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某独立完成发明并且在王教授之前提出了专利申请,因此应当由丁某获得专利权
王教授和丁某的上述专利申请都不具备新颖性
王教授在该学术会议上公开其发明后,任何人就该发明提出的任何专利申请都丧失了新颖性
王教授的专利申请享受6个月的宽限期,因此其专利申请具备新颖性
第1题:
甲完成一项产品发明并于2010年5月10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该产品。乙独立开发出相同的产品,并在2010年8月5日出版的《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上详细介绍了该产品。就该产品,乙于2010年8月底提出专利申请,甲于2010年9月1日提出专利申请。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由于乙提出专利申请的时间比甲早,如果甲乙二人的申请皆满足其它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则乙应当获得专利权
B.由于该发明已在学术会议上公开,因此甲的申请丧失了新颖性
C.由于甲的发明享有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因此在宽限期内的任何公开都不会影响甲的申请的新颖性
D.由于该发明在申请日前已在杂志上被公开,因此甲和乙的申请都不具备新颖性
第2题:
王某把自己的自行车卖给了丁某,但就王某在该车上所另装的车灯之归属,双方出现争执,则该车灯属于谁所有?( )
A.归王某所有
B.归丁某所有
C.由二人共同共有
D.归丁某所有,但应给王某适当补偿
第3题:
:是指合法主体公开地将带有约束性或强制性的内容告知于公众,目的是为了让公众了解、知晓,在行为上遵从。下列选项中,符合定义的是( )。
A.某厂家新推出一种口味鲜美的食品,在各大超市门口进行推销,并让消费者品尝
B.某著名人士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宣布他的现任职位将由另一名人士接任
C.某民间团体将自己修身养性的良方公之于众,让大家同样也能延年益寿
D.国家卫生部在疫情严重期间向公众公布公民在这期间应注意的行为规则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下列关于“发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9题:
王教授在2003年6月完成一本学术专著并于同年12月由出版社出版。这部学术专著是王教授单位的一项科研课题,单位为王教授的写作与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王教授与单位没有就专著的著作权属进行任何约定。王教授的同事甲为了使王教授能顺利完成该学术著作,承担了王教授其他课题的组织工作,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研究条件。专著出版后,另一所大学的乙教授对该专著非常推崇,不仅将其作为研究生教学的指定教材,而且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引用了王教授著作的若干结论,并且都注明了出处。 根据上述事实和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王教授2003年6月完成该学术专著时是否就享有对该专著的著作权?为什么?
第10题:
2008年,邓某将其研究数年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申请国家专利,经审查邓某的发明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并被授予了国家发明专利。在下列使用邓某专利的行为中,侵犯邓某专利权的行为是:()
第11题:
王教授在2003年6月完成一本学术专著并于同年12月由出版社出版。这部学术专著是王教授单位的一项科研课题,单位为王教授的写作与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王教授与单位没有就专著的著作权属进行任何约定。王教授的同事甲为了使王教授能顺利完成该学术著作,承担了王教授其他课题的组织工作,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研究条件。专著出版后,另一所大学的乙教授对该专著非常推崇,不仅将其作为研究生教学的指定教材,而且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引用了王教授著作的若干结论,并且都注明了出处。 根据上述事实和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假如王教授的博士生丙帮助王教授撰写了该专著中独立的一章,而王教授仅在后记中对此表示感谢,那么丙能否对该专著主张享有著作权?为什么?
第12题:
承诺
新要约
要约邀请
缔约过失
第13题:
A.杂志社侵犯了王教授的著作权,张某未侵权
B.杂志社未侵犯王教授的著作权,张某侵了权
C.杂志社和张某均侵犯了60王教授的著作权
D.杂志社和张某均未侵犯王教授的著作权
第14题:
在下列情形中可以构成承诺的是( )。
A.甲向乙发出要约,丙得知后表示接受甲的条件
B.丙向丁发出要约,丁考虑后向戊表示同意丙的要约
C.张某向王某发出要约,要求10天内给予答复,过期视为承诺,王某未能如期答复
D.苏某根据广告上刊登的价格,给某体育用品厂汇款购买某型号的体育用品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王教授于2010年3月1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并演示了一种新医疗器械。丁某独立开发出相同产品并在2010年6月5日出版的某期刊上详细介绍了该医疗器械的结构。丁某和王教授分别于2010年6月20日和2010年7月1日就该医疗器械申请专利。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第20题:
王教授在2003年6月完成一本学术专著并于同年12月由出版社出版。这部学术专著是王教授单位的一项科研课题,单位为王教授的写作与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王教授与单位没有就专著的著作权属进行任何约定。王教授的同事甲为了使王教授能顺利完成该学术著作,承担了王教授其他课题的组织工作,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研究条件。专著出版后,另一所大学的乙教授对该专著非常推崇,不仅将其作为研究生教学的指定教材,而且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引用了王教授著作的若干结论,并且都注明了出处。 根据上述事实和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乙的行为是否侵犯了王教授的著作权?为什么?
第21题:
甲公司指派员工李某利用本公司资源研发了EVD技术,并于2007年12月20日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某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该技术,而后该公司于2008年3月6日提出EVD专利申请,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了享有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证明材料。李某针对该技术于2008年3月5日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王某和乙公司分别独立研发了同样的技术,王某于2007年12月20日提出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乙公司于2008年3月4日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如果上述专利申请均符合其他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且保护范围相同,则专利权应当授予何人?()
第22题:
王教授在2003年6月完成一本学术专著并于同年12月由出版社出版。这部学术专著是王教授单位的一项科研课题,单位为王教授的写作与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王教授与单位没有就专著的著作权属进行任何约定。王教授的同事甲为了使王教授能顺利完成该学术著作,承担了王教授其他课题的组织工作,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研究条件。专著出版后,另一所大学的乙教授对该专著非常推崇,不仅将其作为研究生教学的指定教材,而且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引用了王教授著作的若干结论,并且都注明了出处。 根据上述事实和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王教授的单位对该专著是否享有著作权?为什么?
第23题:
第24题:
如果没有上述存疑的篇幅,就不会有张教授的新作
在撰写新作的过程中,张教授有机会见到了王教授著作的手稿
上述存疑的篇幅,并不是王教授借鉴了张教授的观点
张教授认为上述存疑的篇幅是针对相关问题的最好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