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帝国主义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在民国初年造成的后果是( )
A.加剧了中国近代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B.列强在中国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C.列强在“势力范围”实行直接殖民统治
D.开始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第2题: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第3题:
第4题:
甲午战争前,列强在广州的航运势力()居首位。
第5题:
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在华下列行业中投资最少的是()
第6题:
甲午战争失败,国内人心奋激,孙中山筹备广州起义。
第7题:
在我国航运史上第一艘轮船是()人引进的。
第8题: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其中有()
第9题: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铁路的控制来确立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金融业
机器制造业
航运业
贸易
第13题:
19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其中德国的势力范围在( )。
A.长江流域
B.福建
C.云南和两广
D.山东
第14题:
第15题: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第16题:
甲午战争后,列强寻找各种借口,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此先河的是()
第17题:
《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这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是()。
第18题:
列强在70年代侵略中国的新特点是()
第19题: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陷入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下列关于列强及其“势力范围”,对应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第一次**战争后,西方列强在租界地等势力范围内兴建了许多西式饭店,如上海百乐门饭店,广州维多利亚饭店。
第21题:
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
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争夺垄断地位
设立完全由外国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
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道蚕食中国边疆地区
第22题: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第23题:
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赔款
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