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者难于起发破溃
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气血盛衰有密切关系
气血凝滞在外科疾病病理过程转化中的作用
气血凝滞是外科疾病发病的病机基础
以上都不是
第1题:
患者腹部持续胀满不减而拒按,其临床意义是
A、脾胃虚弱,健运失司
B、食积胃肠或实热内结,气机阻滞
C、酒食不节,情志内伤或房劳太过,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水等邪结聚于腹内
D、气血亏虚,风寒入络,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肌肤、经脉失养
E、气血亏虚,阳气虚衰或脾虚湿困
第2题: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为
A、阴虚邪恋,余热不退
B、邪气侵袭,伤及营卫气血
C、内生五邪兼正气不足
D、邪实正虚,正气无力祛除病邪
E、实邪结聚于里,气血不能畅达于外
第3题:
产后腹痛瘀滞子宫证的病机是
A、气血运行不畅、迟滞而痛
B、气血不足,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C、瘀血内停,阻滞冲任、子宫,不通则痛
D、感染邪毒,邪毒与血搏结,阻滞而痛
E、产后血虚,经脉失养
第4题:
下列各项是面现青色临床意义的是( )
A、寒凝气滞,经脉瘀阻
B、邪热亢盛,血色上荣
C、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D、肾阳虚衰,水饮不化
E、心脾两虚,气血虚衰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痿证的主要病理是()
第8题:
证候虚实的“虚”指的是()。
第9题:
痿证主要病理是()
第10题:
风寒在表
风热犯卫
气血不足
正虚而邪未去
邪盛正衰
第11题:
气虚者难于起发破溃
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气血盛衰有密切关系
气血凝滞在外科疾病病理过程转化中的作用
气血凝滞是外科疾病发病的病机基础
以上都不是
第12题:
寒凝气滞,经脉瘀阻
心脾气血虚,气血虚衰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肾阳虚衰,水饮不化
邪热亢盛,血色上荣
第13题:
A.邪入少阴,心肾虚衰,气血不足
B.邪入少阴,心肾阳虚,气血不足
C.邪入少阴,心肾虚衰,水火失济
D.邪入少阴,心肾虚衰,阴寒内盛
E.邪入少阴,心肾虚衰,心火独亢
第14题:
产后腹痛气血两虚证的病机是
A、气血运行不畅,迟滞而痛
B、气血不足,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C、瘀血内停,阻滞冲任、子宫,不通则痛
D、感染邪毒,邪毒与血搏结,阻滞而痛
E、产后血虚,经脉失养
第15题:
实邪结聚于体内,使气血不能外达而失养的证候是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真实假虚
D.真虚假实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表实兼内热证出现身重,是由于:()
第20题:
《洞失奥旨》说的“气血旺而外邪不能感,气血衰而内正不能拒……”,真实质主要指()。
第21题:
感冒较重,邪正相争较急
气血虚衰
寒郁气滞
热甚伤气
气血受阻
第22题:
脾胃虚弱,健运失司
食积胃肠或实热内结,气机阻滞
酒食不节,情志内伤或房劳太过,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水等邪结聚于腹内
气血亏虚,风寒入络,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肌肤、经脉失养
气血亏虚,阳气虚衰或脾虚湿困
第23题:
阴虚邪恋,余热不退
内生五邪兼正气不足
邪气侵袭,伤及营卫气血
邪实正虚,正气无力祛除病邪
实邪结聚于里,气血不能畅达于外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