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穆斯林从世界各地云集到阿拉伯“圣地”朝圣,2006年11月,在此地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600多人死伤。这个“圣城”是指()A 麦加B 麦地那C 耶路撒冷D 德黑兰

题目
单选题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穆斯林从世界各地云集到阿拉伯“圣地”朝圣,2006年11月,在此地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600多人死伤。这个“圣城”是指()
A

麦加

B

麦地那

C

耶路撒冷

D

德黑兰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穆斯林从世界各地云集到阿拉伯“圣地”朝圣,2006年11月,在此地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600多人”相关问题
  • 第1题:

    问答题
    独尊儒术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
    二是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
    但是独尊儒术也压抑了其他学术的发展,使教育内容单一化,不利于学术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和规格的人才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问答题
    唐、宋、元各时期主要的音乐论著有哪些?

    正确答案: 唐宋时期出现大量音乐论著,这些论著不仅保存了前代的重要典籍,而且还汇集了当代音乐领域的新成果,以规模大、分类细、史料丰为其主要持色。这些音乐著作对后人了解此时期的音乐概貌和研究这个时期的音乐活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乐书要录》是一部通俗性的乐律理论专著,成书于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77岁时召集著作郎元万顷等编撰。该书共l0卷,国内己失传,目前日本存有3卷,即卷五有“七声相声法”、“论二变义”等11个小题;卷六有“纪律吕”、“乾坤唱和义”、“谨权量”、“审飞侯”等4篇;卷七有“律吕旋宫法”、“识声律法”、“论一律有七义”等,还附有“十二律相生图”等,对了解唐代乐律宫调有重要价值。
    《教坊记》是一部记载唐代教坊制度和轶闻的著作,由唐代开元年问的崔令钦以散记的形式撰写。全书共分28个条目,记载了“两京教坊”、“内人、前头人、十家”、“云韶、□弹家”、“曲名、大曲”等内容,是近代研究者研究唐教坊最便利的史料。
    《羯鼓录》是一部有关羯鼓的专门性论著。由唐代著名羯鼓手南卓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完成。全书没有章节,记述了羯鼓的由来、唐代羯鼓名手的轶闻趣事和128个羯鼓曲名等内容,是具有乐器专史性质的一部著作。
    《乐府杂录》是一部有关唐代音乐的见闻录,作者是段安节。全书有40个条目,共有乐部9条,歌、舞、俳优3条,乐器14条,乐曲13条,傀儡子l条。其中载有已失传的《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的文字说明。这部著作的内容涉猎广泛,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唐代著名的歌唱家、演奏家的活动情况,为研究唐代音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乐书》,世称《陈旸乐书》,是由北宋陈旸于哲宗时(1086—1100)完成。《乐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全书共有200卷,前95卷摘录《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书中的有关音乐的文字,并为之训义。后105卷论述十二律、五声、历代乐章、乐舞、杂乐、百戏等,并记述了前代和当代的雅乐、俗乐、胡乐及乐器。乐器部分大多附图说明。由于该书保存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尤其是关于乐器的绘图及释文,是研究古代乐器的珍贵资料。《碧鸡漫志》是一部研究歌曲的专著,是由南宋王灼于绍兴年间在其寓所成都碧鸡坊(1145一1149)完成的。《碧鸡漫志》也由此得名。全书叙述了上古至唐代歌曲的发展和演变,对北宋词人的风格和流派作了评论,并对唐代乐曲在源流、标题、宫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考证,比如对唐代《霓裳羽衣曲》、《凉州》等28首乐曲的源流与宋词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考证。同时又介绍了当时著名的民间艺人张山人、孔三传等。此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词源》是研究古代乐律和宋词音乐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由南宋张炎撰写,分上下两卷。上卷论述音律及唱曲方法,下卷主要论述作调原则。《词源》中关于八十四调、管色应指字谱、拍眼、曲式及词曲唱法等许多方而的论述价值很高。
    《梦溪笔谈》是由北宋沈括撰写,共26卷。另有《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尽管书中的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但此书中关于音乐方面的记载仍不失为研究宋代音乐的极为宝贵的资料。同时也说明沈括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音乐理论家。《梦溪笔谈》中论及音乐的章节有《乐律一》、《乐律二》两卷33条。《补笔谈》中有《乐律》11条,论及乐曲、乐律、乐器、演奏技术、歌唱艺术、音乐思想等,其评论论据充分、切合实际,极具说服力。
    《唱论》是一部论述宋元戏曲歌唱方法、歌唱格调、节奏、宫调声情等内容的著作。由元代的燕南芝庵撰写。全书不分卷,3l节。书中阐述了不少作者的独到见解,不仅在歌唱的咬字、声腔、运气方面的论述颇精辟.还指出了各种歌唱技巧的得失,是我国古代关于歌唱艺术的一部较为全面的理论著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单选题
    北京人属于下列哪种人()
    A

    能人

    B

    直立人

    C

    早期智人

    D

    晚期智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北京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结构主义的理论思想。

    正确答案: 1.把文学符号看成是一个“功能”系统;
    2.认为文学作品内部存在着普遍的叙事法则;
    3.对文学作品语言本身的结构分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
    A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实现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

    D

    实现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1935年1月,()的召开,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八七会议

