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化”,就是“无待”之化
事物不仅各自“独化”,而且相互之间也不存在转化的关系
“玄冥之境”是万物“独化”的场所和境界,是一种抹杀差别、取消是非、不分彼此、自满自足的境界
事物虽然各自“独化”,但是相互之间仍然存在互相转化的关系
郭象的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思想是为了解决万物何以能转化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第1题:
以下哪些属于文献记载中的古蜀王族?()
第2题:
向秀和郭象认为怎样去追求幸福()。
第3题:
在"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中,"烛"之义为()
第4题:
下列语句表现了作者的人格和抱负的一句是()
第5题:
论述关于诗歌创作形象思维方式的观点是“(),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第6题:
《庄子注》是中国西晋玄学家()解释《庄子》的著作。
第7题:
蜡烛
洞察
光明
看见
第8题:
玄冥
柏灌
开明
应龙
第9题:
司马承祯所主实为性、命并重的修养方法,后世称为性命双修
以“打坐”为修道的主要途径
司马承祯回归到道教借以立论的元气论和神仙论,重视作为炼形工夫的养气说和内丹术
司马承祯抛弃了成玄英等人倡设的“重玄”和凝神收心之学
通过性命双修的方法,可以达到庄子所言的“坐忘”之境
第10题: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第11题:
第12题:
郭象
成玄英
何晏
王弼
第13题:
以下对向秀和郭象的玄学说法正确的是()?
第14题:
在"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中,"玄冥"之义为()
第15题:
在道家里,老子习惯用“冥”,庄子习惯用“玄”,合称“玄冥“。
第16题:
玄冥
第17题:
谈谈郭象的独化
第18题:
我国晚清学者王国维认为,诗的意境可区分为以下几类()
第19题:
黑暗
昏暗
昏沉
病情暗昧不清
第20题:
独化
逍遥
至人
要逍遥,称为至人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雄浑之境
冲淡之境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古朴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