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甲公司自建的厂房于2013年6月1日投入使用,该厂房的建造成本是12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2013年甲公司因该厂房应该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A 128B 130C 118D 120

题目
单选题
甲公司自建的厂房于2013年6月1日投入使用,该厂房的建造成本是12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2013年甲公司因该厂房应该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

128

B

130

C

118

D

120


相似考题
更多“甲公司自建的厂房于2013年6月1日投入使用,该厂房的建造成本是12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甲公”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 4~8 题。甲公司自行建造某项生产用大型设备,该设备由A、B、C、D四个部件组成。建造过程中发生外购设备和材料成本7320万元,人工成本1200万元,资本化的借款费用1920万元,安装费用1140万元,为达到正常运转发生测试费600万元,外聘专业人员服务费360万元,员工培训费120元。20×5年1月,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因设备刚刚投产,未能满负荷运转,甲公司当年度亏损720万元。

    该设备整体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A、B、C、D各部件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公允价值分别为3360万元、2880万元、4800万元、2160万元,各部件的预计使用年限分别为10年、15年、20年和12年。按照税法规定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按10年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其初始计税基础与会计计量相同。 甲公司预计该设备每年停工维修时间为15天。因技术进步等原因,甲公司于20×9年1月对该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新的部件E代替了A部件

    第4题:甲公司建造该设备的成本是( )。

    A.12180万元

    B.12540万元

    C.12660万元

    D.13380万元


    正确答案:A

    设备的成本=7320+1200+1920+1140+600=12180(万元)

  • 第2题:

    2×10年5月10日,甲公司以160万元的价格将其生产的设备出售给其子公司。甲公司该设备的成本为150万元。子公司购入后将该设备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于当年6月20日投入使用。子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编制当年度合并利润表时,该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抵销处理对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 )万元。

    A.1

    B.9

    C.10

    D.11


    正确答案:B
    解析:该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抵销处理对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160-150)-(160/5/2- 150/5/2)=9(万元)。会计处理:
    购入当期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收入)       160
    贷:营业成本(内部销售成本)       150
    固定资产——原价(差额,即未实现的毛利) 10
    同时,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用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         1
    贷:管理费用(当期多计

  • 第3题:

    甲企业2008年6月20日购入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原价l 000万元,八成新,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9年12月31日甲企业共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25

    B.300

    C.425

    D.420


    正确答案:C
    2008年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1 000×80%一50)×5/15÷2-125(万元),2008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所以2009年应计提折旧额一600×3/6-300(万元),所以2009年12月31日止甲企业共计提的折旧额为=125+300=425(万元)。

  • 第4题:

    2×17年2月1日,甲公司从其他单位购入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并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两栋厂房。2×17年9月1日,甲公司预计厂房即将完工,与乙公司签订了经营租赁合同,将其中的一栋厂房租赁给其使用。租赁合同约定,该厂房于完工时开始出租。2×17年9月15日,两栋厂房同时完工。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两栋厂房实际发生的建造成本均为300万元,能够单独计量。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则甲公司2×17年9月15日“投资性房地产——厂房”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900
    B.300
    C.750
    D.1200

    答案:B
    解析:
    甲公司2×17年9月15日”投资性房地产——厂房”入账价值为300万元。

  • 第5题:

    2015年1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专项财政拨款60万元,用以购买研发部门使用的某特种仪器。2015年6月20日,甲公司购入该仪器后立即投入使用。该仪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采用总额法核算政府补助,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度甲公司应确认其他收益为()万元。

    A. 3
    B. 3.5
    C. 5.5
    D. 6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在收到专项财政拨款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总额法核算下,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摊销确认为其他收益,固定资产从7月份开始折旧,递延收益也应从7月份开始摊销,所以2015年度甲公司应确认其他收益的金额=60/10×6/12=3(万元)。

  • 第6题:

    某企业2019年6月1日自行建造的一生产车间投入使用,该生产车间建造成本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20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20
    B.108
    C.114
    D.97.2

    答案:C
    解析:
    2020年应提折旧额=1200×2/20×6/12+(1200-120)×2/20×6/12=60+54=114(万元)。

  • 第7题:

    单选题
    大地公司20×8年3月31日与甲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将其不再使用的厂房转让给甲公司。合同约定,厂房转让价格为4300万元,该厂房所有权的转移手续将于20×9年2月10日前办理完毕。大地公司厂房系20×3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成本为8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8年3月31日签订销售合同时未计提减值准备。则下列有关大地公司在20×8年对该厂房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

