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A、没有危险的状态
B、没有事故的状态
C、舒适的状态
D、预知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存在的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且为消除这种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称
第2题:
A.错误
B.正确
第3题:
第4题:
PHA(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和维修)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出现条件以及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的分析,以便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第5题:
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危险与有害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认其存在的状态以及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
第6题:
事故应急预案是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类别、危害程度、()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第7题:
“安全”就是( )。
第8题:
下列对生产场所的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正确的包括()。
第9题:
事中
事先
事后
第10题:
液氨储罐是危险源
液氨储罐接地装置断开是事故隐患
液氨储罐存在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液氨储罐存在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液氨储罐发生的事故类型只有火灾事故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不发生事故
不发生伤亡事故
不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
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承受的
第13题:
危险源就是事故隐患,只要有了危险源,都将会发生事故。()
第14题: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监控和事故预防以实现( )。
第15题:
下列对生产场所的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正确的包括()。
第16题:
事故应急预案是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类别、危害程度、()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第17题:
事故预测的目的,就是要判明生产装置或整个工厂所存在的各种危险,研究这种危险将会通过什么样途径酿成事故,以便事先采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18题:
实施电气安全技术措施的目的就是为消除生产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证安全生产。
第19题:
(),是指预知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存在的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且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称。
第20题:
现代因果连锁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系统安全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第21题:
事中制定
事先制定
事后制定
第22题:
一种起源于美国用标准安全计划要求方法。它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工作,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通过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是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重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
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
第23题:
安全
危险
事故
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