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冬眠低温疗法护理的注意事项中何项错误()。A 需要专人守护B 用药前要测T、P、R、BP和瞳孔C 先降温再用冬眠药物D 降温标准以维持直肠温度在32~34℃为宜E 用药后每0.5~1小时应观测一次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

题目
单选题
冬眠低温疗法护理的注意事项中何项错误()。
A

需要专人守护

B

用药前要测T、P、R、BP和瞳孔

C

先降温再用冬眠药物

D

降温标准以维持直肠温度在32~34℃为宜

E

用药后每0.5~1小时应观测一次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


相似考题
更多“冬眠低温疗法护理的注意事项中何项错误()。”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脱水利尿

    B、控制癫痫发作

    C、冬眠低温疗法降温

    D、强制约束躁动不安者

    E、低压小量灌肠解除便秘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关于冬眠疗法的护理,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不宜翻身和移动体位
    B:体温不低于32℃
    C: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D: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E:复温时先停冬眠,后撤降温

    答案:E
    解析:
    【考点】冬眠疗法护理【精析】低温冬眠期间,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观察受冷处皮肤和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调整冬眠药物的静滴速度,降温速度以每小时1℃为宜,维持肛温在33~34℃,腋温31~33℃;定期翻身、拍背,防止肺部并发症,并注意动作要轻、缓、稳,以防直立性低血压;观察冬眠疗法的并发症。停止冬眠疗法时,先停用物理降温,再停用冬眠药物,并加盖毛毯,待体温自然回升。故本题应选E。【避错】本题部分考生会对A有疑义,应注意在冬眠疗法用药前应行各种临床护理,如翻身、口腔清洁等。冬眠过程中患者须取平卧,避免体位剧烈变动及头高足低位,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所以A是正确的护理措施。

  • 第3题:

    关于冬眠低温疗法的护理,哪一项不正确

    A.不宜翻身和搬动的病人
    B.复温时先停止冬眠疗法后停止降温措施
    C.体温不低于32℃
    D.保持体液平衡
    E.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简述冬眠低温疗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正确答案: (1)适应证
    ①中枢性高热、原发性脑干损伤或者严重脑挫裂伤的病人
    ②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脑缺氧及鞍区和脑室内术后高热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
    ③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居高不降时
    (2)禁忌证
    全身衰竭、休克、年老、幼儿以及严重心血管功能不良者禁用此法

  • 第5题:

    关于降低颅内压的护理下列何项不对()。

    • A、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静脉回流
    • B、吸入氧气,改善脑缺氧
    • C、成人每日输液量不少于3000ml
    • D、昏迷或高热者可采用冬眠低温疗法降低脑组秩氟谢和耗氧量
    • E、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00ml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冬眠低温疗法护理的注意事项中何项错误()。

    • A、需要专人守护
    • B、用药前要测T、P、R、BP和瞳孔
    • C、先降温再用冬眠药物
    • D、降温标准以维持直肠温度在32~34℃为宜
    • E、用药后每0.5~1小时应观测一次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患者,女,25岁,车祸伤后1小时入院。患者感头痛、头昏、恶心、呕吐,CT检查发现脑内血肿,查体见视神经乳头水肿。 患者拟采用冬眠低温疗法,以下护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 A、安置患者于光线明亮的单人病房
    • B、使用冬眠药物后30分钟内不要为患者翻身
    • C、降温速度为每小时1℃为宜
    • D、维持直肠温度在33~34℃
    • E、停止冬眠低温疗法时,应先停冬眠药物,后撤物理降温

    正确答案:E

  • 第8题:

    填空题
    冬眠低温疗法的疗程一般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降低颅内压的护理下列何项不对()。
    A

    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静脉回流

    B

    吸入氧气,改善脑缺氧

    C

    成人每日输液量不少于3000ml

    D

    昏迷或高热者可采用冬眠低温疗法降低脑组秩氟谢和耗氧量

    E

    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00ml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冬眠低温疗法护理的注意事项中何项错误()。
    A

    需要专人守护

    B

    用药前要测T、P、R、BP和瞳孔

    C

    先降温再用冬眠药物

    D

    降温标准以维持直肠温度在32~34℃为宜

    E

    用药后每0.5~1小时应观测一次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冬眠疗法的护理,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定期翻身和移动体位

    B

    体温不低于32℃

    C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D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E

    复温时先停冬眠,后撤降温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王女士,30岁,颅脑损伤住院治疗,行冬眠低温疗法,错误的护理是(  )。
    A

    用药前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

    物理降温后用冬眠药物

    C

    病人在注射冬眠药物后半小时内不宜翻身或搬运

    D

    维持直肠内温度在32~34℃

    E

    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正确答案: E
    解析:
    应根据医嘱首先给予足量冬眠药物,待自主神经被充分阻滞,病人御寒反应消失,进人昏睡状态后,方可加用物理降温措施,否则,病人一旦出现寒战,反而会增高颅内压,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降至肛温33~34℃较为理想。用药前应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

  • 第13题:

    关于颅脑损伤患者降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对高热的患者要降温

    B、可用冰帽、冰袋物理降温

    C、过高的可用冬眠低温疗法

    D、物理降温无效的可用冬眠低温疗法

    E、有寒战反应时不可用冬眠低温疗法


    参考答案:E

  • 第14题:

    简述颅内压增高病人进行冬眠低温治疗时冬眠低温期的注意事项。


    答案:
    解析:
    (1)每日人液量保持在1500ml左右。(2)观察病人有无胃潴留、腹胀便秘等症状。(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4)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冻伤。(5)定期翻身、拍背、防压疮发生。

  • 第15题:

