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66岁。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2年来双下肢发凉麻木,时有小腿部抽痛及间歇性跛行,近来足痛转为持久性静止痛,夜间尤甚,往往抱膝而坐,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其诊断是()A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 雷诺氏病C 糖尿病足D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E 动脉栓塞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66岁。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2年来双下肢发凉麻木,时有小腿部抽痛及间歇性跛行,近来足痛转为持久性静止痛,夜间尤甚,往往抱膝而坐,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其诊断是()
A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

雷诺氏病

C

糖尿病足

D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E

动脉栓塞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66岁。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2年来双下肢发凉麻木,时有小腿部抽痛及间歇性跛行,近来足痛转为持久性静止痛,夜间”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60岁。双下肢发凉麻木已有2年。时有小腿部抽痛及间歇性跛行,近1月余足痛转为持续性静止痛,夜间痛剧,不能入睡,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其诊断是

    A、痛风

    B、雷诺病

    C、糖尿病足

    D、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患者,男,38岁。有15年吸烟史,出现右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病情发展,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剧烈,下肢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脱疽营养障碍期。此患者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间歇性跛行

    B、较长的吸烟病史

    C、患者发病年纪轻,病程长

    D、静息痛,夜间尤为剧烈

    E、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参考答案:C

  • 第3题:

    患者,男,66岁。有高血压病史lO余年。2年来双下肢发凉麻木,时有小腿部抽痛及间歇性跛行,近来足痛转为持久性静止痛,夜间尤甚,往往抱膝而坐,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其诊断是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雷诺氏病

    C、糖尿病足

    D、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E、动脉栓塞


    参考答案:D

  • 第4题:

    患者,男,60岁。双下肢发凉麻木2年,时有小腿部抽痛及间歇性跛行,近1月余足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痛剧,不能入睡,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其诊断是

    A.痛风
    B.雷诺病
    C.糖尿病足
    D.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答案:D
    解析:
    辨证为脱疽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D),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雷诺病(B)患者患肢动脉搏动正常。糖尿病足(C)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

  • 第5题:

    患者,男,36岁,18年吸烟史。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Ⅱ期,其典型表现为

    A.静息痛
    B.间歇性跛行
    C.足趾溃疡坏死
    D.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E.患肢麻木、发凉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患者,男,60岁。双下肢发凉麻木2年,时有小腿部抽痛及间歇性跛行,近1月余足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痛剧,不能入睡,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其诊断是()

    • A、痛风
    • B、雷诺病
    • C、糖尿病足
    • D、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患者男,69岁,因“双下肢麻木、发凉3年”来诊。患者丧偶独居。吸烟。糖尿病病史12年,一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7mmol/L左右,餐后2h血糖约10mmol/L。近3年自觉双下肢麻木,发凉,有间歇性跛行,无静息痛。高血压病史12年。查体:BP148/90mmHg;10g尼龙丝触觉减退,踝反射减退,两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右足底见胼胝,足无畸形,趾间真菌感染,双下肢轻度水肿。患者入院后应常规行()。

    • A、下肢动脉血管彩超
    • B、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 C、足X线片
    • D、经皮氧分压测定
    • E、足创面分泌物细菌学检查
    • F、肌电图检查

    正确答案:A,B,C,D,E

  • 第8题:

    下列哪项不是脱疽局部缺血期的临床表现()

    • A、静息痛
    • B、间歇性跛行
    • C、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 D、患肢麻木
    • E、患肢发凉

    正确答案:C

  • 第9题:

    男,35岁,吸烟15年,出现右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病情发展,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剧烈,下肢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此患者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是()。

    • A、间歇性跛行
    • B、较长的吸烟病史
    • C、患者发病年轻,病程长
    • D、静息痛,夜间尤为剧烈
    • E、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多选题
    患者,男,30岁。"以间歇性跛行10余天,加重伴左腿夜间痛1周"入院。患者10余天前出现间歇性跛行,起初并未在意,以为是搬重物扭伤腰所致,后来逐渐加重,并出现左腿皮肤温度降低,颜色苍白,夜间疼痛厉害,足背动脉搏动不清。下列哪些病史对诊断本病意义较大()
    A

    有长期大量吸烟史

    B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

    C

    风心病及房颤病史

    D

    患者曾经患有左腿的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E

    左小腿出现麻木,怕冷,刺痛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60岁。双下肢发凉麻木2年,时有小腿部抽痛及间歇性跛行,近1月余足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痛剧,不能入睡,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其诊断是()
    A

    痛风

    B

    雷诺病

    C

    糖尿病足

    D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E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正确答案: A
    解析: 辨证为脱疽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D),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雷诺病(B)患者患肢动脉搏动正常。糖尿病足(C)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

