取法,常用的提取剂有:无水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混合溶剂等。
    ①乙醚提取特点:
    优点:溶解脂肪能力强,便宜,沸点低(34.6℃),应用最多。
    缺点:易燃,易爆,易饱和约2%的水分,含水后可抽提出糖分等非脂成分,所以使用时采用无水乙醚做提取剂,且样品必须预先烘干。只能提取游离脂肪
    ②石油醚提取特点:
    优点:比乙醚不易燃,比乙醚憎水,允许样品有少量水分
    缺点:溶解脂肪能力比乙醚弱,只能提取游离脂肪
    ③氯仿-甲醇特点:对于脂蛋白、磷脂的提取效率较高。
    (2)一般食品可用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
    乳及乳制品可用罗紫-哥特里法(碱性乙醚法)、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氏法
    测定含磷脂的结合态脂类的脂肪含量用氯仿-甲醇提取法(如鱼、贝类、肉、禽、蛋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面包、蛋糕中的脂肪含量用()方法测定。
    A

    索氏抽提

    B

    .酸水解

    C

    罗紫·哥特里

    D

    臣布科克乳脂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加入石油醚的目的是()
    A

    减少非脂成分进入醚层

    B

    增加脂肪进入醚层

    C

    降低乙醚极性,使醚水层分离清晰

    D

    有利于脱水

    E

    促进乙醚进入水层


    正确答案: E
    解析: 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加入石油醚可促进乙醇进入水层,降低乙醚极性,使醚水层分离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