    有关冬眠低温治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温过低易诱发心律失常

    B冬眠疗法疗程是7天

    C体温过低易并发低血压

    D易并发凝血功能障碍


    B

  • 第16题:

    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中何项错误()。

    • A、抬高床头15~30°
    • B、给氧
    • C、控制输液量
    • D、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400ml
    • E、昏迷或高热者应采用冬眠低温疗法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冬眠低温疗法


    正确答案:冬眠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患者体温,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

  • 第18题:

    简述冬眠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降温方法:根据医嘱首先给予足量冬眠药物,如冬眠Ⅰ号合剂(包括氯丙嗪、异丙嗪及哌替啶)或冬眠Ⅱ号合剂(哌替啶、异丙嗪、氢化麦角碱),待自主神经被充分阻滞,病人御寒反应消失,进入昏睡状态后,方可加用物理降温措施。物理降温方法可采用头部戴冰帽,在颈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主干动脉表浅部位放置冰袋,此外,还可采用降低室温、减少被盖、体表覆盖冰毯或冰水浴巾等方法。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以降至肛温32~34℃,腋温31~33℃较为理想。冬眠药物最好经静脉滴注,以便调节给药速度及药量,以控制冬眠深度。注意避免体温大起大落,使病人体温稳定在治疗要求的范围内
    2)严密观察病情:在治疗前应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和神经系统病征,作为治疗后观察对比的基础。冬眠低温期间,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3.3KPa(100mmHg),呼吸次数减少或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停止冬眠疗法或更换冬眠药。
    3)饮食:每日液体入量不宜超过1500ml,可根据病人意识状态、胃肠功能确定饮食种类。鼻饲者,流质或肠内营养液温度应与当时体温相同。低温时病人肠蠕动减弱,应观察病人有无胃潴留、腹胀、便秘、消化道出血等,注意防止反流和误吸
    4)预防并发症:
    ①肺部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
    ②低血压:在搬动病人或为其翻身时,动作要缓慢、轻稳,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③冻伤:冰袋外加用布套并定时更换部位,管擦放置冰袋的皮肤及肢体末端,定时局部按摩,以防冻伤
    ④其他: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冬眠低温时,角膜翻身减弱,应注意眼的保护
    5)缓慢复温:停用冬眠低温治疗时,应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相同剂量的药物维持时间直至停用,为病人加盖被毯,让体温自然回升,必要时加用电热毯或热水袋复温,温度应适宜,严防烫伤,复温不可过快,以免出现颅内压“反跳”、体温过高或酸中毒等。

  • 第19题:

    单选题
    有关冬眠低温治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体温过低易诱发心律失常

    B

    冬眠疗法疗程是7天

    C

    体温过低易并发低血压

    D

    易并发凝血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冬眠低温疗法适应症。

    正确答案: 1、中枢性高热、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严重挫裂伤的病人。
    2、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脑缺氧以及鞍区和脑室内手术后高热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
    3、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居高不降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冬眠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降温方法:根据医嘱首先给予足量冬眠药物,如冬眠Ⅰ号合剂(包括氯丙嗪、异丙嗪及哌替啶)或冬眠Ⅱ号合剂(哌替啶、异丙嗪、氢化麦角碱),待自主神经被充分阻滞,病人御寒反应消失,进入昏睡状态后,方可加用物理降温措施。物理降温方法可采用头部戴冰帽,在颈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主干动脉表浅部位放置冰袋,此外,还可采用降低室温、减少被盖、体表覆盖冰毯或冰水浴巾等方法。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以降至肛温32~34℃,腋温31~33℃较为理想。冬眠药物最好经静脉滴注,以便调节给药速度及药量,以控制冬眠深度。注意避免体温大起大落,使病人体温稳定在治疗要求的范围内
    2)严密观察病情:在治疗前应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和神经系统病征,作为治疗后观察对比的基础。冬眠低温期间,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3.3KPa(100mmHg),呼吸次数减少或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停止冬眠疗法或更换冬眠药。
    3)饮食:每日液体入量不宜超过1500ml,可根据病人意识状态、胃肠功能确定饮食种类。鼻饲者,流质或肠内营养液温度应与当时体温相同。低温时病人肠蠕动减弱,应观察病人有无胃潴留、腹胀、便秘、消化道出血等,注意防止反流和误吸
    4)预防并发症:
    ①肺部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
    ②低血压:在搬动病人或为其翻身时,动作要缓慢、轻稳,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③冻伤:冰袋外加用布套并定时更换部位,管擦放置冰袋的皮肤及肢体末端,定时局部按摩,以防冻伤
    ④其他: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冬眠低温时,角膜翻身减弱,应注意眼的保护
    5)缓慢复温:停用冬眠低温治疗时,应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相同剂量的药物维持时间直至停用,为病人加盖被毯,让体温自然回升,必要时加用电热毯或热水袋复温,温度应适宜,严防烫伤,复温不可过快,以免出现颅内压“反跳”、体温过高或酸中毒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冬眠低温疗法

    正确答案: 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患者体温,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称为冬眠低温疗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对颅内压增高患者施行冬眠低温疗法错误的是()
    A

    用冬眠药物前应观察记录生命征

    B

    物理降温应在冬眠药物应用半小时后进行

    C

    降温速度宜每小时下降1℃

    D

    体温降至肛温32℃~34℃为宜

    E

    结束冬眠低温疗法时,先停冬眠药物,后停物理降温


    正确答案: C
    解析: 先停止物理降温,再停止冬眠药物。一般为3到5天。

  • 第24题:

    单选题
    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中何项错误()。
    A

    抬高床头15~30°

    B

    给氧

    C

    控制输液量

    D

    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400ml

    E

    昏迷或高热者应采用冬眠低温疗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