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对于蚂蚁及人,都是有觉性的、未知杀死一只蚂蚁或者杀死一个人,何罪较重?”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只蚂蚁从右图的正方体的A顶点沿正方体的表面爬到正方体的C顶点,设正方体边长为a,问该蚂蚁爬过的最短路程为: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日益严重的抗生素抗药性使得人们将来可能死于今天很容易治愈的疾病。有研究称,蚂蚁可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下列哪项作为前提?

    A.侵袭蚂蚁的病原体没有对蚂蚁产生的抗菌素形成抗药性
    B.蚂蚁使用身上特殊腺体分泌的化学成分包裹自己来抵御病菌
    C.不同蚂蚁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其杀菌效力各不相同
    D.有些真菌可以释放化学成分劫持蚂蚁的神经中枢而杀死蚂蚁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蚂蚁可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
    论据:日益严重的抗生素抗药性使得人们将来可能死于今天很容易治愈的疾病。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建立联系。侵袭蚂蚁的病原体没有对蚂蚁产生的抗菌素形成抗药性,说明蚂蚁产生的抗生素不会造成病原体的抗药性,所以蚂蚁可以当作新型的抗生素,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如果侵袭蚂蚁的病原体产生抗药性的话,蚂蚁就不能作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蚂蚁如何抵御病菌的方式与蚂蚁是否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不同蚂蚁的杀菌效力与蚂蚁是否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真菌如何杀死蚂蚁与蚂蚁是否能成为新型抗生素的来源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3题:

    张某等5人劫持了甲与乙,然后命令甲杀死乙,否则将杀死甲。甲被逼无奈用绳子勒死了乙。根据刑法规定,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故意杀人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C
    解析:
    《刑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甲的行为属于避险过当,故而C项当选。

  • 第4题:

    心理学家哈博特•赛蒙有一次在沙滩边观察蚂蚁时发现:为了适应地形,沙滩蚂蚁的巢穴相当复杂。经过研究和观察,他发现尽管是同一种蚂蚁,如果它的巢穴在干燥的地方,巢穴的结构就比较简单。这是因为___。

    • A、蚂蚁有较强的耐挫力 
    • B、蚂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 
    • C、蚂蚁有较强的心理调适力 
    • D、蚂蚁很聪明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老人用()杀死了第一只鲨鱼。


    正确答案:鱼叉

  • 第6题:

    螳螂,蚂蚁,蜘蛛,蜈蚣都是常见的昆虫。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蚂蚁大战》在场面描写方面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1)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手法,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这是处理复杂场面的有效途径。
    2)作者用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理,从而使蚂蚁的形象十分鲜活生动。

  • 第8题:

    《蚂蚁大战》本文所描写的蚂蚁大战有何类比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作者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

  • 第9题:

    单选题
    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相互间能交流信息。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后,能找来许多同伴帮忙搬运。研究发现,蚂蚁交换信息时,有一种蛋白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蚁患的防治。 上述文字重在强调()
    A

    防治蚁患的方法与策略

    B

    蚂蚁利用蛋白质交换信息

    C

    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

    D

    蚂蚁根据群体性需求交流信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蚂蚁大战》本所描写的蚂蚁大战采用了什么写法以及有何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采用的类比写法。本文表面上是写蚂蚁大战,但是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作者由蚂蚁大战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得出“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并无两样”的结论。体现战争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的深重灾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王佳闲着没事,养了一只蚂蚁,在他的培养下,蚂蚁竟然能按照他的命令行动了。王佳命令蚂蚁:“站起来!”蚂蚁立刻竖起身子来。王佳命令蚂蚁:“打滚!”蚂蚁立即打起滚来。王佳的蚂蚁怎么样:(  )。
    A

    只会站起来

    B

    只会打滚

    C

    能按照命令行动

    D

    能听懂人的话


    正确答案: A
    解析:
    “蚂蚁竟然能按照他的命令行动了”表明王佳的蚂蚁能按照命令行动。

  • 第12题:

    单选题
    真菌蚂蚁是一种依靠蘑菇为食的蚂蚁。研究人员发现此种蚂蚁的嘴巴和前肢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充满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这些腺窝借助细小的孔道向外释出抗生素以杀死损害作物的寄生虫,如此可确保蚂蚁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根据上文,判断真菌蚂蚁与细菌两者的互助关系为下列哪一项?()
    A

    寄生

    B

    捕食

    C

    片利共生

    D

    互利共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只死螳螂,立刻回洞找来10只蚂蚁搬,搬不动;然后每只蚂蚁回去各找来10只蚂蚁,还是搬不动;于是每只蚂蚁又回去找来10个伙伴,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死螳螂拖回洞里。问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参加了搬运?
    A.1210 B.1257 C.1331 D.1441