    当年应计提折旧200万元

    B

    当年应计提折旧800万元

    C

    当年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00万元

    D

    当年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该厂房于20×8年3月31日已满足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定义,因此应于当时即停止计提折旧,所以20×8年的折旧费用=(8100-100)/10×3/12=200(万元);转换时,原账面价值4500万元[8100-(8100-100)/10×(3+4×12+3)/12]大于调整后的预计净残值4300万元,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200(4500-4300)万元。

  • 第8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17年6月投入使用一台设备,该设备原值124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4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2018年该设备应提折旧额为()万元。
    A

    20

    B

    32

    C

    24

    D

    36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甲公司自建的生产线于2009年12月1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的建造成本是150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2013年甲公司因该生产线应该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

    260

    B

    300

    C

    162

    D

    152


    正确答案: A
    解析: 2010年应该计提的折旧额=1500×2/5=600(万元),2011年应该计提的折旧额=(1500-600)×2/5=360(万元),2012年计提的折旧额=(1500-600-360)×2/5=216(万元)。2013年计提的折旧额=(1500-600-360-216-20)/2=152(万元)。

  • 第10题:

    单选题
    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厂房和设备,于2017年8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发生厂房工程支出200万元,设备及安装支出600万元,支付工程项目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监理费等共计100万元,进行负荷试车领用本*企业材料等成本40万元,取得试车收入20万元。预计厂房使用年限为20年,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7年该设备的折旧金额为()万元。
    A

    20

    B

    24

    C

    25.34

    D

    23


    正确答案: C
    解析: 待摊支出按照该项目支出占全部工程支出比例进行分摊,设备入账价值=600[600×(10040-20)/(200600)]=60090=690(万元),2017年该设备的折旧金额=690/1024/12=23(万元)。

  • 第11题:

    单选题
    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甲公司2×16年8月30日完成厂房工程支出100万元,设备及安装支出300万元,支付工程项目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监理费等共计50万元,进行负荷试车领用本企业材料等成本20万元,取得试车收入10万元,该工程当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厂房使用年限为20年,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16年该设备的折旧金额为()万元。
    A

    11.5

    B

    10

    C

    12.67

    D

    12


    正确答案: D
    解析: 待摊支出按照该项目支出占全部工程支出比例进行分摊,设备入账价值=300+[300×(50+20-10)/(100+300)]=300+45=345(万元),2×16年该设备的折旧金额=345/10×4/12=11.5(万元)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公司于2012年1月以90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60万元,甲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摊销,2012年末可收回金额为800万元,计提减值后甲公司预计此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变为5年,净残值依旧为0,原摊销方法不变。2013年此无形资产影响甲公司损益的金额为()。
    A

    -96万元

    B

    -88.89万元

    C

    -160万元

    D

    -140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1997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1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02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90

    B.108

    C.120

    D.144


    正确答案:B
    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小于设备的帐面净值750万元 
    [1230-(1230-30)÷10×4],所以2002年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应按560万元以及预计年限 
    计提折旧,(560-20)÷5=108万元

  • 第14题:

    2013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账产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96万元。2013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重新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2013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

    A.128

    B.180

    C.308

    D.384


    正确答案:C
    解析:2013年8月31日改良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600-(3600/5)×3+96=1536(万元),2013年应该计提折旧=(1536/4)×(4/12)=128(万元)。2013年月1月份到3月份应计提的折旧=(3600/5/12)×3=180(万元),所以2013年应计提折旧=180+128=308(万元)。

  • 第15题:

    某企业2011年5月19日出包建造的厂房投人使用,该厂房建造成本为1 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45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1年该厂房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 124.5 B. 122.5 C. 112 D. 140


    答案:B
    解析: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x100% ;企 业按月计提折旧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2011年折旧额=[(1 200 -45) x 10/ (10+9 + --- +2+1)] /12 x7 =210/12 x7 =122.5 (万元)。

  • 第16题:

    甲公司外购一台大型设备,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 200万元。该设备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甲公司每年对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20
    B.108
    C.125
    D.100

    答案:C
    解析:
    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总额=1 200-200=1 000(万元) 甲公司每年对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1 000/8=125(万元)

