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形态从高到低依次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
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信贷资产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的贷款属于正常类
对实施五级分类管理的贷款,贷后分类主要采取脱期法
第1题:
以下关于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描述正确的有()。
第2题:
信贷资产七级分类(以下简称七级分类)是以()为基础来评估信贷资产质量的分类方法。
第3题:
关于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方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第4题:
关于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第5题:
关于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第6题:
以下关于建设银行资产风险分类说法正确的有()。
第7题:
关于信贷资产十二级分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第8题:
信贷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将其划分为十二个级别。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范围主要包括各类本外币贷款、表外授信中的信用证、保证、信贷证明、银行承兑汇票、保理担保付款、贷款承诺。
信贷资产分类方法分为直接分类法和非直接分类法。
只有可疑和损失类信贷资产为不良信贷资产。
符合损失级特征的信贷资产直接分类为损失级。
第9题:
次级类的信贷资产,损失率小于25%
次级类的信贷资产,损失率小于40%(含)
可疑类信贷资产,损失率在40%-90%(含)
损失类信贷资产,损失率高于90%
第10题:
表外信贷资产必须进行风险分类
表外信贷资产由银行自行确定是否进行五级分类
表外信贷资产不存在后三类分类
以上说法仅B和C正确
第11题:
贷时分类是为确定新发放信贷资产的分类形态而进行的风险分类
贷后分类是为动态确定存量信贷资产分类形态而进行的风险分类
贷时分类与信贷业务贷前决策相结合,测评结果作为信贷业务运作材料,供信贷决策参考
贷后分类应与贷后管理相结合,根据贷后管理中发现的风险信号及时调整分类形态,并将风险分类结果作为风险预警和处置的重要依据
第12题:
贷时分类是为确定新发放信贷资产的分类形态而进行的风险分类
贷后分类是为动态确定存量信贷资产分类形态而进行的风险分类
贷时分类与信贷业务贷前决策相结合,测评结果作为信贷业务运作材料,供信贷决策参考
贷后分类应与贷后管理相结合,根据贷后管理中发现的风险信号及时调整分类形态,并将风险分类结果作为风险预警和处置的重要依据
第13题:
关于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第14题:
根据《湖北省农村信用社2015年风险管理计划》的要求,风险资产分类要真实准确,下列风险资产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第15题:
关于不良贷款的损失率标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第16题:
下列关于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以下关于信贷资产分类类别与预期损失比率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在贷款分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关于信贷资产减值测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第20题:
正常类信贷资产的预期损失比率为0
关注类信贷资产的预期损失比率为20%
次级类信贷资产的预期损失比率为20(含)以下
可疑类信贷资产的预期损失比率为20%--90%(含)
第21题:
建设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采取十二级分类
按照分类对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可分为公司类和零售类
分类方法包括直接分类和非直接分类
非直接分类是指不符合直接分类条件的信贷资产,由分类人员确定初始分类级别,经过风险因子判断和加权调整、风险缓释措施分析调整、综合调整实施风险分类
第22题: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揭示资产可能损失的程度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结果是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实施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本质上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或及时足额履约的可能性
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在年终调整风险分类。
第23题: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揭示资产可能损失的程度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结果是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实施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本质上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或及时足额履约的可能性
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在年终调整风险分类
第24题:
收益
风险
损失
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