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
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
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第1题:
下面哪位人物提出“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A. 孔子
B. 管仲
C. 子产
D. 商鞅
第2题:
()为获取称霸诸侯的财源,对盐实行“官山福海”的国家专卖政策,取得成功,盐法由此而兴。
第3题:
孔子认为,管仲德行虽有瑕疵,但因为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也认为他是仁者。
第4题:
在齐桓公称霸天下的过程中,齐国哪位丞相所起的作用最大?()
第5题:
翻译: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第6题: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 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初税亩” ④北御夷敌,南制楚蛮
第7题:
“匡”的意义: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
以君为本
以仁为本
第12题:
第13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的观点?()
第14题:
关于孔子对管仲行为的看法,说法正确的是()。
第15题:
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管仲就明确提出()的概念,他在《管子霸言》中说:“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第16题:
翻译: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第17题:
孔子认为管仲不知礼。
第18题: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第19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第20题:
第21题:
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
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
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第22题:
孔子认为管仲在公子纠被杀后没有殉主,没有做到舍生取义
孔子认为管仲选择了小义而舍弃了大义所以苟活下来
孔子认为管仲没有自杀而是选择为齐国的发展而贡献力量是弃小义而从大义
孔子认为管仲虽然做到了义,但是没有做到仁
第23题:
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