  • 第17题:

    大地公司20×8年3月31日与甲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将其不再使用的厂房转让给甲公司。合同约定,厂房转让价格为4300万元,该厂房所有权的转移手续将于20×9年2月10日前办理完毕。大地公司厂房系20×3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成本为8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8年3月31日签订销售合同时未计提减值准备。大地公司在20×8年对该厂房应计提的折旧额及应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分别为( )。

    A.200万元,200万元
    B.200万元,300万元
    C.800万元,200万元
    D.800万元,300万元

    答案:A
    解析:
    该厂房于20×8年3月31日已满足持有待售资产的定义,因此应从下月停止计提折旧,所以20×8年的应计提的折旧额=(8100-100)/10×3/12=200(万元);转换时,原账面价值4500万元[8100-(8100-100)/10×(3+4×12+3)/12]大于调整后的预计净残值4300万元,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4500-4300=200(万元)。

  • 第18题:

    甲公司20×8年9月30日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将其不再使用的厂房转让给乙公司。合同约定,厂房转让价格为1 300万元(等于其公允价值),预计将发生处置费用20万元。该厂房所有权的转移手续将于20×9年2月10日前办理完毕。甲公司厂房系20×3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成本为3 0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4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8年9月30日签订销售合同时未计提减值准备。下列有关甲公司因该厂房在20×8年资产负债表中的列报,说法正确的是( )。

    A.列示为“固定资产”,金额为1540万元
    B.列示为“固定资产”,金额为1280万元
    C.列示为“持有待售资产”,金额为1540万元
    D.列示为“持有待售资产”,金额为1280万元

    答案:D
    解析:
    甲公司应将该厂房作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固定资产核算,划分为持有待售时该厂房的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1 300-20=1 280(万元),该厂房的账面价值=3 040-(3 040-40)/10×5=1 540(万元),当日账面价值大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需要计提减值260(1 540-1 280)万元,分录为:
    借:持有待售资产1 540
      累计折旧1 500
      贷:固定资产3 04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60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260
    提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 第19题:

    单选题
    甲、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甲公司2018年3月10日从其拥有80%股份的子公司购进设备一台,该设备为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成本1760万元,售价为2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20万元,另付其他方运杂费8万元,甲公司已付款且该设备当月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会计计提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税法相同。2018年年末甲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是(  )万元。
    A

    60

    B

    195

    C

    47.5

    D

    48.75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于内部交易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收益),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0-1760)-(2000-1760)÷4×9/12]×25%=48.75(万元)。

  • 第20题:

    单选题
    2015年1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专项财政拨款60万元,用以购买研发部门使用的某特种仪器。2015年6月20日,甲公司购入该仪器后立即投入使用。该仪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采用总额法核算政府补助,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度甲公司应确认的其他收益为()万元。
    A

    3

    B

    3.5

    C

    5.5

    D

    6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在收到款项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自资产开始折旧时起,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摊销计入其他收益,所以2015年度甲公司应确认的其他收益=60/10×6/12=3(万元)。

  • 第21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购入一栋厂房,该厂房入账价值为1 0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0,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7年12月31日,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该厂房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的净额为805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810万元。计提减值后,甲公司对原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均未发生改变。2018年12月31日该厂房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

    810

    B

    808

    C

    765

    D

    8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7年6月1日自行建造的生产车间投入使用,该生产车间建造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18万元。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8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

    95

    B

    100

    C

    160

    D

    82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年折旧率=2÷20=10%。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则该项固定资产从20×7年7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第一个折旧年度即20×7年7月1日至20×8年6月30日,应计提的折旧额=1000×10%=100(万元)。第二个折旧年度即20×8年7月1日至20×9年6月30日,应计提的折旧额=(1000-100)×10%=90(万元)。故2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6÷12+90×6÷12=50+45=95(万元)。

  • 第23题:

    单选题
    2005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它的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2009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10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

    90

    B

    108

    C

    120

    D

    144


    正确答案: D
    解析: 首先应判断2009年末的可收回金额是否低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若可收回金额低,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后年度折旧的基数是560万元;若可收回金额高,则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仍按以前的思路计算折旧。
    固定资产每年计提的折旧=(1230-30)/10=120万元,2009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230-120×4=750万元,高于可收回金额56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故2010年设备的折旧额=(560-20)/5=1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