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学生的认识过程,始终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作为主导因素的介人使教学过程形成了学生(主体)一课程与教材(客体)一教师(领导)的“三体结构”关系。
第5题: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第6题: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
第7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
认识的间接性
认识的交往性
认识的教育性
有领导的认识
第9题:
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教师应以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据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学生是一张可以随意涂抹的白纸,在教学中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第10题:
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认识过程
教师指导下学生主体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教师的教授过程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在历史认识活动中,历史认识主体、客体、中介三者统一的途径有哪些?
第16题: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
第17题:
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第18题: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是有领导的认识,“三体结构”指作为中介的教师、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客体的课程和教材。
第19题: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特殊性在于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的指导下进行的。
第20题:
教育方针
教育策略
学习理念
教师
第21题:
第22题:
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教师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据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学生是一张可以随意涂抹的白纸,在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
第23题:
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认识过程
教师指导下学生主体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