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穿刺点
皮肤穿刺点下方
皮肤穿刺点上方
血管进针点下方
血管进针点上方
第1题:
外周静脉导管置管位置正确的是:
A下肢静脉穿刺比上肢静脉穿刺感染率高
B穿刺手部血管比腕部上臂血管静脉炎发生率高
C股静脉置管的细菌定植率低
D置有外周静脉导管肢体穿刺点上方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第2题:
股静脉穿刺后按压不当,最容易发生什么?
第3题:
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要点有
A、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血肿
B、股动脉穿刺者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C、定时测量血压和脉搏
D、股动脉穿刺点应用沙袋压迫止血2~4小时
E、安静卧床休息后4小时可进食或起床活动
第4题:
股静脉穿刺后按压不当,最容易发生
A.血栓
B.局部血肿
C.空气栓塞
D.静脉炎
E.蜂窝组织炎
第5题:
透析后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止血,力量要适宜,一般要求动脉或静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时间应()分钟,应同时按压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压迫部位应在距穿刺针尖方向()处
第6题:
股静脉穿刺不正确描述的是()。
第7题:
股静脉穿刺的缺点是()
第8题:
股静脉穿刺后压迫止血位置最正确的是()
第9题:
在股动脉外侧0.5cm处垂直刺入,见暗红色血液,提示进入股静脉
在股动脉内侧0.5cn、处垂直刺入,见暗红色血液.提示进入股静脉
如一次穿刺失败.可重复穿刺1次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2~3分钟
第10题:
选择好穿刺点
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
拔出动脉内瘘针后再拔静脉内瘘针,压迫穿刺部位2~3min
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松紧适宜
嘱患者压迫15~30min后摘除止血带并观察有无出血
第11题:
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按压止血60分钟
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2小时
为预防血栓形成需长期口服抗凝药
严密观察穿刺肢体肤色
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8小时
第12题:
第13题:
股静脉穿刺点位于股动脉什么位置?
第14题:
( 93~94 题共用备选答案)
第 93 题 股静脉穿刺后压迫时间是( )
第15题:
股静脉穿刺不正确的描述是
A、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
B、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cm
C、股动脉搏动点外侧0.5cm
D、拔出针头后压迫局部5分钟
E、边退针边抽回血
第16题:
动静脉内瘘拔针后,穿刺部位用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松紧要适度,压迫后能触及(),嘱患者压迫()min,后摘除止血带,并观察有(),听诊()是否良好。
第17题:
下列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描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大腿下部大出血时应压迫()以止血
第19题:
右侧股动脉多次穿刺未能成功,穿刺点皮下迅速隆起一较大痛性包块()。
第20题:
容易损伤骨神经
容易损伤股动脉
位置隐蔽不易穿刺
容易发生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21题:
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
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cm
股动脉搏动点外侧0.5cm
拔出针头后压迫局部5分钟
以上均是
第22题:
2~3分钟
3~5分钟
5~10分钟
10~I5分钟
30分钟
第23题:
皮肤穿刺点
皮肤穿刺点下方
皮肤穿刺点上方
血管进针点下方
血管进针点上方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