  • 第12题:

    患者,男,66岁。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2年来双下肢发凉麻木,时有小腿部抽痛及间歇性跛行,近来足痛转为持久性静止痛,夜间尤甚,往往抱膝而坐,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其诊断是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雷诺病

    C、糖尿病足

    D、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E、动脉栓塞


    参考答案:D

  • 第13题:

    患者男,35岁,吸烟史15年,主诉右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近1个月来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剧烈,下肢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此患者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是

    A、患者发病年轻,病情长

    B、较长的吸烟病史

    C、间歇性跛行

    D、静息痛,夜间尤为剧烈

    E、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患者,男,38岁。出现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有20年吸烟史。近来病情发展,持续疼痛,夜间尤甚,右下肢肌肉萎缩,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不考虑该患者为下肢A硬化性闭塞的主要依据是:( )
    A.患者年轻,病史长
    B.间歇性跛行
    C.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D.夜间疼痛重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患者,男,38岁。出现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有20年吸烟史。近来 病情发展,持续疼痛,夜间尤甚,右下肢肌肉萎缩,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不考虑该患者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的主要依据是
    A.患者年轻,病史长 B.间歇性跛行 C.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D.夜间疼痛重


    答案:A
    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都可有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及静息痛,因此不能用于两者的鉴别。但两者的好发年龄不同:前者青壮年多见,后者多见于45岁以上。

  • 第16题:

    患者,男,36岁,18年吸烟史。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Ⅱ期,其典型表现为()。

    • A、静息痛
    • B、间歇性跛行
    • C、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 D、患肢麻木、发凉
    • E、足趾溃疡坏死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患者男,69岁,因“双下肢麻木、发凉3年”来诊。患者丧偶独居。吸烟。糖尿病病史12年,一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7mmol/L左右,餐后2h血糖约10mmol/L。近3年自觉双下肢麻木,发凉,有间歇性跛行,无静息痛。高血压病史12年。查体:BP148/90mmHg;10g尼龙丝触觉减退,踝反射减退,两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右足底见胼胝,足无畸形,趾间真菌感染,双下肢轻度水肿。为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不恰当的措施是()。

    • A、每天洗脚,用抗真菌软膏
    • B、卧床休息
    • C、戒烟
    • D、夜间可用热水袋保暖
    • E、可自用鸡眼膏祛除胼胝
    • F、可根据喜好穿布鞋、皮鞋或拖鞋

    正确答案:B,D,E,F

  • 第18题:

    患者,男,60岁。双下肢发凉麻木已有2年。时有小腿部抽痛及间歇性跛行,近一月余足痛转为持续性静止痛,夜间痛剧,不能入睡,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其诊断是()

    • A、痛风
    • B、雷诺氏病
    • C、糖尿病足
    • D、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某男,左足怕冷、疼痛、间歇性跛行年余。月余来足痛转为持续性静止痛,夜间痛剧,不能入睡,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应诊断为()。

    • A、痹证
    • B、脱疽
    • C、糖尿病坏疽
    • D、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 E、雷诺病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男,36岁,18年吸烟史。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Ⅱ期,其典型表现为()。
    A

    静息痛

    B

    间歇性跛行

    C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D

    患肢麻木、发凉

    E

    足趾溃疡坏死


    正确答案: E
    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3期;
    1期是局部缺血期,表现就是下肢的麻木,间歇性跛行,或有间歇性疼痛。
    2期是营养障碍期,表现为肌肉的萎缩,汗毛的脱落,疼痛加重出现持续性静息痛,颜色瘀紫,发绀等。
    3期是溃疡坏死期,表现为脱疽,溃疡。
    营养障碍期是除血管痉挛继续加重外,还有明显的血管壁增厚及血栓形成。即使在休息时也不能满足局部组织的血液需求,故病人足趾部可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甚。剧痛常使其夜不能寐,迫使其屈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垂于床沿,以增加血供缓解疼痛。这种现象称之为静息痛(休息痛)。

  • 第21题:

    单选题
    男,35岁,吸烟15年,出现右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病情发展,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剧烈,下肢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此患者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是()。
    A

    间歇性跛行

    B

    较长的吸烟病史

    C

    患者发病年轻,病程长

    D

    静息痛,夜间尤为剧烈

    E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正确答案: A
    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有别于动脉硬化,节段分布的血管炎症,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段的中、小动静脉,病理上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炎症细胞浸润性血栓,而较少有血管壁的受累。患者发病多为青年人,病程较长。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是一常见的老年性动脉系统疾病,其病理过程缓慢而隐匿,临床表现以缺血性肢痛、间歇性跛行为特征。发病年龄是鉴别二者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