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校长的教育行为。

题目
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校长的教育行为。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校长的教育行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校长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1)校长的做法完全符合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要求。
    (2)关爱学生,就是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书育人,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这位校长对于学生犯的错误,并不是简单的查处,而是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运用以情感人的方法,充分相信学生的人格,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学生们就放回了书籍。
    (4)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 第2题:

    校长为了鼓励学生阅读,规定每个学生一学期要是都能读完十本课外书,校长就围着操场跑3圈,最后学生完成了,校长履行承诺围着操场跑了3圈,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 赞成。
    第一,反映教师的承诺的力量。教师的承诺会对学生带来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注意把握承诺的度,不能盲目的承诺,更不能言而无信。
    第三,除了承诺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引导,例如以身作则,和家长的合作等等方式。

  • 第3题:

    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到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教师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我的首要责任是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来了。请根据上述内容分析这位校长的做法并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了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应,于是学生就送回了书籍。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很有感染力和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从这个案例中,我认识到: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②当学生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要根据情况灵活应变、要贴合实际和学生的心理,不能流于形式而内容空泛。

  • 第4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班主任和校长的做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根据案情说说这位校长的做法。

    正确答案: 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些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应,于是这些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校长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 (1)校长的做法完全符合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要求。
    (2)关爱学生,就是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书育人,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这位校长对于学生犯的错误,并不是简单的查处,而是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运用以情感人的方法,充分相信学生的人格,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学生们就放回了书籍。
    (4)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某班班主任将调皮孩子小赵送到校长办公室,结果他的双手被校长用绳子绑在办公室窗户的铁棂上。  问题:请对校长的做法阐述你的见解。

    正确答案: (1)材料中校长的行为是违法的,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伤害。
    (2)按照正常的情况,校长应该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并积极与班主任取得协调。但材料中,校长对待调皮学生不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而是用对待罪犯的方式进行处置,这是对学生合法权益明目张胆的侵犯。校长把职责当成了权力,恃强凌弱,再加上歧视后进生的情绪化因素,便无所顾忌,致使触犯了法律。
    (3)作为教师,必须承载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社会的政治与法律也赋予了教师职业更多的权力和义务。教师心中要有职业“底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班主任强制要求学生购买两套价值共计385元的校服,并从中赚取相应的回扣。后引起了该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决定对该校校长做出警告处分,对该班班主任给予记过处分,调离原岗位。问题:(1)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班主任的行为。(2)谈谈材料对你有哪些启示。

    正确答案: (1)该班班主任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要求。为人师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该班主任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反了相关教师职业道德。(2)启示①知荣明耻,品德高尚;②严于律己,举止文明;③团结协作,人际和谐;④恪尽职守,廉洁从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材料: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使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推过糖,向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学生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学生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问题: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8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1)根据案情说明这位校长的做法? (2)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1)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 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位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这位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 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2)认识:
    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
    (2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
    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

  • 第1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班主任强制要求学生购买两套价值共计385元的校服,并从中赚取相应的回扣。后引起了该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决定对该校校长做出警告处分,对该班班主任给予记过处分,调离原岗位。问题:(1)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班主任的行为。(2)谈谈材料对你有哪些启示。


    正确答案: (1)该班班主任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要求。为人师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该班主任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反了相关教师职业道德。(2)启示①知荣明耻,品德高尚;②严于律己,举止文明;③团结协作,人际和谐;④恪尽职守,廉洁从教。

  • 第12题:

    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根据案情说说这位校长的做法。


    正确答案: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些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应,于是这些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 第13题:

    问答题
    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1)根据案情说明这位校长的做法? (2)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 (1)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 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位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这位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 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2)认识:
    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
    (2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
    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 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
    ②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
    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教育没有情感,就像磨坊没有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某小学四年级的“读书角”里存放了30本各类图书供同学翻阅,可是某一天,班主任张老师发现“读书角”的书少了6本,就问班干部是怎么回事,但大家都说不上来书到哪里去了,这时班长主张严肃查处,可是张老师却不以为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班主任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班同学明白,人格是无价的,然而同学们,你信吗?‘读书角’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1本。张老师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1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咱们班良好的班风。”第三天,其他5本书也都送回来了。谈谈你对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正确答案: 这位班主任的做法是情感育人。案例中的班主任,面对该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 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这位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班主任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班主任的情感很有感染力, 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松花小学四年级的“读书角”里存放了30本各类图书供同学翻阅,可是某一天,班主任张老师发现“读书角”的书少了6本,就问班干部是怎么回事,但大家都说不上来书到哪里去了,这时班长主张严肃查处,可是张老师却不以为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班主任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班同学明白,人格是无价的,然而同学们,你信吗?‘读书角’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1本。张老师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1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咱们班良好的班风。”第三天,其他5本书也都送回来了。根据案例说明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正确答案: 这位班主任的做法是情感育人。案例中的班主任,面对该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这位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班主任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班主任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高校实行送教下乡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另一方面可以给山区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但也有人认为送教下乡选在暑期,学生放假很难集中,同时送教下乡活动并没有实际作用。如果你是此次送教下乡活动的负责人,你如何说服小学校长?请现场模拟。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到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教师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我的首要责任是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来了。请根据上述内容分析这位校长的做法并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 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了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应,于是学生就送回了书籍。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很有感染力和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从这个案例中,我认识到: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②当学生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要根据情况灵活应变、要贴合实际和学生的心理,不能流于形式而内容空泛。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