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化银
银原子
银离子
溴化银分子
第1题:
潜影的本质是
A.银离子集团nAg+
B.银离子Ag+
C.银集团nAg
D.卤化银
E.感光中心
第2题:
卤化银包括()
第3题:
下面哪些卤化银可用于作感光材料()
第4题:
在卤化银的种类中()的感光能力最差。
第5题:
曝光时感光中心上聚集了为数很少的()。
第6题:
感光乳剂中的卤化银有( )
第7题:
氟化银易溶于水
卤化银以胶体形式存在
卤化银可直接涂布在片基上
扁平颗粒用氯化银制成
颗粒大小对影像没有影响
第8题:
成像层中的光敏成分与传统胶片不同
传统胶片中,卤化银既是光敏主体,又是显影时提供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的“仓库”
激光热成像技术胶片中,卤化银只是感光主体,但不是提供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的“仓库”
卤化银只负责形成潜影
显影时的“银源”来自于大量的有机银
第9题:
氯化银、碘化银
氯化银、溴化银
溴化银、碘化银
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
第10题:
全部的卤化银变成了银原子
一部分卤化银变成了银原子
全部的银原子变成了卤化银
一部分银原子变成了卤化银
卤化银和银原子数量无变化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氯化银
溴化银
碘化银
第13题:
第14题: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与银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其中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都应用于感光材料,只有氟化银不能应用。传统X线胶片的感光物质是溴化银加上微量的碘化银,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物质仅为溴化银。卤化银是胶片产生影像的核心。卤化银是以微晶体状态存在,卤化银的感光作用是以每个晶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晶体颗粒的大小、分布会给影像效果带来影响:①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②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颗粒性好;③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④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下列卤化银和氟化银叙述正确的是()
第15题:
曝光时感光中心上聚集了为数很少的银原子,但是这些微量的银原子却使整个卤化银晶体的还原速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曝光的卤化银能很快地被显影,形成可以看见的影像。
第16题:
卤化银可以分为()。
第17题: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与银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其中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都应用于感光材料,只有氟化银不能应用。传统X线胶片的感光物质是溴化银加上微量的碘化银,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物质仅为溴化银。卤化银是胶片产生影像的核心。卤化银是以微晶体状态存在,卤化银的感光作用是以每个晶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晶体颗粒的大小、分布会给影像效果带来影响:①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②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颗粒性好:③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④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明胶与银离子相互作用,生成一种不稳定的银胶络合物。明胶加热时该络合物分解,生成了银及硫化银,它们聚集在溴化银晶体的缺陷和位错的部位上,构成了感光中心。明胶能吸收卤化银在感光时产生的卤原子,以防止卤原子与银原子的重新化合,因而相对地提高了感光度。明胶可以包围卤化银晶体,使它们彼此不直接接触,并能均匀涂布在片基上,不沉淀、不结块,保护了未感光卤化银晶体不被显影。明胶膨胀后具有多孔性,可使较小分子通过。明胶具有热熔冷凝的特性。明胶黏性很强,使乳剂牢固地黏着在片基上。明胶参与坚膜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氯化银、碘化银
氯化银、溴化银
溴化银、碘化银
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
第20题:
明胶能提高感光度
明胶是吸卤剂
明胶不参与坚膜作用
明胶热熔冷凝
明胶可保护未感光卤化银
第21题:
将银原子还原成银离子
将银离子氧化成银原子
将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
将银原子氧化成银离子
将银原子从照片上溶解掉
第22题:
硝酸银
氯化银
溴化银
溴化钾与碘化钾
碘化银
第23题:
氟化银易溶于水
卤化银以胶体形式存在
卤化银可直接涂布在片基上
扁平颗粒用氯化银制成
颗粒大小对影像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