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句选自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此诗句选自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此诗句选自唐·李白《公无渡河》
此诗句选自唐·李白《赠裴十四》
第1题: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有“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诗句,其中平羌江是指雅砻江. ( )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药材羌活的商品规格()
第6题:
属于时代建设风貌的旅游资源()
第7题:
《峨眉山月歌》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8题:
诗中连用四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峨眉山、平羌江、渝州、三峡。构思精巧,连用四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9题:
蚕羌
竹节羌
大头羌
条羌
鸡头羌
第10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第11题:
第12题: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第13题:
下列选项中,除哪一项外均为羌活的商品规格( )。
A.蚕羌
B.竹节羌
C.大头羌
D.云头羌
E.条羌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问君能有几多愁”诗句的下句是:()
第17题:
“峨眉山月半轮,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是唐代诗人()撰写。
第18题:
下列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诗句中所用的动词中,语带双关的是()
第19题:
峨眉山月半轮秋,()。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第20题: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月亮刚刚露出半边脸,使人不禁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看似是月亮在随江水流去,这是作者暗夜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第21题:
此诗句选自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此诗句选自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此诗句选自唐·李白《公无渡河》
此诗句选自唐·李白《赠裴十四》
第22题:
北京“大观园”
峨眉山佛光
毛泽东故居
钱塘江秋潮
第23题:
此诗句选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此诗句选自唐·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此诗句选自唐·宋之问《灵隐寺》
此诗句选自宋·韩琦《淮扬好》
第24题: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
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