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前调查
贷时审查
贷后检查
贷前准备
第1题:
()系统是信贷管理系统(CM2006)风险资产管理下一业务子系统。该系统通过逐户采取不良贷款信息、制定清收处置预案等,为监测分析、合理定价、批量化处置不良贷款提供科学依据。
第2题:
以若干大银行统一的优惠利率为基础,并考虑到违约风险补偿和期限风险补偿的贷款定价法是()。
第3题:
贷款保证目的是对借款人按约、足额偿还贷款提供保障。
第4题:
内部评级是有效的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基础,是度量授信对象及其授信业务的信用风险的工具,其主要用途包括:()
第5题:
风险评级是风险管理流程中的重要工具准确的、及时的风险评级,是下列哪些事项的决定因素()
第6题:
按照《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固定资产贷款合同至少应覆盖哪些要素和有关细节?()
第7题:
依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贷款风险评价应以分析借款人现金收入为基础,采取()分析方法,全面、动态地进行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
第8题:
资金成本
贷款风险度
客户的综合回报水平
贷款额度
第9题:
贷款保障程度
贷款偿还方式
贷款数量
贷款偿还期限
第10题:
贷款利率、用途及金额、期限
还款保障及风险处置
借款人财务指标
贷款支付要求
第11题:
对财会、信贷、风险、资金营运等部门提供的定价基础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计。
提出贷款利率定价政策,拟定贷款利率定价模型。
拟定贷款基本利率及贷款利率定价浮动幅度方案,维护和更新贷款利率定价参数。
组织实施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审定的贷款利率定价政策,并对定价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12题:
信贷金额
贷款定价中的风险溢价
为贷款损失确定适当的拨备
贷款组合分析和管理
第13题:
金融机构贷款分为一次性还清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的依据是()
第14题:
按照贷款保障程度划分贷款种类时,风险最大的一类贷款是()。
第15题:
()是保障贷款科学决策及贷款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其目的是保障贷款安全,分析风险,合理定价。
第16题:
信贷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贷款定价管理精细化要求,下列哪些因素是贷款定价的基本依据()。
第17题:
银行贷款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是()
第18题:
合理确定贷款价格是商业银行公司贷款管理的重要内容,()不是贷款定价的原则。
第19题: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具体的()、支付、还贷保障及风险处置等要素和有关细节。
第20题:
不良贷款管理
风险拨备
贷款质量12级分类
呆账核销
第21题:
风险预测
评价抵押品价值
合理定价
信用分析
第22题:
贷款用途是否合理。
依据国家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判断建设项目手续的依法合规性。
结合项目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状况,审慎判断贷款合理金额与期限。
根据项目发起人或股东的出资实力、出资来源及融资能力,结合对后续项目贷款发放可能性的分析,判断项目资本金按期按比例到位的可靠性、贷款回收的保障程度。
第23题:
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零售贷款质量
发现零售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及不良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工作
为判断贷款损失准备是否充足提供依据,确保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
建立健全零售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及分析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零售贷款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