    答案:C
    解析:
    。一只蚂蚁回洞找10只同伴,共有11只蚂蚁,11只蚂蚁再回洞找同伴,每只找10只,共找来同伴11×10=110(只),加上找同伴的11只,则共有蚂蚁121只,121只蚂蚁再回洞找同伴,共找来121×10=1210(只),加上去找同伴的121只,则共有蚂蚁1331只。故选C项。本题计算时易忽略掉去找同伴的那些蚂蚁,从而得到错误选项。

  • 第14题:

    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只死螳螂,立刻回洞找来10只蚂蚁搬,搬不动;然后每只蚂蚁回去各找 10只蚂蚁,还是搬不动;每只蚂蚁又回去找来10个伙伴,终于把死螳螂拖回洞里,问共有 多少只蚂蚁参加了搬运?( )

    A. 1210
    B. 1257
    C. 1331
    D. 1441

    答案:C
    解析:
    一只蚂蚁回洞找10只同伴,共有11只蚂蚁,11只蚂议再回洞找同伴,每只找10只,共找来同伴11X10 = 110(只),加上找同伴的11只,则共有蚂蚁121只,121只蚂蚁再回洞找同伴,共找来121X10=1210(只),加上去找同伴的121只,则共有蚂蚁1331只。 故选C项。本题计算时易忽略掉去找同伴的那些蚂蚁,从而得到错误选项。

  • 第15题:

    某国细菌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的“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下列对“真菌蚂蚁腺窝”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腺窝,这些腺窝非常细小
    B.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的许多细小腺窝里寄生着一种细菌,这种细菌能产生抗生素
    C.为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蚂蚁的每一个腺窝上都有一个小孔通向身体外部
    D.抗生素可杀死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确保蚂蚁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答案:C
    解析:
    C项,文段之中没有关于一个腺窝对应一个小孔的信息,故C项说法锆误。A、B、D 三项说法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16题:

    《蚂蚁大战》所描写的蚂蚁大战有何类比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本文表面上是写蚂蚁大战,但是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由蚂蚁大战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得出“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的结论。仔细品味,梭罗的蚂蚁大战描写中,处处“微言”着社会和人生的大义,即战争只能造成两败倶伤,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深重的灾难。

  • 第17题:

    对于蚂蚁及人,都是有觉性的、未知杀死一只蚂蚁或者杀死一个人,何罪较重?


    正确答案:众生性命,皆是平等。惟造杀业者,起心动念,多有差别。既有差别,则罪果当分轻重。杀人之心,自较杀蚂蚁之心,凶恶增加数倍,故罪大。如不了此义,兹举一例,可以辨明,路上行人与家中父母,同是人耳,试问杀父母之罪,与杀路人之罪同否?

  • 第18题:

    蚂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蚂蚁有强烈的期待情怀: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蚂蚁还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蚂蚁的精神品质对“蚁族”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哲学启示?


    正确答案: ①蚂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启示“蚁族”,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②蚂蚁永不言弃的精神启示“蚁族”,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③蚂蚁强烈的期待情怀启示“蚁族”,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 第19题:

    《蚂蚁大战》本文在场所描写方面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本文的景物描写属于场面描写,既描写蚂蚁大战总的场面,又采用以点带面的手法,具体选择了红黑三只蚂蚁之间的战斗,使人们从典型局部而通览全局。

  • 第20题:

    我国1997年《刑法》规定杀死大熊猫要比杀死一个人的罪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问答题
    《蚂蚁大战》本文所描写的蚂蚁大战有何类比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作者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蚂蚁大战》所描写的蚂蚁大战有何类比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本文表面上是写蚂蚁大战,但是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由蚂蚁大战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得出“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的结论。仔细品味,梭罗的蚂蚁大战描写中,处处“微言”着社会和人生的大义,即战争只能造成两败倶伤,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深重的灾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蚂蚁效应是指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上百万只蚂蚁团结起来,组成一个蚂蚁军团,则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将豺狼虎豹啃噬得只剩下一堆骨头。懒蚂蚁效应指一些蚂蚁东张西望,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侦查和研究上,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但不像大多数蚂蚁那样忙碌地寻找、搬运食物。在缺少懒蚂蚁的情况下,蚁群会失去寻找食物的能力,而当懒蚂蚁挺身而出时,就能迅速带领蚁群找到食物。根据上述说法,下列哪项体现了懒蚂蚁效应?(  )
    A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纷纷捐款捐物、领养受灾儿童,以不同的形式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B

    红蚂蚁很懒,不愿意寻找食物,衣食住行都要靠黑蚂蚁替它们完成,而且常抢黑蚂蚁的蛹,运回自己的窝里

    C

    有两个人要去寻找大海,一个人有一根鱼竿,另一个人有一个鱼篓。他们没有各奔东西,而是一起商量怎么去

    D

    王某是营销部门的主管,很多事情他都只是向下属交代一声,告诉他们怎么做,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懒蚂蚁效应的定义要件是“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侦查和研究上,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不像大多数蚂蚁那样忙碌”,D项正确,王某作为主管,很多事情他都只是向下属交代一声,告诉他们怎么做,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干,不像别人一样忙忙碌碌,正是懒蚂蚁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