    B

    党的六大

    C

    遵义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桂枝汤服法中下列哪项不对()
    A

    服后吃粥

    B

    温覆一时许

    C

    不汗依前法

    D

    病愈停服

    E

    遍身大汗淋漓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认为人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知识,只是在灵魂依附肉体时所有知识都被遗忘了,这是()
    A

    洛克的“白板说”

    B

    柏拉图的“回忆说”

    C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D

    昆体良的“雄辩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公元前6世际()实行改革,标志着罗马奴隶制国家与法的形成。
    A

    梭伦

    B

    克里斯特尼

    C

    阿菲埃尔

    D

    塞尔维乌斯•土利乌斯

    E

    乌尔比安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哥白尼是哪国人()
    A

    波兰

    B

    德国

    C

    意大利

    D

    法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游吟诗人

    正确答案: 由于公元12世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所发展,骑士阶层和庄园主阶层从宗教人士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阶层,这个知识阶层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有别于宗教文化的想法,其结果出现了一群骑士,他们自己作词,自己作曲,并时常自己演奏这些作品。大部分内容是抒发了对比自己身份高贵的贵妇人的爱恋之情,故这一部分骑士也称之为“恋歌诗人”,又因为他们到处流浪,又称为“游吟诗人”,他们个个都能歌善舞,擅长武艺,虽受宗教阶层的敌视,但却深受群众的欢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埃及吉萨正四棱锥金字塔是由最早的埃及贵族陵墓()与昭赛尔的()形金字塔演化来的。

    正确答案: 玛斯塔巴,多层阶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选题
    ()是阿尔都塞的重要著作。
    A

    《保卫马克思》

    B

    《文学生产原理》

    C

    《隐藏的上帝》

    D

    《审美之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判断题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弦索十三套》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又称《弦索备考》,十三套弦乐合奏曲。清代蒙族文人荣斋编,所用的四件乐器有琵琶、三弦、古筝、胡琴,均有分谱。是我国第一部器乐合谱。代表作品《将军令》《合欢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名词解释题
    《文史通义》

    正确答案: 清章学诚著。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可与刘知几《史通》媲美。《文史通义》的著作目的,一是阐明史学的意义,强调历史的重要作用;二是为著作之林校雠得失;三是“盖将有所发明”;四是评论当时的学风注弊,世教民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着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

    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B

    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

    两党在中国所处的政治地位不同

    D

    两党对日本侵略认识的程度不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秦统一后用下列哪种钱币可以在咸阳城买到东西?()
    A

    圆形方孔钱

    B

    刀形币

    C

    铲形币

    D

    蚁鼻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

    正确答案: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首先,他用大量精力搜集整理了《诗》、《书》、《乐》,删修了鲁国史书《春秋》,对《易》也进行了整理与研究。《易》、《诗》、《书》、《礼》、《乐》、《春秋》在当时称作“六艺”,后世称作“六经”,成为学校长期使用的课本。
    其次,他打破了官府独家办学的格局,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使我国的教育制度有了重大的改革。他在实践中,打破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贾人、贱人和农家的子弟入学。在一定程度上说,孔子促使“私学”走向兴盛,并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再者,他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如要求教师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这些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是孔子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孔子还善于“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坚持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还针对各人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培养了“德行、言词、政事、文学”等各方面各具专长的人才,就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在培养目标上,孔子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打破商周以来选材任官上的贵族性宗法性,为广大学有专长的下层人士参与国家管理开辟了道路;同时主张出仕后还要不断学习,提出了终身受教育的思想。这是春秋后期社会下层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反映。在我国教育史和选官制度变革上,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此外,他还以六经教授生徒,讲解为人之道与治国之道,培育教育了众多的弟子。《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现在有姓名可考的有70余人,其中一部分人出仕为官,另一部分则从事教育,在社会上发生很大影响,形成了儒家学派。两千多年来,孔子倡导的和谐、友爱、克己、为人、团结、凝聚的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孔子倡导的三大教育观,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已被国际学术界尊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李逵负荆》是在施耐庵《水浒传》之前的作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巴贝夫平等派运动

    正确答案: 督政府在法国执政时期,法国社会极不稳定,王党叛乱时有发生,各种政治俱乐部纷纷出现,国库空虚、物价飞涨,市场萧条,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农民出身的格拉古?巴贝夫创办《出版自由》(后改为《人民保民官》,他因攻击热月党人而被捕。在狱中,其共产主义理论形成,开始了平等派密谋活动。1795年10月出狱后,他便组织起平等派。巴贝夫的理想是建立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律公有的大国民公社。其共产主义是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农业共产主义。他的目标是以暴力推翻督政府,建立革命专政,以此来实现理想。1796年5月,他们拟定了起义计划,但是,由于准备起义的警察部队已被解散,特别是加入秘密组织的格里泽尔上尉在5月10日向警察局告密,文件被截获。巴贝夫等人被捕并被处决,其余人被判刑或释放,巴贝夫密谋失败。30年后意大利革命家邦纳罗蒂出版《为平等而密谋》一书,全面论述巴贝夫学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明朝功臣李善长位居()
    A

    左丞相

    B

    右丞相

    C

    兵部尚书

    D

    大将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唐代的重要发现发明是()
    A

    消渴病人尿甜

    B

    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

    C

    人痘接种预防天花

    D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

    E

    黄疸的尿检验法


    正确答案: A,B,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