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其进行心理咨询
转诊到精神科
拒绝对其进行心理咨询
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第1题:
尊重求助者
温暖、热情贯穿整个咨询过程
真诚表达要顺其自然
通情达理运用要一视同仁
第2题:
收费标准,咨询次数,效果评估
保密原则,不能解决的问题,咨询失误的处理
能解决的问题,心理测验的选择,咨询过程
咨询的性质,咨询的过程,能解决的问题
第3题:
点头
眨眼
注视
挥手
第4题:
心理咨询员水平的高低
咨询场所是否豪华
是否构建咨询目标
咨询效果是否显著
第5题:
对其进行心理咨询
转诊到精神科
拒绝对其进行心理咨询
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第6题:
由上级心理咨询师决定
由咨询员决定
由求助者决定
由咨询双方共同商定
第7题:
多数应以心理咨询师的意见为主
有时应以心理咨询员的意见为主
应以客观态度讨论求得一致
确实难以判断时可申请会诊
第8题:
心理咨询无统一法则,个人的咨询经验很重要
心理咨询应善于利用求助者对心理学的盲目自信,促进咨询进程
心理咨询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法则
心理咨询与宗教的法则一致,同样对求助者有帮助
第9题:
急于下结论
转移求助者话题
重复问题
作道德性评判
第10题:
看不起他,但不要流露
向他说明可能产生的后果
向他宣传有关道德及法律知识
仍然要尊重他,并在咨询目标及方案中加以解决
第11题:
由心理咨询师控制
由求助者控制
由双方协商
上级心理咨询师指定
第12题:
把握心理咨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能进行心理咨询失误的处理
能启发引导求助者独立思考
能进行咨询效果的初步判定
第13题:
了解咨询的性质、特点和局限性
了解心理咨询员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和工作重点
选择心理咨询员
决定接受或不接受咨询
第14题:
批评求助者
欣然接受
婉言谢绝
接受,但说明下不为例
第15题:
认为他是弱智
跟他讲辩证唯物主义的道理
尊重他的个人信仰
批评求助者
第16题:
求助者不信任心理咨询员时
求助者寡言少语时
求助者有难言之隐时
求助者把问题说的含糊其词时
第17题:
帮助改造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矫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治疗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第18题: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不匹配
求助者提出
心理咨询师工作变动
心理咨询师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第19题:
帮求助者作选择、作决策
使求助者敢于面对自己
心理咨询员与求助者的深层交流
促使求助者自己负起责任
第20题:
在建立了正式的咨询关系之后再向求助者说明
在建立正式的咨询关系之前应先向求助者说明
有必要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
先向上级心理咨询师请示后再向求助者说明
第21题:
咨询目标
对咨询效果的承诺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咨询费用
第22题:
咨询员应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地位和处境上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
当咨询员不太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达到通情达理时,咨询员只能通过察言观色来检验。
当咨询员不太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达到通情达理时,咨询员可使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气来表达,请求助者检验并做出修正。
设身处地体验求助者的内心世界,在心理咨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23题:
批评对方的不合作
灵活地转变咨询方式
劝说对方放下面具,坦率说明问题
不予理会,继续咨询工作
第24题:
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解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
态度诚恳积极应对
反复疏通,耐心解释