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甲公司2010年2月开始研制一项新技术,2011年5月研制成功,企业申请了专利技术。研究阶段发生相关费用10万元;开发过程发生工资薪酬费用24万元,材料费用100万元,其他相关费用4万元,并且开发阶段相关支出均符合资本化条件;申请专利时发生注册费等相关费用30万元。企业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第9题:
2020年3月确认“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0万元,期末转入管理费用
2020年5月确认“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0万元,期末转入管理费用
2020年7月初确认“无形资产”90万元
2020年无形资产摊销并计入制造费用的金额为8.5万元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810万元
799万元
709.2万元
710.2万元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2015年1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批准研发专门用于生产某项新产品的专利技术,有关资料如下: (1)2015年,该研发项目共发生材料费用400万元,人工费用1000万元,均属于研究阶段支出,人工费用以银行存款支付。 (2)2016年年初,研究阶段结束,进入开发阶段,该项目在技术上已具有可行性,甲公司管理层明确表示将继续为该项目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该新产品专利技术研发成功后,将立即投产。 (3)2016年度,共发生材料费用860万元,人工费用94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另发生相关设备折旧费用200万元,2016年发生的支出均符合资本化条件。 (4)2017年1月1日,该研发项目研发成功,该项新产品专利技术于当日达到预定用途。 (5)甲公司预计该新产品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为5年,该专利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0年,甲公司对其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税法规定该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年限和残值与会计相同。 (6)2017年年末,该项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400万元,计提减值后,摊销年限、摊销方法和残值保持不变。 编制2015年甲公司无形资产研发项目的相关会计分录。
第20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新产品开发资料如下:(1)2007年年初,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研究开发生产A产品的新技术。1月份课题小组成立,在研究阶段,课题组对该新产品中涉及的材料、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为此发生了1500万元相关研究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和相关福利费500万元,设备折旧费100万元,材料试剂费390万元,外部协作费410万元,杂费100万元。研究阶段结束后于5月末转入开发阶段。(2)2007年6月,课题小组转入开发研究,发生研发人员人工费用780万元,材料费98万元,相关设备折旧费432万元,支付外部协作费700万元。开发阶段支出有16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3)2008年1月,经专家鉴定,新产品开发成功,达到预想效果,经申请专利取得成功。(4)该专利权专门用于生产甲产品,该专利有效年限为15年,预计能带来经济利益为5年,预计残值为0。甲公司因无法可靠确定与该专有技术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采用直线法摊销。(5)2010年年末,由于其他新技术的运用,该专利出现减值的迹象,后2年使用该专利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分别为350万元和260万元,无法预计出售净额。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折现率选定为7%。假定不考虑增值税。要求: 1.对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研究阶段进行账务处理。 2.对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开发阶段进行账务处理。 3.对甲公司将开发成本转为无形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第21题:
130
201
165
196
第22题:
213.5万元
3.5万元
153.5万元
163.5万元
第23题:
分期付款购入的专利权应以支付总价款的现值和相关税费之和入账
自行开发的成本管理软件发生的支出先通过“研发支出”科目核算
自行开发的成本管理软件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申请专利支付的注册费、律师费应该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