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创造
感受
直觉体现
实践
第1题:
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第一,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论的内在本性之一;第二,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第三,最根本的,马克思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因此,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为根基的,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存在概念是内在融通的,是用实践范畴来揭示人在世界中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的基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过程,就是人通过实践开显自身的存在意义和周围世界的存在意义的历史过程。人的理想存在状态,也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达到。
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
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马克思是在实践论与存在论的整体框架内统一思考自由问题的。人的存在是社会性存在,决定人类生存自由与否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只有改变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革命实践所取得的自由,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
略
第2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首先揭示了()。
第3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美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
第4题: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前,探索美的本质的途径和观点有()。
第5题:
实践派美学的代表性观点是()。
第6题:
“充实之谓美”是()提出来的美学观点
第7题: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文学为政治服务”
"美是典型"
“艺术是现实的反映”
“情感的逻辑”
第11题: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黑格尔《美学》
第12题:
实践是美的产生根源
自然的人化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实践
审美活动构成的基本因素
第13题:
马克思用()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学是美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社会实践
略
第14题:
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主要观点包含()
第15题:
为什么说马克思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学是美学研究史上的根本变革?
第16题:
“人是世界的美”这句美学名言出自()。
第17题:
下列对实践概念理解错误的是()
第18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提出来的美学观点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纯粹从事物直观属性本身去进行考察
仅仅从人的主观意识去进行考察
从物质实践的角度去进行考察
把美的根源看作客观精神
劳动创造了美
第22题: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的本能活动
实践是实现改造世界任务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
第23题:
凡是劳动都能创造美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所有劳动都体现了美的规律
一切人类实践活动都可以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