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取向的义利调试
生活工作的角色调试
行为选择的动机调试
师生之间的人际调试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张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要求全班学生自费购买他指定的辅导用书,下列选项中,关于张老师的做法描述正确的是()。
第6题:
张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他既欣慰于学生的成长又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张老师需要进行的是()。
第7题:
张老师是某初中一名信息技术的老师,他很受学生的欢迎,张老师说,他以前上课时,总是会让学生一步一步跟着他操作,但是后来他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自己上课总是讲得口干舌燥。后来他上课都会先给出学生一个情景,然后举行一系列的竞赛,并且在竞赛过程中用“刺激”的话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他们通过每节课的任务实现学习目标,为了检测学习效果,张老师每节课结束前都会做一个小结,并且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问题: (1)张老师“刺激”的话对学生有什么作用?张老师课结束前的小结对学生有什么作用? (2)张老师以前上课和现在上课分别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现在所采用的那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第8题:
第9题:
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应变能力
教学效能感
教学策略
第10题:
张老师是在行使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
张老师是在行使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张老师的行为符合自由选择的教科书的规定
张老师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规定
第11题:
第12题:
孩子不喜欢做家务
不该替孩子做太多
孩子希望多些时间学习
应该以孩子的学习为重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家长常用的方式:“你信息”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影响;孩子为自己竭力辩护;孩子以某种方式攻击父母。
第17题:
孩子也有他成长过程中的压力,所以,让孩子学会放松自己有助于身心健康。
第18题:
张老师入职没多久就和班里的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他的学生跑去向他咨询高考志愿的问题,张老师似真似假地开玩笑道:"就你?还高考志愿,不如让你爸回去给你包几亩地种呢!"张老师的做法()。
第19题: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家庭情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0题:
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拒绝改变自己的行为
孩子感觉父母认为自己不聪明
孩子感觉父母不考虑自己的需求
孩子感到内疚
第21题:
现有服务对象
自愿型服务对象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
第22题:
行为取向的义利调试
生活工作的角色调试
行为选择的动机调试
师生之间的人际调试
第23题:
第24题:
具有反思意识
具有敬业精神
缺乏心理调适能力
缺乏终身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