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增加资本
二是降低总的风险加权资产
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对策,总体的思路是增加风险加权资产的总量
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对策,总体的思路是降低风险加权资产的总量
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子对策,包括增加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第1题: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信息披露的范围包括( )。
A.资本充足率
B.资本构成
C.风险敞口
D.管理过程
E.风险管理策略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简述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策略。
第5题: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对资本充足率与贷款损失准备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6题: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确定资本严重不足的商业银行的标准为()
第7题:
构建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三大支柱”
提出商业银行应同时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提资本
规定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多种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
核心是内部评级法
反映了近年来国际化大银行风险管理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
第8题:
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资本充足率不足8%,或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足4%
资本充足率不足4%,或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足2%
上述答案均不正确
第9题:
资本充足率数据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后,方能对外披露
资本充足率管理是指以资本充足率最大化为目标,对资本充足率进行的计划、计量、监测、调控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资本充足率管理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管理机制,在确保全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控制目标,约束风险资产过度扩张
资本充足率计算应符合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后续规范性文件要求
根据全行资本充足率目标,设置资本充足率预警区间,区分正常和预警两种状态并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10题:
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
并表范围
资本
资本充足率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第11题: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持有的、符合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持有的、符合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的资本与资产之间的比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持有的、符合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的所有者权益与资产之间的比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持有的、符合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的风险加权资产与资本之间的比率
第12题:
一是增加资本
二是降低总的风险加权资产
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对策,总体的思路是增加风险加权资产的总量
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对策,总体的思路是降低风险加权资产的总量
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子对策,包括增加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总资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资本充足率>8%的公式正确地描述了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及监管要求()。
第16题:
资本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第17题:
我国对管理水平较高的商业银行采用较宽松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对管理水平较低的银行要求较高的资本充足率。()
第18题: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应建立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等各项损失准备的基础上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缺口应从资本中扣除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贷款损失准备缺口从资本中扣除”做了明确规定
“贷款损失准备缺口从资本中扣除”的规定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报表中有所体现
第19题:
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依据2012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实施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仅需在每月月末保持在监管要求比率之上
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8×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第20题:
资本充足率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
账面资本管理
资本总量与结构管理
资本计量与评估管理
第21题:
资本充足率
资本构成
风险敞口
盈利能力
风险管理策略
第22题:
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依据2004年中国银监会发布的《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仅需在每月末保持在监管要求比率之上
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8×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第23题:
分子
分母
加法
减法
扣减项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