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试管凝集反应的效价判定是以
A、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B、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C、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D、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E、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与阳性对照一致者
第2题:
布病试管凝集试验中出现前带现象的原因是()。
第3题:
布氏杆菌病血清常用的诊断方法是()。
第4题:
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是()。
第5题:
鸡群沙门氏菌病的检测方法常用()
第6题:
布氏菌试管凝集试验中确定每份血清滴度是以出现++及以上的凝集现象的最高血清稀释度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细胞中和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试管血清凝集试验
平板凝集试验
第9题: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h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0cm2以上)
细菌分离
血清学检查: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实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第10题: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与阳性对照一致者
第11题:
第12题:
细胞中和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试管血清凝集实验
平板凝集试验
第13题:
布病试管凝集试验中出现前带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也有人认为是IgA)竞争抗原而造成抗原抗体比例失调。
第14题:
下列哪种方法用于布病血清学检测?().
第15题:
肥达反应结果观察是以出现50%(++)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的作为该血清的凝集效价
第16题:
试管凝集试验通常按下列原则来判定抗体效价(滴度)()
第17题:
对鸡群沙门氏菌进行全面检疫的实验是()
第18题:
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接触史,虎红平板试管凝集(RBPT)阳性、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50(++)及以上,即可诊断布病病人。
第19题:
血清平板凝集反应
全血平板凝集反应
凝集实验
试管凝集
PCR
第20题:
颗粒性抗原过多
血清中抗体过多
颗粒性抗原过少
血清中抗体过少
第21题: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凝集者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呈与阳性对照相同凝集者
第22题:
产生明显凝集现象的最高抗原稀释度
产生明显凝集现象的最高血清稀释度
产生明显凝集现象时的pH值
抗原与抗体达最适比时的抗体稀释度
产生明显凝集现象的最低血清稀释度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