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分叶核细胞分叶过多
粒细胞系统比例相对减低
中性粒细胞胞核肿胀。染色质疏松
粒细胞系统各阶段间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
可见细胞胞体过大、分叶过多的巨核细胞
单核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淋巴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第1题:
对类白血病反应骨髓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粒细胞系统可见核左移
B、粒细胞系统可见中毒性改变
C、少数病例原始和幼稚细胞增多
D、异常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E、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系无明显异常
第2题:
如对该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细胞形态学一般无改变的是
A.淋巴细胞系统
B.红细胞系统
C.粒细胞系统
D.巨核细胞系统
E.单核细胞系统
第3题:
第4题: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见于下列情况,但除了()
第5题:
MDS患者实验室检查时不常出现的异常是()
第6题:
第7题:
可见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红细胞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
幼红细胞百分率常>30%
粒红比值降低
原巨幼红细胞和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增高
增生的红系统以早幼红细胞为主
正常形态幼红细胞减少,细胞核发育较细胞质成熟
第8题:
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
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组织嗜碱细胞增多
骨髓中脂肪组织增多
骨髓细胞内外铁减少
第9题: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均降低
非造血细胞增多
血细胞病态造血较明显
少数病人出现干抽
部分病人可见小巨核细胞
第10题:
骨髓活检可见ALIP
骨髓活检网硬蛋白纤维增多
常见异常染色体-6
常见异常染色体5q-
骨髓细胞学检查可见小巨核细胞
第11题:
常出现干抽
患者骨髓中造血细胞均减少
骨髓病理改变分为早期、中期及晚期
骨髓活检病理切片上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第12题:
多发性骨髓瘤
妊娠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严重贫血
第13题:
判断骨髓穿刺成功的指标不包括
A.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
B.涂片上可见骨髓小粒
C.涂片上可见脂肪滴
D.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细胞如浆细胞、各类有核细胞
E.骨髓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小于外周血
骨髓取材是否满意判断:①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②涂片上可见较多黄色小粒(骨髓小粒、脂肪滴);③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细胞;④骨髓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大于外周血。
第14题:
A、抽取的骨髓液量应30%
C、显微镜下涂片可见巨核细胞、成骨细胞、网状细胞等
D、抽取骨髓液后制片应快速吹干血膜,固定
E、抽吸骨髓液时患者应无不适感
第15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骨髓检查()
第16题:
下列哪项符合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骨髓穿刺检查()。
第17题:
女性,45岁,贫血1年。肝肋下刚可触及,脾未触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10×109/L,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38%,淋巴细胞62%,未见幼红细胞,血小板50×109/L。骨髓巨核细胞全片可见1个,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统及红系统多为晚期阶段,Ham试验阴性。该患者最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骨髓像()
第18题:
第19题:
部分分叶核细胞分叶过多
粒细胞系统比例相对减低
中性粒细胞胞核肿胀。染色质疏松
粒细胞系统各阶段间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
可见细胞胞体过大、分叶过多的巨核细胞
单核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淋巴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第20题: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均减低
非造血细胞增多
血细胞病态造血较明显
少数患者出现干抽
部分患者可见小巨核细胞
第21题:
淋巴系统细胞改变
粒细胞与巨幼红细胞比例
巨核系统细胞改变
红系统细胞改变
单核系统细胞改变和其他血细胞改变
第22题:
可见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红细胞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
幼红细胞百分率常>40%
粒红比值降低
原巨幼红细胞和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增高
红系统细胞核发育较细胞质成熟
粒细胞系统可见胞体增大,胞核肿胀,染色质疏松
淋巴细胞胞体过大,可见巨幼变
第23题:
类白血病反应
巨幼细胞贫血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急性白血病
病毒感染
第24题: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原始粒细胞多大于10%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巨核细胞增多
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